谈中专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类的幼年时代,音乐、舞蹈、诗这三种艺术形式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新课标下的音乐教育,除了体验、模仿、探究合作过程与方法外,综合是音乐教育体现其艺术性,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与方法。实践证明,将舞蹈、绘画、文学等都是与音乐分不开的。
  关键词: 音乐教学学科综合 发展规律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学科综合”在各学科各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在中专阶段,学生正处在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个体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成长发育时期,学生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中专学生比小学生知识丰富,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强。而单调的音乐教学使学生得不到身心发展,体现不出音乐的审美价值、创造价值。因此,音乐教学要与其它艺术以及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在音乐教学中,可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体现出学科综合原则,这有利于音乐教学效果的改善。
  1.将舞蹈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音乐是听觉艺术,舞蹈是视觉艺术。它们分别强调“听觉”与“视觉”,但是又存在内在的联系。舞蹈随着音乐的韵律、节奏渐渐展开,在音乐与动作中创造一种艺术情境。人们欣赏舞蹈时,由于视听巧妙的结合,共同创造出一种艺术境界,使人产生韵律情感。音乐欣赏教学中,引用多媒体将音乐配以画面或让学生根据音乐设计舞蹈,将学生已有的舞蹈知识引用于音乐欣赏,可以使学生在听音乐时产生的韵律感活起来。比如,在教学欣赏作品芭蕾舞剧《天鹅湖》时,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其中《四小天鹅舞曲》《天鹅之死》等片断录像,这时有舞蹈基础的同学在欣赏中韵律感十分活跃,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舞蹈基础差的同学通过多媒体展现也能使韵律乐感活起来。因此,把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的情感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可见,通过结合舞蹈教学,可让学生的韵律感活起来。
  2.将绘画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乐中的旋律一方面体现在音程关系上(即音的高低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横的时间关系上,两者缺一不可。音乐就是一幅画,这幅画是一幅用音符当色彩、旋律作线条所绘出的是能用听觉去观看的心灵之画。例如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就是描写一个牧神在炎热的太阳下昏昏欲睡时产生的种种幻觉。其作品旋律趋向片断,配器精致、善变,模糊多于明朗,音乐的层次和浓淡色彩,造成朦胧、飘忽、空幻、幽静的意境。因此,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边听边在心里绘画,将音乐的高低、节奏、强弱想象为美术中的形体、色彩和空间,学生在心中用绘画的思维去听音乐,绘制出心灵之画,达到思维色彩浓起来,音乐欣赏亮起来的目的。可见,绘画可让学生的思维色彩浓起来,有利于音乐教学的效果的提高。
  3.将文学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文学是通过文字组合的形式达到目的,而音乐则是通过音响组合达到表现的目的。音乐的乐谱和文学的文字表达都可以化为特定的声音来表达。例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柴科夫斯基以该剧为题材写的同名交响幻想曲,他们所表现的题材是一致的,并且也通过某一个过程反映出来。我们可根据交响曲展示的应用过程,去判断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从音乐中感受到实现这个过程文学性的内容。音乐教学主要体现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通过音乐欣赏、唱歌教学等途径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进而创造音乐,让学生从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去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健康成长。音乐教学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学习感受音乐魅力,体现音乐情感,进而在了解、理解、感悟音乐中展开想象,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在音乐教学中,有许多题材来自文学作品。这些取材于文学作品的标题音乐更能让学生借助文学的特点,理解音乐,激发想象。如教学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在欣赏前,从文学的角度提供给学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和历史背景。欣赏中,让学生根据音乐形象想象文学情节理解乐曲中《梁祝》的音乐特色及音乐结构及表达的音乐主题。欣赏后,借助文学引导学生,在原作与乐曲对比中想象思考《梁祝》的艺术价值及音乐构思。使学生借助文学故事在乐曲中想象出“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的情节形象,进而提高欣赏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见,文学可让学生的想象翅膀飞起来。在教学中,音乐不仅与舞蹈、绘画及文学作品息息相关,而且还与历史、地理、数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紧密相连。音乐教学中融会这些学科,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设计音乐与语文、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地理、音乐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课例,同样也可以把音乐与数学、物理、生物等自然学科整合起来,赋予音乐课新的内涵,实现难以预料的效果。
  总之,学科综合符合人类知识学习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学习历史和认知规律告诉我们,综合认知是知识传承的最好和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人类的知识智能是一个综合的结构,加德纳“智能多元理论”就对此有过很深刻的论述,他认为虽然在人类智能组成结构和划分中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不同于其它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然而它们却非独立运作的,而是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同时并存、相互补充、统合运作,反映到知识学习上来,实际就是学科的互相综合、渗透和促进。每一科知识的学习都不可避免地要关联到其它学科知识,任何一种单一的知识学习都不可能满足人类知识学习的需要,也不可能完成人类智能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科综合是人类知识传承、知识学习发展的规律。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学院大名分院 )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现代教育A技术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大量教学信息以超文本的方式进行组织,给数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课程整合,创设可参与性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求知识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数学 整合A  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清楚得认识到人类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必将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要与计算机及网络发展相适应。本文对计算机与网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作了一些探讨,以期能引发广大同行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 高中英语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仍有一些缺点:如方法单一,
期刊
摘要:教育技术没能很好地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没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浅薄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目的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
期刊
摘要: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文章主要从学生需要、融洽关系、做好课上准备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和联系实际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  关键词:地理教学;准备工作;生活实际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师应作哪些转变才能促进课程改革阐述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创新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给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主导下,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沉旧的理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跟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性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重视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晨读 课外学习  英语晨读课是课外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具有实效性的晨读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非常重要的。  1. 晨读内容要任务化  晨读内容不仅要由易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数学课堂教学,它直接介入了“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使得学生能在它所创设的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不受空间的限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并从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使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过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插翅添翼。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
期刊
摘要: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主动性直观形象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j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这种教
期刊
摘要:阅读能力即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提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对于一个人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笔者就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问题,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英语 阅读能力 教学  一、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活动的主体— —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他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加强,高考英语命题的中心从重语言知识转向了重语言能力,加强了对学生听力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导向。然而,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缺乏对有些阅读材料的浓厚兴趣,对阅读材料的中心把脉不准确,缺少对阅读过程的自我评价等。因此,探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有必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