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就业观,优化就业指导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1986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现实矛盾,是一道社会性的课题。本文认为,应当以“转换就业观”为突破口,优化就业指导工作。现阶段就业形势的转变,意味着大学生就业观必须要随之进行变革。在优化就业指导进程中应形成新型的就业观,以满足就业市场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就业观 转换 就业指导 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027-01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领域的热点议题。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就业市场的持续升温,大学生就业难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为了运用好大学毕业生这一宝贵的社会人力资源,高校乃至全社会不仅要改良教育制度和教学方式,更要完善就业机制、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能,以便建立起和谐、良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所谓“观念是实践的先导”,是否拥有一份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因此,优化就业指导进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转换就业观,打破传统的、不合时宜的就业观念的束缚,在全新的就业环境下找准自身的定位,成为求职竞争浪潮中真正的强者。
  一、现阶段就业形势的转变决定了就业观的转变
  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是与高校发展进程一脉相承的。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进修机会,但是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新近出现的一些矛盾现象,例如就业市场人才供给不均、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等等。从整体结构上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一种结构性的失衡,即毕业生就业资源与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方向形成了偏差。正是由于这种学历层次、专业能力或者地域性等方面的偏差,造成大学毕业生无法与就业市场形成良性互补关系,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性的一个“症结”。面对复杂的就业环境,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认清就业市场的形势,以便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就业形势的转变需求。
  简单来说,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转变,主要表现为就业市场在选择人才方面占据着更为主动的位置。以前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是一种稀缺人才资源,基本上可以主动地选择就业市场中的职位,有些高校和专业甚至包办分配。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显然要严峻很多,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从“天之骄子”降低到“求职者”,大学生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转变。他们需要面对就业岗位的“挑选”,并要积极向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方向靠拢。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就业领域也逐渐具备了多元化的特质。可以说,这种就业形势的显著变化,彻底地改变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定位,必然会带来就业观的转变。为了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异,在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进程中,教育者必须帮助大学生形成新型的就业观,在当代就业市场中掌握主动权。
  二、以“转换职业观”为中心来优化就业指导的对策
  职业观是对自我和职业的一种全面认知,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发扬着尤为重要的精神决策力和理念影响力。不少大学生的职业观还处于低级、滞后的状态,自我定位模糊,对就业市场的认识也不清晰,以致无法在就业中摆正自己的位置,难以作出有益的、正确的就业选择。高校管理人员在开展就业指导时,如何有效地转换大学生的职业观?这是优化就业指导工作这一环节中的难题。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求真正优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其一,打破专业限制和束缚,培养全面、动态型的就业观。不少大学生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在选择岗位时视野较窄,无法找寻到与自身专业完全吻合的职位。事实上,专业学习与岗位就业之间虽然有联系,但并非是完全对等的关系。就业指导人员应让大学生知道,就业市场中的岗位需求状态是不断变动的,不可能与高校专业教育的热门程度完全契合。高校专业学习不仅是提供专业技能的阶段,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实践技能的关键性时期。一个具有开阔视野的毕业生,在必要时应冲出专业领域的桎梏,及时调整自身的择业方向,选择与专业方向相近或者感兴趣的岗位。
  其二,变更一次性的、狭义的择业理念,坚持自主式的终身择业观。某些大学生在择业时过于慎重,误以为一次择业定终身,以至于就业时十分踟蹰、犹豫,错过了就业的大好时机。大学就业指导工作要改变这种落后的就业观,可以通过就业辅导课程、座谈会、橱窗宣传等多元化的方式,让大学生认识到现代就业市场的特点。现代社会经济十分发达的背景下,职业流动的速度也在加快,就业者应当具备自主择业、终身择业的观念,以求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自身的社会价值。
  其三,增强创业意识,树立创造型的岗位选择观。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具备很强的自我挑战意识和创新精神,在知识积累和运用方面均有着突出的潜力。目前,国家正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与环境助力。高校就业指导应当适时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由以往的“被动岗位选择”转变为“主动创造岗位”,以便契合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最大程度上开掘出自身的潜在能力。
  总之,优化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根据时代环境的转变而不断予以创新。惟有引导大学生建立起科学、正确的就业观,才能从理念层面规正大学生的就业道路,从而切实解决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的现实矛盾。
  【参考文献】
  [1]陈庆修.确立以就业为中心的发展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7).
  [2]郭继严,王永锡.2001-2020年中国就业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孙芬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新一代,2010(12).
其他文献
作者根据农民培训实践经验,针对当前农民的现状,提出农民培训应注意的问题与原则:在农民培训时要编好教材;在高新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常规技术的传授;新技术推广要与当地的优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教学过程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积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6年12月~2018年12月(ICU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一类影响神经元生存和发育、诱导神经元分化的生物活性物质,对神经元在发育时的生长、分化,以及成年神经元的维持是很重要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
【摘 要】 课改——一个古老而全新的话题,我校自2011年实行“361”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以来,课堂教学面貌有了新变化。生本课堂旨在让学生摆脱原有教育体系的桎梏,摆脱完全由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创建高效课堂。它彻底的改变了以往教学中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通过“361”生本课堂模式教学,让学生积极思考,学习小
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程度的提高和教学教材改革的深入,专业知识和英语教学的结合日趋紧密,双语教学成为大势所趋。结合《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从教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在当今高中教育阶段,学生除了对教师的知识和才能提出更高要求外,还对教师的个性提出了新的期盼。个性是创造的前提,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教育模式,难
摘要近几年来相继出现了一些涉及宪法的案例和事件,文中把这些涉及宪法的案例和事件简称为“涉宪案件”。这些涉宪案件让我们关注到一个共同宪法问题——违宪审查制度。违宪审查制度是保证宪法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法律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试结合这些涉宪案件探讨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从而希望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违宪审查 违
应然视角下的遗失物拾得制度应该是遗失人和拾得人之间的双赢,这种双赢是符合效益、公平的价值与原则且遵从财产最佳利用这一财产法最基本的理性原则。本文指出在应然状态下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与教学科研的深入开展,图书馆的功能已不仅仅拘泥于简单的借还书籍。本文结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图书馆的工作实际,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