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段时间,在美国媒体和社交网络中,陈光标绝对处在各种非议的中心。
在美国人眼里,中国有些商人冒险有余但务实不足,陈光标就是一个典型。
几个星期前绝大多数美国人还不知道陈光标是谁,但他借收购《纽约时报》的噱头,成功上位,哪怕是负面的。这位试图抢滩美国市场的中国商人对美国社会和文化结构极其缺乏了解。媒体大亨默多克在收购《华尔街日报》时,曾被董事会要求做出不干涉新闻操作的允诺,他可以对报纸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但具体的操作还需依靠董事会和市场的反应。
另一个让美国人大跌眼球的是中国商人的特权心理和由此引发的对法律的不尊重,马云企图以合伙人制度控制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就是一个例子。
2005年,马云为缓解阿里巴巴的资金困境,让雅虎以10亿美元加上雅虎中国的资产获得了阿里巴巴39%的股份,但不久马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很可能因此失去公司控制权。
于是,马云采取了各种不寻常的方式试图“赎身”。如2011年曾绕开董事会,擅自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集团剥离,这让他一度遭遇在美国被起诉的困境。为了成功地以他设计的合伙人制度控制公司,他不惜隔空喊话,完全不顾这种制度不过是设立在阿里巴巴的注册地开曼群岛的一种特殊管理条款,算不上法律意义上的合伙制,根本经不起美国证监会的细查。
崇尚内斗、缺乏诚信是美国人对中国商人的另一个评价。当陈光标被记者问及他的慈善动机是否是中国很多人所说的“做秀”时,他马上解释这是他的一种策略,借以逼迫其他的中国富商捐献财富。
另一个例子是王健林。在高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以后,王健林在美国的影视产业有了“发言权”,他频频在媒体上曝光,打的字眼是“新一代中国首富”。据《商业周刊》报道,王健林曾通过美国梦工厂的创始人卡森伯格牵线,要约妮可·基德曼和汤姆·克鲁斯见一见,可是王健林自己却迟到了将近一小时。中间人卡森伯格的脸上挂不住,问王健林原因,王健林的回答是,“我的私人飞机停得太远!”大概是将私人飞机强调得太过,卡森伯格不动声色地来了一句,“是吗?我的私人飞机们也没有停得很近。”很不幸,王健林炫富失败。
其实中国商人身上也有很多优点被美国人欣赏,比如陈光标的敢于推销自己、马云的坚持、王健林的实干和他们共同的吃苦精神等。但处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商人也是非常尴尬的,纵向上看,五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没给他们留下精神世界的根;横向上看,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他们一夜崛起,但涉及到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却无先迹可循。这让中国商人在踏入美国后常常会无所适从,做出短期行为,让自己的行动和决策显得稚嫩而缺乏安身立命之本。当然要改变这种现象也不是一两天的事,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开始拥有西方教育、工作的背景,这是很好的起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学贯中西的优秀中国商人崛起,到那个时候美国人对中国商人的印象一定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章复出,雷军该紧张起来了
今天的小米早已经成为了“行业公敌”,中兴、华为、金立等一干本土传统厂商先后竖起互联网手机的大旗,企图借鉴小米的模式围剿小米。
虽然小米腹背受敌,但是真正能够对其产生威胁的并不多,小米去年的业绩也继续一路飘红,创造了1870万台的销量。
不过,黄章的复出,或许会让雷军真的紧张起来了。
小米和魅族,应该算是本土手机厂商里最有个性的两家了,相信大部分行业内的人都会认可这一点。黄章与雷军对产品的较真甚至偏执早已闻名业界,而这两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个人恩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被各自的死忠粉丝翻出来,进而引发一场唇枪舌剑。
点评:“煤油”和“米粉”的战争即将开始。
70余家民营银行即将面世
“2014年民营银行大门将开”几乎被写入各大机构的新年展望中。2014年,也被业内称之为存款保险制度和民营银行的元年。民营银行会对传统银行业带来什么影响?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坦言,如果监管、机制和激励得当,民营银行的设立将对推动银行业的良性竞争、利率市场化改革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这个过程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恶性竞争将导致信贷市场的波动,银行倒闭不可避免。”沈明高警示。
国家工商总局网站显示,截至目前有77家以上的民营银行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预核准。其中,2013年有67家,2014年1月有包括汉江银行、天府银行等多家再获得预核准。
点评:该管的管,该放的彻底放,天塌不下来。
美国科技公司拟让免费WiFi覆盖全球
“有免费WiFi吗?”“本店提供免费WiFi。”,相信大家对这一类的语句并不陌生。随着手机和平板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友对WiFi产生了难以理解的依赖,而能够随时随地使用免费WiFi也是不少手机平板用户的最新想法。
据美国媒体报道,让免费WiFi覆盖全球,听上去好像是个美丽的设想,不过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打算把它变成现实。这家公司预计在2015年6月前向近地轨道发射数百颗迷你卫星,这些卫星面向地球持续释放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世界各地,使用任何电子终端都能连接上无线网。
点评:喜大普奔!
苹果招聘行动昭示研发秘密
想知道苹果袖子里藏着什么锦囊妙计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看看它最近都招募了哪些人才。
苹果公司招聘的有:一名健身专家,一名睡眠专家,两位时尚界备受瞩目的CEO,及多名精通非侵入式无线生物传感技术的硬件及软件工程师。这项技术主要用于测量各项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血糖水平、血氧浓度等。
这些人在苹果都做些什么呢?
根据美国科技博客9to5Mac的马克?古尔曼的说法,他们在研发所谓的iWatch。虽然受到外界的普遍期待,但这项产品却仍然没有发布。苹果公司招募了十几名团队成员来开发这一产品。
点评:苹果的保密团队又多了一个管控的方向。
在美国人眼里,中国有些商人冒险有余但务实不足,陈光标就是一个典型。
几个星期前绝大多数美国人还不知道陈光标是谁,但他借收购《纽约时报》的噱头,成功上位,哪怕是负面的。这位试图抢滩美国市场的中国商人对美国社会和文化结构极其缺乏了解。媒体大亨默多克在收购《华尔街日报》时,曾被董事会要求做出不干涉新闻操作的允诺,他可以对报纸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但具体的操作还需依靠董事会和市场的反应。
另一个让美国人大跌眼球的是中国商人的特权心理和由此引发的对法律的不尊重,马云企图以合伙人制度控制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就是一个例子。
2005年,马云为缓解阿里巴巴的资金困境,让雅虎以10亿美元加上雅虎中国的资产获得了阿里巴巴39%的股份,但不久马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很可能因此失去公司控制权。
于是,马云采取了各种不寻常的方式试图“赎身”。如2011年曾绕开董事会,擅自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集团剥离,这让他一度遭遇在美国被起诉的困境。为了成功地以他设计的合伙人制度控制公司,他不惜隔空喊话,完全不顾这种制度不过是设立在阿里巴巴的注册地开曼群岛的一种特殊管理条款,算不上法律意义上的合伙制,根本经不起美国证监会的细查。
崇尚内斗、缺乏诚信是美国人对中国商人的另一个评价。当陈光标被记者问及他的慈善动机是否是中国很多人所说的“做秀”时,他马上解释这是他的一种策略,借以逼迫其他的中国富商捐献财富。
另一个例子是王健林。在高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以后,王健林在美国的影视产业有了“发言权”,他频频在媒体上曝光,打的字眼是“新一代中国首富”。据《商业周刊》报道,王健林曾通过美国梦工厂的创始人卡森伯格牵线,要约妮可·基德曼和汤姆·克鲁斯见一见,可是王健林自己却迟到了将近一小时。中间人卡森伯格的脸上挂不住,问王健林原因,王健林的回答是,“我的私人飞机停得太远!”大概是将私人飞机强调得太过,卡森伯格不动声色地来了一句,“是吗?我的私人飞机们也没有停得很近。”很不幸,王健林炫富失败。
其实中国商人身上也有很多优点被美国人欣赏,比如陈光标的敢于推销自己、马云的坚持、王健林的实干和他们共同的吃苦精神等。但处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商人也是非常尴尬的,纵向上看,五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没给他们留下精神世界的根;横向上看,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他们一夜崛起,但涉及到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却无先迹可循。这让中国商人在踏入美国后常常会无所适从,做出短期行为,让自己的行动和决策显得稚嫩而缺乏安身立命之本。当然要改变这种现象也不是一两天的事,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开始拥有西方教育、工作的背景,这是很好的起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学贯中西的优秀中国商人崛起,到那个时候美国人对中国商人的印象一定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章复出,雷军该紧张起来了
今天的小米早已经成为了“行业公敌”,中兴、华为、金立等一干本土传统厂商先后竖起互联网手机的大旗,企图借鉴小米的模式围剿小米。
虽然小米腹背受敌,但是真正能够对其产生威胁的并不多,小米去年的业绩也继续一路飘红,创造了1870万台的销量。
不过,黄章的复出,或许会让雷军真的紧张起来了。
小米和魅族,应该算是本土手机厂商里最有个性的两家了,相信大部分行业内的人都会认可这一点。黄章与雷军对产品的较真甚至偏执早已闻名业界,而这两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个人恩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被各自的死忠粉丝翻出来,进而引发一场唇枪舌剑。
点评:“煤油”和“米粉”的战争即将开始。
70余家民营银行即将面世
“2014年民营银行大门将开”几乎被写入各大机构的新年展望中。2014年,也被业内称之为存款保险制度和民营银行的元年。民营银行会对传统银行业带来什么影响?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坦言,如果监管、机制和激励得当,民营银行的设立将对推动银行业的良性竞争、利率市场化改革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这个过程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恶性竞争将导致信贷市场的波动,银行倒闭不可避免。”沈明高警示。
国家工商总局网站显示,截至目前有77家以上的民营银行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预核准。其中,2013年有67家,2014年1月有包括汉江银行、天府银行等多家再获得预核准。
点评:该管的管,该放的彻底放,天塌不下来。
美国科技公司拟让免费WiFi覆盖全球
“有免费WiFi吗?”“本店提供免费WiFi。”,相信大家对这一类的语句并不陌生。随着手机和平板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友对WiFi产生了难以理解的依赖,而能够随时随地使用免费WiFi也是不少手机平板用户的最新想法。
据美国媒体报道,让免费WiFi覆盖全球,听上去好像是个美丽的设想,不过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打算把它变成现实。这家公司预计在2015年6月前向近地轨道发射数百颗迷你卫星,这些卫星面向地球持续释放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世界各地,使用任何电子终端都能连接上无线网。
点评:喜大普奔!
苹果招聘行动昭示研发秘密
想知道苹果袖子里藏着什么锦囊妙计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看看它最近都招募了哪些人才。
苹果公司招聘的有:一名健身专家,一名睡眠专家,两位时尚界备受瞩目的CEO,及多名精通非侵入式无线生物传感技术的硬件及软件工程师。这项技术主要用于测量各项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血糖水平、血氧浓度等。
这些人在苹果都做些什么呢?
根据美国科技博客9to5Mac的马克?古尔曼的说法,他们在研发所谓的iWatch。虽然受到外界的普遍期待,但这项产品却仍然没有发布。苹果公司招募了十几名团队成员来开发这一产品。
点评:苹果的保密团队又多了一个管控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