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文通识类必修课"写作与沟通"课程主题的选定,既先于学生选课,又由师生"共同完成"。主题选定的主导因素包括授课学生的群体特征与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前者既关注2000后群体特征及其主流兴趣,也考虑该群体未来成长发展;时代特征包括党与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和社会层面的现实导向。主题选定的重要因素基于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或个人兴趣特长。以"电影作品与亲子关系"课程主题为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由任务导向转变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通识类必修课"写作与沟通"课程主题的选定,既先于学生选课,又由师生"共同完成"。主题选定的主导因素包括授课学生的群体特征与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前者既关注2000后群体特征及其主流兴趣,也考虑该群体未来成长发展;时代特征包括党与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和社会层面的现实导向。主题选定的重要因素基于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或个人兴趣特长。以"电影作品与亲子关系"课程主题为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由任务导向转变为问题导向,不提倡为写而写,应以学生对课程主题的兴趣度作为原动力,贯穿教学环节全过程。在文献查阅、互动讨论、论文撰写等具体教学实践中,学生将不断深化对兴趣选题的理性认识与专业分析,同时指导课堂之外学生亲子实践,以改善或维系其与父母间的亲子关系,进而影响个人价值塑造,提高其处理其他人际关系的能力,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其他文献
如今进入"泛CP"时代,新媒体环境已经成为CP文化不断成熟发展的前设,新媒体技术手段极大程度上参与了"亚文化的主流化"进程,各类新媒体平台也为日益壮大的亚文化群体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在追逐"认知盈余"带来注意力经济的时代,CP文化也构成了互联网生态环境中的独特景观。
Bilibili视频网站是我国青少年亚文化群体的重要聚集地,在近几年的破圈尝试中,积极寻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融合,吸引了青年用户参与到主流话语内容的生产之中。借助丰富的亚文化内容生产实践经验,引导青年群体打破文化隔阂,促进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跨圈融合。本文通过分析B站亚文化群体的内容生产实践,总结出亚文化拥抱主流文化的圈层逻辑、心理逻辑和生产逻辑,对亚文化如何在"参与"中与主流文化进行跨圈融合做出尝试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所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的效果。方法纳入具有DME的PDR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接受单纯PRP
"佛系"文化与青年群体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从本质上看,"佛系"文化是亚文化的一种,其生成根源与消费主义和资本逻辑密切相关,在价值导向上使虚无主义和现代犬儒主义滋长蔓延。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十六次全会精神,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举措。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旨在解决体制、机制、政策等问题,为北京市城市更新探明实施路径,提供政策支撑和组织保障,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应用文写作作为经管类学生的重要应用型课程,一直存在和专业课程衔接不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通过管理沟通知识框架来设计教学策略,将沟通过程模型和教学大纲设计相衔接,将沟通目的和效果与教学内容安排相衔接,并将管理沟通的知识贯彻教学过程,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