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黑熊”进行时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亚洲动物基金“拯救黑熊”行动启动,时至今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那些被拯救的亚洲黑熊现在生活得怎样?请与我们一起关注“拯救黑熊”行动的进展……
  
  一场特殊的葬礼
  
  2007年12月5日傍晚,在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一场特殊的葬礼正在举行。初冬的成都,阴冷而潮湿,天空还飘着丝丝小雨。第一头也是唯一一头被中国大陆人士认养的取胆黑熊“琥珀”静静地躺着,工作人员带着它生前最喜欢的食物和玩具来到了墓地,将它们一一放入墓中。在举行了简短的仪式后,人们为“琥珀”举行了火葬,火光中,“琥珀”成为救护中心黑熊墓园的第52名入住者。
  “琥珀”是在2005年1月到达黑熊救护中心的,当时它只有四五岁,身体非常瘦弱。由于残酷的取胆让它患上了严重的疝气瘤,兽医立即为它进行了手术。“琥珀”是所谓合法的“人道”无管引流取胆的受害者,在它的肚子上有一个深深的洞。由于长期被囚禁在狭小生锈的铁笼中无法行走,“琥珀”的臀部有明显的伤痕,脚掌严重干裂。
  在工作人员的照顾下,“琥珀”很快康复起来。2005年,它被一位中国大陆人士认养,因为它胸口那片金毛特别耀眼,那位来自北京的认养人特地给它取名“琥珀”。
  2007年12月3日下午,饲养员发现“琥珀”一直趴在地上,显得有些异常。兽医要求密切观察“琥珀”的一举一动。第二天早上“琥珀”被推上手术台进行紧急体检。超声波检查传来一个噩耗:恶性肿瘤,肝癌!随后的手术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巨大的肿瘤足足有5.5千克!在救护中心50多头已去世的黑熊中,很多都是死于肝癌。由于目前根本无法治疗这样的恶性肿瘤,患病的黑熊将在极度痛苦中死去。为了减轻“琥珀”的痛苦,和其他很多黑熊一样,兽医含着泪水为它施行了安乐死。
  而就在前个星期,救护中心的另一头黑熊Fuzzy也因为同样的恶性肿瘤离开了这个世界。亚洲动物基金的高级兽医经理海瑞说:“这无疑都是养熊业导致的恶果。活熊取胆导致黑熊腹部以及内部器官的严重感染,长期病变的胆汁直接导致这些黑熊患上肝癌。”
  
  “拯救黑熊”行动
  
  “拯救黑熊”的行动始自2000年,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这项行动的发起人——谢罗便臣女士。
  截至目前,在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像“琥珀”这样得到救护的黑熊一共有219头。而这项名为“拯救黑熊”的行动始自2000年,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这项行动的发起人——谢罗便臣女士。
  出生于英格兰的谢罗便臣自幼喜爱动物。在少年时代,为了更多地亲近和帮助动物,她曾经在家乡的兽医诊所担任兼职助理,在养猫中心担任饲养员,并义务为国际动物组织筹集资金。
  1985年,她随丈夫来到香港定居。不久,她就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帮助改善亚洲动物的生存状况。她先在一家兽医诊所任职。在此期间,她遇见了国际爱护动物委员会(IFAW)的亚洲区代表,并开始为该组织工作。在为IFAW工作的长达11年的时间里,她在亚洲各地实施了多个动物保护项目。1998年,她离开IFAW,创办了专门针对亚洲地区的动物保护组织——亚洲动物基金(AAF)。
  1993年,谢罗便臣偶尔听说在中国南部边境某地有一种行业叫“活熊取胆”。于是,她随一个旅游团到了那里。她在那里所看到的一切令她惊骇不已:“当养熊场主和他的妻子自豪地展示他们的胆汁制品时,我悄悄溜了出去。我发现有几级楼梯通向一间地下室。当我的眼睛逐渐适应周围的黑暗之后,我所看到的一切,就像是恐怖电影在一幕幕展开。鳞次栉比的狭小铁笼中关着像囚犯一样的活生生的熊。我后来才得知,这些熊已在铁笼中生活了13年。当这些可怜的熊转过身来时,露出了腹部感染裂开的伤口,上面插着锈迹斑斑的金属导管,就如同中世纪酷刑的受害者。突然,我感到肩上被轻轻地拍了一下,我转过身,发现一头母熊正从笼中努力伸出爪子。我不假思索地握住了它的爪子,凝视着它忧郁哀愁的眼睛,我发誓总有一天我会回来,让它重获自由。”
  谢罗便臣的生活从此改变。为了拯救这些黑熊,结束这种惨绝人寰的行为,她开始了不知疲倦的工作。她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2000年7月,亚洲动物基金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四川省林业厅共同签署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这也是首个得到中国政府认可的中国官方部门与境外动物福利团体签订的协议。
  根据协议,由三方发起的“拯救黑熊“行动有三大目标:首先是关闭四川省条件恶劣的养熊场,为首先被解救的500头亚洲黑熊建造救护中心;把关闭养熊场的行动扩展到中国的其他省份;“拯救黑熊”行动的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完全淘汰养熊业,为其他养熊场内的黑熊提供庇护。
  按照这个协议,亚洲动物基金与四川省林业厅在成都市新都区开始修建黑熊救护中心。2002年12月,救护中心第一期工程完工。中心正式落成。经过几年建设,救护中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占地3.34公顷,设施齐备的黑熊庇护所。救护中心分为兽医院、隔离区、康复区以及数个供黑熊安享余生的竹林生活区。为了给被解救的受伤黑熊提供一流的医疗护理,中心成立了高效专业的兽医团队,为救助的取胆黑熊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时至今日,已有219头取胆黑熊先后被救到这里,其中167头黑熊在救护中心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正在救护中心的树林草地中享受自由的新生活。
  
  第219头黑熊顺利回“家”
  
  “小黑”是“拯救黑熊”行动的第219名被解救者。
  2007年2月15日下午,一头黑熊被运抵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它在兽医院进行了3个月的隔离治疗,然后就在救护中心的竹林中自由自在地开始了它的新生活。这头名叫“小黑”的黑熊是“拯救黑熊”行动的第219名被解救者。
  2004年5月,解放军驻四川雅安地区某部汽车团进藏执行任务时,当地武警将一头约10千克重的黑熊交给该团领导。他们说这只小熊是从当地村民手中救下来的,它的妈妈已经死了。小熊被带到了雅安,一直生活在部队食堂旁的一个大铁笼里,战士们亲切地叫它“小黑”。为了让它生活得更好,同时也希望它得到更多的自由,战士们决定将它送到能够为它提供专业护理的黑熊救护中心。
  在接到部队的报告后,救护中心立即派工作人员前往雅安。在他们到达后,几名战士将关着黑熊的铁笼推了出来。工作人员将围观的人群疏散以保持现场安静。一名护士手持一大杯蜂蜜慢慢靠近铁笼,用蜂蜜喂“小黑”。而手握麻醉枪的兽医则小心翼翼地绕到“小黑”的后侧,然后对准它的屁股猛地扎了下去。“小黑”在笼中走了几个来回,很快就趴下了。
  15分钟后,在确认“小黑”已被完全麻醉后,战士打开铁笼门,将它放到担架上抬到救护中心卡车上的铺有稻草的康复笼里。接着,兽医和护士为黑熊抽取血样,做紧急体检。   卡车就要出发了,战士们依依不舍地簇拥在卡车旁,观望着篷布下的老朋友“小黑”。他们叮嘱救护中心将来一定要把“小黑”在救护中心生活的照片寄给他们。
  
  拥抱自由的新生活
  
  这些被当作“抽胆机器”的动物所承受的痛苦有目共睹:有的黑熊的爪子和牙齿被截断;有的因为在野外不幸踏进捕兽器而失去了一条腿;更多的黑熊腹部发炎化脓,这些感染都是野蛮的取胆引流手术造成的直接后果。
  “小黑”是幸运的,它被送到救护中心时,毛色黝黑,非常活跃,可见战士们平时对它一定是关爱有加。可是,相当多被解救的黑熊在它们到达救护中心时,其状令人目不忍睹。
  2003年11月,救护中心接到一对老年夫妇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决定关掉自己的小熊场并处理掉剩下的最后一头黑熊。就这样,“安锡莉”被带回了救护中心。接着,又有37头黑熊抵达救护中心。
  工作人员从卡车上卸下一大批备受折磨、惊恐万分的黑熊。听到黑熊惊恐痛苦的哀嚎,人们的心都揪紧了。这些被当作“抽胆机器”的动物所承受的痛苦有目共睹:有的黑熊的爪子和牙齿被截断;有的因为在野外不幸踏进捕兽器而失去了一条腿;更多的黑熊腹部发炎化脓,这些感染都是野蛮的取胆引流手术造成的直接后果。
  其中一头叫做“史努比”的黑熊的状况尤其悲惨。这头可怜的黑熊已经完全失明,一张小脸上写满了生活的苦痛,任何陌生的声音和接触,哪怕是人们为它准备干草(这可是它多年以来第一次能够睡的一张舒服的床),都会让它惊恐得在笼中蹦跳不已。
  还有一头小个子黑熊Franzi,这是一头衰老消瘦的母熊,只有一头猪那么大,完全不能与身高两米多的同类相比。原来它从小被关在连人也只能缩身而进的小笼子中,22年来长成了头大身小的侏儒熊。养熊场管理者将它四爪的第一个指关节全部剁掉,使它无法爬树,无法抓握东西。它还患有心肺疾病。
  黑熊属于天性爱自由的动物,在野生环境中,每平方千米只有一头。而在养熊场,它们被关在无法直立的笼中。各种各样的挤压笼让它们生不如死,有的关了20年。不少黑熊用咬自己的膀子,用头猛烈撞击铁笼来自残。有的黑熊因为撞击,额头与脸血肉模糊,没有一根毛了。“有时真觉得是个谜,我们用了麻醉药花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黑熊从狭小的笼子里拖出来,真不知道那些人当时是怎么把活熊塞进去的。”救护组的成员说。那些曾经用来禁锢它们的铁笼看起来就像生了锈的铁棺材,而黑熊们就在这样的“棺材”里成长,一直长到它们不能再长。黑熊不得不把脸紧贴在窄小的方形食槽口上进食,经年累月,铁栏杆把它们的口鼻磨得满是伤疤。有一头名叫“小匡托克”的黑熊的鼻子几乎都被全磨掉了。
  治疗这批黑熊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要为它们检查身体状况,为它们进行漫长的手术,当然还要给予它们很多的关爱。尽管这样,还是失去了5头病得很重的熊。其中有一头熊,认养人给它取名为“森林”,希望这个名字能够将它带到天国的森林里,弥补它从来没有在森林里生活过的遗憾。
  2006年10月22日,在四川省林业厅和资阳市林业局的努力下,有12头取胆黑熊从资阳的养熊场中被成功解救。和以往被救回的取胆黑熊一样,它们都显得十分惊恐,而且看上去身体瘦弱,有的肢体不全,甚至还有两头是盲熊。兽医们从第二天起便开始为这些黑熊进行紧急的体检和必要的手术。
  第一头体检的黑熊叫Twiglet,是一头公熊。非法捕猎导致它的整个右后腿残缺,颈部也留下了一圈伤疤,它的体重只有正常公熊体重的40%。腹部早已愈合的取胆口表明,养熊场的折磨让它太过虚弱,养熊场已停止对它抽胆。然而,没有利用价值的黑熊的命运更加悲惨。虽然没有检查出它患有什么严重疾病,但长期营养不良引起的严重脱水已让它奄奄一息。体检当晚,它死于肾衰竭。
  另一头瘦弱的黑熊叫Message。体检时,兽医发现它已身患肝癌。由于巨大的肿瘤长在肝脏上,无法切除,兽医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它施行安乐死。
  在被解救的取胆黑熊中,有不少黑熊在被解救时已患肝癌,在中心生活几年后患肝癌的黑熊也不在少数。谢罗便臣说:这些黑熊长年遭受抽胆的折磨,而抽取熊胆引起的病变和感染很可能就是它们患上肝癌的原因。兽医总监郭慧琳说:很多熊,包括生活在动物园的,当年老的时候也会患上肝癌,但一般都是30岁甚至年纪更大的熊。而我们眼前的这些熊这么年轻就患上肝癌,是很罕见的。
  工作人员们在悲喜交加中度过了紧张的一周。如今,除了Twiglet和Message,其余10头黑熊都在工作人员的细心照料下逐渐康复。
  
  永远的安德鲁
  
  “你的离去不会让我们软弱,我们因你而更坚强。”
  在那些虽然得到解救但最终因病势严重死去的黑熊中,有一头名叫“安德鲁”的三条腿的黑熊的命运最令人伤感。
  “安德鲁”是最早被解救的三头黑熊之一,编号为No.1。刚刚来到救护中心时,“安德鲁”身体虚弱,一只手臂被活生生地砍掉了,腹部还插着金属导管。
  经过治疗康复后,“安德鲁”显露出了它活泼贪玩的天性。尽管只有三条腿,“安德鲁”仍然凭借高大的身材、温柔的性格和“英俊”的长相,成为救护中心最受媒体和公众喜爱的“明星”。它是每个人、每只黑熊的朋友。谢罗便臣说,“是‘安德鲁’最早让我们了解到黑熊的宽宏大量,它在养熊场里经历了那么多的痛苦和磨难,但是在救护中心却很快就对人表现出了亲近和信任。”
  在救护中心幸福地生活了5年后,2006年1月,向来活泼的“安德鲁”突然变得不爱动了,对平时喜爱的食物也失去了胃口。工作人员想尽了办法,但它却只肯吃一点酸奶,体重在一个月内骤减了30千克。兽医为“安德鲁”进行体检,发现它的肝脏上有一个小小的肿瘤。就在兽医们探讨如何为它实施治疗的时候,它的病情迅速恶化。扩大的肿瘤阻碍了回流心脏的血液,腹部的血管被挤压得异常突起。当兽医在手术台上打开它的腹腔时,一股鲜血喷涌而出。肿瘤已经扩散,兽医无力回天,只能为“安德鲁”实施了安乐死。谢罗便臣当即失声痛哭。
  为纪念“安德鲁”,一座高达3米的精美的黑熊雕像于2007年5月26日在黑熊救护中心正式揭幕。栩栩如生的雕像,不仅把人们记忆中的“安德鲁”重新带回它热爱的家园,而且也让所有到访救护中心的人认识了“安德鲁”,并通过它的故事了解养熊业的残酷真相,了解“拯救黑熊”行动的意义。
  这座雕像不仅生动地塑造了“安德鲁”高大英俊的形象,同时也表现出了它宽厚可爱的气质。雕像的底座上刻着一位海外支持者写的悼词:“你的离去不会让我们软弱,我们因你而更坚强。”
  
  帮助更多的黑熊
  
  当你看到那些曾经被孤独地囚禁在铁笼中无望地等死的黑熊终于过上它们原本应有的生活 时,你一定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自2000年“拯救黑熊”行动开展以来,先后有219头黑熊被解救,其中许多黑熊都和“安德鲁”一样,因为活熊取胆对健康的摧残而不幸去世。现在,在救护中心共有167头黑熊享受着自由的新生活。即使这样,它们也无法重返大自然。许多黑熊由于长期被囚禁在狭窄的铁笼中,或者从小被人捕获,已经丧失了野外生存的能力,而且有的身体还带有残疾。看来,它们只能在救护中心美丽的竹林中度过余生。
  2008年8月8日,“绿色奥运”将在北京隆重开幕,正是10年前的这一天,亚洲动物基金成立,并把在2008年奥运会举行前淘汰养熊业作为奋斗目标。在过去10年里,黑熊救助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如今仍有数以千计的黑熊被困在养熊场,还在忍受着难以想象的折磨。
  拯救黑熊的工作还在进行。救护中心做好了准备:接手关闭的养熊场,开展解救黑熊的一系列繁重工作,比如将关闭的养熊场改建为救护中心,把取胆黑熊安置在半野外的兽舍中,等等。救护中心表示,愿意为那些关闭养熊场、交出黑熊养殖许可证、将黑熊交给中心看护的养熊场主提供合理的补偿金。
  但是,成都的救护中心显然无法容纳中国7000余头等待救助的取胆黑熊。按照目前的情况,救护中心至少还要经营30年,才有可能让数千头目前仍被囚禁在养熊场里的受苦黑熊获得自由。
  让每一个关注亚洲黑熊命运的人都加入到“拯救黑熊”的行动中来吧。当你看到那些曾经被孤独地囚禁在铁笼中无望地等死的黑熊终于过上它们原本应有的生活时,你一定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您也可以帮助黑熊
  
  为了筹款,亚洲动物基金——这个一无所有的草根基金会奔走在世界各地。美丽而勇敢的德国女志愿者索芙不顾别人的劝阻独创了跳伞筹款之举,她身穿特训的黑熊服,一次次从直升机上跳下来,像一位从天而降的黑熊天使。在安全着陆后她还会对围上来的人唱一首悲伤的中国黑熊的歌曲。捐款就是这样一百一千一万二万地筹的。90%的捐款并不是来自公司,而是来自一个个普通的家庭。哪怕很少一点捐助,都非常重要,因为那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得以持续下去。请慷慨解囊,帮助我们救助亚洲动物的行动!
  捐款人将收到一张正式收据、冰箱磁铁、最新通讯、黑熊贴纸和家庭捐款箱。通过电子邮件或普通邮件,所有的捐赠人都会定期收到有关“拯救黑熊”及其他项目开展情况的最新报道。
  在香港、英国、德国和美国,捐款者可以享受减税待遇。谢谢您帮助我们在亚洲重建对动物的尊重。
  请务必在邮局汇款单上留下您的详细通讯地址,如果通过银行转帐捐款,请将您的通讯地址、联系方法以及捐款信息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发送给我们,以便我们为您寄出捐款收据、感谢信和资料夹。
  
  汇款方式
  1、邮政捐款
  汇款邮编:610000
  汇款地址:四川省成都邮政沙湾分局03-117信箱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
  2、银行划账: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
  账号:86-31-34811-0380-9100-1(抬头请填“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
  
  您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来帮助黑熊:
  1、把拯救黑熊的行动告诉您身边至少五位亲人或朋友,让他们了解黑熊在养熊场所遭受的痛苦。
  2、告诉每一个您认识的人不要使用含有熊胆成分的制品
  3、花点时间写封信也是您支持中国“拯救黑熊”行动的宝贵方式,您可以写一封表达关切的信,也可以写一封表示感谢的信。一封简短的信件,就能够表达您对“拯救黑熊”行动的支持,协助我们达成彻底淘汰养熊业的目标。
  
  “拯救黑熊”拯救的不仅仅是黑熊,还有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采访手记
  
  在我采访朱柯——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公关教育部经理之前,我只是与他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并不曾见过面。初次见面时,我却感到认识他似乎已经很久了,因为我发现在我们身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年纪相仿;毕业于同一所大学;都做过杂志;都热爱大自然,喜欢动物;看上去似乎中规中矩,骨子里却总想找到属于自己的活法。只是,他比我更勇敢,能够抛弃城市繁华的生活来到偏僻的乡村,从事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动物保护工作;他比我更单纯,在春天岷江支流水来的时候,他会爬到救护中心的大树上,抓拍—江春水涓涓而来的画面……
  ——本刊记者 侯京晋
  
  记:朱柯,你好。我是通过动物福利保护专家祖述宪教授才开始关注“拯救黑熊”行动的,而此前我甚至不知道在成都近郊有这样一个黑熊救护中心,我感到很惭愧。请问你是什么时候知道并加入到“拯救黑熊”的行动中来的?
  朱:第一次接触到“拯救黑熊”行动是在2003年底,那时我在一家杂志社工作。在得知有40多头被救助的取胆黑熊即将运抵龙桥黑熊救护中心的消息后,杂志社派我前去采访。
  那天我们到达救护中心时,被解救的黑熊还没有到。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先向我们简要介绍了“拯救黑熊”行动的背景和目的。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使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对于中国人来说,熊胆入药并不陌生,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熊胆竟然是从被人囚禁在狭小铁笼里、腹部插着导管的活熊身上抽取的。当时我真为人类的残忍和自私感到羞愧。
  记:当你初次看到被救助的黑熊时,是怎样一种心情呢?
  朱:当运送黑熊的车队抵达救护中心时,在卡车篷布被人拉开后,我看到了一头头浑身是伤、满眼惊恐的黑熊,它们被关在狭小的铁笼里,用头和爪子拼命撞击铁笼,血不断地从它们的额头和指尖渗出……以前我在动物园和马戏团也见过黑熊,但从来没有见过境况如此悲惨的黑熊,我感到震惊。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摧残这些黑熊的养熊业在我们的国家居然是合法的!
  记:你后来是怎么加入到“拯救黑熊”的行动中来的?救护中心的待遇并不高,又地处偏僻的乡村。当你选择放弃都市生活来到这里时,家里人支持吗?
  朱:那次采访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我们的杂志报道了“拯救黑熊”行动后不久,我就加入了进来,成为成都黑熊救护中心的一名员工。我要感谢我当时的女友(也就是现在的妻子),她的理解和支持使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拯救黑熊”的工作中。
  记:被救助的那些黑熊是养熊场自愿交出来的,还是采取其他方式解救的?
  朱:有的是养熊场交出来的。比如,2004年1月,天津的朴先生交出了“艾玛”和“恺撒”两头熊,它俩身穿铁马甲被残忍地关在笼中抽取胆汁达9年之久。现在,当朴先生看到它们在竹林中充分享受自由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衷心感谢我们对黑熊的精心照料,还承诺回去后一定说服他的侄子关闭养熊场。不过,绝大多数黑熊都是我们付钱从养熊场解救回来的。
  记:养熊场靠抽取熊胆来赚钱,你们的解救行动会直接损害他们的利益,那他们会不会狮子大开口呢?如果你们救一头他们再捕猎一头,你们能救助过 来吗?
  朱:他们当然会漫天要价,我们则通过有关部门同他们交涉,而且我们付给的经济补偿一定会低于市场价格,确保不出现捕熊卖给我们的情况。按照三方协议,亚洲动物基金向释放黑熊的养熊场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足够其从事其他的行业。同时,四川省林业厅关闭这些养熊场,将其牌照交给亚洲动物基金,而且不再签发新的牌照。
  记:目前养熊业在我国仍然合法存在,那有没有不能真实报道的情况呢?
  朱:当然有。去年,央视《绿色空间》播出了拯救黑熊的一个记录片,里面有一个画面足足停留了10秒钟,那是一张腹部长满了猩红色的肿瘤的黑熊的照片。这个镜头最初没能通过审核,原因很简单:太血腥,太恐怖!而编导最终还是说服了审片人:“这就是事实!我做这部片子想带给观众的就是养熊业背后的真相!如果不能反映养熊业的残酷,不如不做这个片子!”
  记:在“拯救黑熊”的行动中,让你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朱:通过救护中心的开放日参观活动,以及在学校、社区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很多人对养熊业的残酷内幕震惊不已,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持者的电话和捐款。两年前,一位陕西的农村妇女打来电话说:“我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看到了你们救助黑熊的工作,我没有什么钱可以捐给你们,只是想告诉你们我非常支持你们的工作。我家没有电话,我是走到县城里,用公用电话给你们打这个电话的。我都不知道怎么用电话,还是别人帮我拨的号码……”
  记:在来访者和来访电话中,有没有人问你们:“为什么花这么大的力气救助黑熊?为什么不去关注那些贫困儿童?”
  朱:的确常常有人这样质问我们。我想有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那是几个月前,世界知名动物行为学家马克·贝科夫访问救护中心时,在他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说的一句话:“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会激发更多人类对彼此的关爱”。
  
  采访结束了,我在留言本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拯救黑熊’拯救的不仅仅是黑熊,还有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我想,朱柯他们想要拯救的是遍布全国的7000多头取胆黑熊,他们想要淘汰的是目前仍然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养熊业,他们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但是,我们每个人部可以尽一份力:我们自己不再使用、也告诉周围的人不要再使用熊胆制品。
  
  残忍的活熊取胆
  
  被用来取胆汁的黑熊被关在小得无法翻身的铁笼子里,被人类用极不卫生的原始方法向体内植入导管,每天取胆汁入药。大部分黑熊自小就被关进了牢笼,有的一关就是一二十年。
  每当身穿白大褂、医生模样的人一露面,群熊顿时就像见了小鬼似的哀嚎起来,每头熊都知道又将大难临头了。冷酷的“白大褂”在一只黑熊笼前伸出铁钩,勾住熊颈,黑熊顿时龇牙咧嘴暴眼地哭嚎起来。黑熊的腹部有一道永不愈合的刀口,刀口上插一管。直通胆囊,取胆汁时,打开软管即可。当墨绿色的胆汁(这被经营者视为源源流出的财富)被一股股抽取出来时,黑熊大张着嘴,剧烈地喘息着,双眼凸暴,四肢颤抖……这样的酷刑每天不断。抽完胆汁的熊捂着腹部蜷缩于笼中浑身颤粟,亮晶晶的小眼睛上还挂着痛楚的泪……
  有些熊因为无法忍受这活地狱般的凌辱,竟产生了自残的行为。曾经有熊自扒创口,把肝肠内脏拉扯出来,一边挥舞一边狂号,整个熊场的熊也跟着一起发出摄人心魄的哀鸣,其惨烈场景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忍闻!
  
  “拯救黑熊”大事纪
  
  1993年
  亚洲动物基金创办人、时为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工作人员的谢罗便臣女士第一次访问中国的养熊场,发现了亚洲黑熊被囚禁在铁笼内的惨状。
  
  1994年
  经过各方协商和讨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亚洲动物基金、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香港地球仁协会以及中华国医医药学会联合起草了一份名为《最终淘汰养熊业》的协议,同意携手合作,为养熊场内的黑熊争取人道待遇,同时积极推动熊胆替代品——草药和人工合成药品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1995年
  北京林业局及广州林业厅关闭了谢罗便臣女士1993年参观过的惠州养熊场,并批准释放养熊场中的9只黑熊。
  
  1996年
  香港立法局议员朱幼麟先生慷慨捐赠土地。9只黑熊在番禺的救护中心重获自由。
  
  1998年
  谢罗便臣创办亚洲动物基金,致力于解救养熊场内的受困黑熊并在亚洲改善所有动物的生存状况。
  
  1999年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邀请亚洲动物基金对四川省的11个养熊场进行考察。双方开始就拯救黑熊以及淘汰黑熊养殖业的有关协议进行协商。
  
  2000年
  亚洲动物基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以及四川省林业厅共同签署协议并确定了三大目标。短期目标:在5年内关闭四川条件最恶劣的养熊场,率先释放500只亚洲黑熊。中期目标:在10年内把这一项目推广至全国的其他省份。长期目标:完全终止养熊业。
  
  2002年
  由亚洲动物基金与四川省林业厅合作建立的“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部区正式落成。
  
  2003年
  亚洲动物基金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举行首次“拯救黑熊,弃用熊胆”研讨会,拉开了熊胆替代品推广教育活动的序幕。
  
  2004年
  亚洲动物基金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首次熊胆替代国际研讨会。来自英国、美国等地的专家和学者,与国内的中医药界人士一起,就如何推广熊胆替代品进行了探讨。
  
  2005年
  备受尊敬的全球知名动物行为专家、动物保护活动家珍·古道尔博士访问黑熊救护中心。珍·古道尔博士为一头黑熊取名“曼德拉”,寓意黑熊与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一样,虽经囚禁迫害,却仍以宽恕之心待人。
  
  2006年
  救护中心开始在开放日中接待来自学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来访。“拯救黑熊,弃用熊胆”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认可。
  
  2007年
  救护中心联合成都市青羊区青少年宫成功举办“月熊,我要对你说”主题教育活动。孩子们在听取了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关于“拯救黑熊”的报告和参观了救护中心之后,特别为黑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慈善拍卖晚会。晚会上,孩子们热情地为黑熊献上一罐罐蜂蜜,并纷纷拿出自己花了几周时间准备的作品进行拍卖。有一位小朋友颇有创意地用纸做了一台电视机,并在上面画了一个长幅,描述一只名叫“弗兰西”的黑熊被救助的故事。
其他文献
利用油液监测技术,对天语SX4新车使用的新型节能、环保SL5W/30汽油机油进行跟踪监测,确定天语SX4新车磨合周期。结果表明:油液监测技术中的磨损元素分析方法是判断车辆磨合状态的
在动物界,从较为低等的蜘蛛、昆虫等节肢类动物,直至高等的鸟类、哺乳类动物等,在众多的动物类群中,雌雄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外生殖器上,而且还表现在体型、体色、声音乃至行为上,这些差异即为生物学上的性二型。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人们通过观察这些外形上的不同即可确认雌雄个体。对于性二型不明显的动物,科学家也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方法进行辨别。    动物界也“男女有别”    在动物类群
发生于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事件,简直就像一桩盘根错节的曲折谋杀案,尽管科学家对此事件的调查已经进行了整整一个世纪,它却依然疑窦丛生。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次因小天体撞击地球而引发的事件,但撞击体是什么?是小行星还是彗星?撞击体是在地面还是在空中爆炸的?会不会是其他原因造成了爆炸?等等,这些疑问至今不仅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反而疑点更多。  最近,美国科学家根据对航天飞机排放的喷气羽流的观测结果,对
为了研究含间隙运动副对连杆机构动态性能的影响,基于能够描述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的连续接触模型,建立了一个新的耗散型接触力模型.在这个新模型下对含间隙连杆机构进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