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学发展轨迹研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俗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已经在国内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受到许多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重视。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范伯群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一书出版后,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五瑶学术奖优秀著作一等奖”。之后,范伯群教授又花了大量时间继续完善该书,进一步挖掘大量新数据,精确绘制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歷史蓝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意义和发人深省的新论点。
  全书共十九章。作者在第一章介绍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萌发,并在后面依次介绍了二三十年代的历史演义小说、北方通俗文学、侦探小说,四十年代的市民小说等,从而将晚清和民国时期通俗小说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史家的眼光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周期与运行轨迹,以丰富的图像数据重现几近湮没的通俗文学作家作品的原貌,并在雅俗对比中展示出一个不可或缺的、有可比性与互补性的参照系,对于完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科学研究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一书的根本意义在于填补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空白,作为一项开拓性的学术工程,在基本上无前人资料可为依托的情况下,作了大量的资料整理与理论探索,更新了文学史研究领域中的某些观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格局。中国近现代社会中外文学交流、碰撞、融会的形势,使得各式各样的通俗文学流派得以产生、发展,作者在书中既肯定了这些通俗文学形式的历史价值,也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作者将通俗文学这一文学领域整合进了中国现代文化史的范畴,并且为现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素材和充足的理论根据。同时,本书在内容上基本涵盖了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主要品种与体裁,视野开阔,内容丰富,能使读者对中国现代通俗文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者来说,通过自己的理解来阐释中国现代通俗文学是其理应承担的使命,而《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一书正好体现了这一点。作者在传统文学史的基础上,针对现代通俗文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阐释。对于当前的文学史研究者来说,可以从书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来充实自己的研究。但是,受文学研究多元化的影响,通俗文学研究泛化和细化的问题则需要引起重视。随着现当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学界对文学的研究呈现出“研究范围扩大和研究问题更加细化”的趋势。对通俗文学的研究来说,如果随意扩展其研究范围,很容易忽视通俗文学与文学本身的联系,就会表现出研究过于泛化的问题;如果对通俗文学问题研究过于细化,则又会忽略其外部的影响因素,这也不是客观的。这些都是当代通俗文学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赫维)
其他文献
1东晋的时候,有个年轻的造纸工人名叫孔丹、为了纪念去世的师傅,他用自己造的纸给师傅画了一张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今天妈妈和我一起制作了萝卜小印,我刻了一个“√”和一个“×”。当時我就在想:如果我以后当了老师,我就拿着自己做的萝卜小印给学生批改作业。接着,妈妈又给我和妹妹做了小汽车和红星的小印图案,我们试着印了一下,手艺还真不错呢!
清晨,我跑到阳台上去观察植物。牵牛花的叶子大大的,像手掌;丝瓜的叶子绿绿的,像帐篷。它们在微风中欢快地跳舞。一片多肉躺在“泥土床”上,享受着夏天难得的清凉。  中午,太阳照得我睁不开眼睛,成群结队的知了不停地叫,仿佛在發泄愤怒。牵牛花的叶子在太阳的照射下耷拉着脑袋,茎上的花儿却竞相开放。丝瓜的叶子有些发蔫,头顶上竟然悄悄冒出了一个小箭头一样的丝瓜。多肉长出了细小的脚,稳稳地站在“泥土床”上。  小
脂砚斋评阅红楼,至第三回“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写了这样的侧批:“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可见林黛玉进贾府这段情节在全书中的位置之重。  林黛玉进贾府,与通常意义上的走亲戚不同。《红楼梦》第三回开头交代,丧母不久的林黛玉本来不忍弃父而往贾府,不过是因了外祖母的强烈要求,再加上父亲林如海明确的表态,才不得已“抛父进京都”。且看林如海当时说的一番话:“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
【摘 要】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渗透着担当教育,可以说担当教育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具体要求。实践证明历史教育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很好地服务社会,还要激发学生谋划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追求,培养有担当的人。  【关 键 词】 历史教育;担当;陶行知教育思想  在当今价值多元的社会中,担当精神应该是一个人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同时也是一个实现起来比较难的目标,主要难在如何落实、在哪里落实。课堂观察技术的运用,能够从专业观察的角度帮助教师细致分析理念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推动教师不断反思,优化教学设计,调整、改进教学行为,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吴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有一头乌黑靓丽的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最神奇的是那双眼睛会说话呢!每当我们表现好的时候,那双眼睛总是弯得像月牙,好像在说:“孩子们真棒,继续努力!”如果我们不认真学习,那双眼睛便一刻不离地盯着我们,仿佛在说:“上课可要专心听讲呀!”  有一次午休时,我们正在看书,吴老师在讲台上批改作业。“沛琳,你过来一下。”吴老师抬起头,微笑着看着我。我心里一惊:哎呀,该不会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