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方案的探讨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ling100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为提高中职专业教师的素质,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组织了骨干教师或专业教师的各种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学校和老师的期望还存在差距,培训的方案有待完善,培训的效果有待提高。在此,笔者结合参与省级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标准的开发工作,就中职专业教师培训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以专业教师需要和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总体不高;二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低;三是对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方法等缺少了解。因此,要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考虑教师的需要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设计培训方案,使培训者获得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教学能力,同时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以专业教师实际基础和职业岗位要求确定培训内容
  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国家重点学校专业教师整体素质较一般学校和民办学校要高一些;专业理论教师实践能力较差;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教学能力较差。这给培训内容确定带来较大的困难。如能分层次培训当然最好,但考虑到分层次培训的组织难度较大,尺度也难以把握,所以可采用模块式培训各取所需。培训内容可确定为三大模块。
  1.专业教学能力模块
  专业教学能力要结合专业特点,以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为主,主要包括市场调研能力、工作和教学分析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子模块。
  2.专业核心能力模块
  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师从事该专业教学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前沿技术进行科学分析,整合相应的知识和工具,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选取最典型的工作项目作为专业核心能力模块,每个项目可作为一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的内容应包括技能要求、核心知识、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
  3.专业方向选修模块
  为考虑所涵盖专业的专业差异或专业方向的差异,同时考虑培训对象基础的差异,选取不同技术难度的培训项目作为专业方向选修模块,以满足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
  三、以典型产品(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培训组织方式
  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培训,为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要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和组织教学,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做到“教、学、做”合一,以跟班学习,分组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
  四、以了解职业岗位要求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的应用为目的,安排顶岗实习
  中职学校是培养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了解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与工作要求,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和本专业领域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完善教学方案和改进教学方法。因此,要适当安排学员到相关专业规模以上的现代企业顶岗实习1~2周。
  五、以提高培训效果为宗旨,科学组织培训考核与评价
  为检查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须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合格颁发相应的证书,并与职称评定等挂钩。培训考核由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两部分组成。
  过程考核由培训基地负责,对学员完成情况进行即时评价考核,采用百分制记录成绩。考核内容有:学习纪律、学习态度、操作规范和职业精神等,以培训过程记录为依据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20%;典型训练项目完成情况,根据学员完成每项训练项目完成的作品(产品、服务项目、方案等),按评价标准打分,占总成绩的30%~40%。
  结业考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组织,做到培考分离。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学员说课考核:由学员选择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说课,时间不超过25分钟(含专家提问交流10分钟)。考核专家进行打分,占总成绩的15%。二是现场操作考核:根据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与专业方向选修模块的培训内容,在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各抽取一个典型作品(产品或服务项目)作为现场操作考核项目,由考核专家进行打分,占总成绩的25%~35%。
  总之,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培训方式和途径有很多种,这里主要针对一个半至二个月左右的集中培训的培训方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体会。在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集中培训中,必须由政府为主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认真严格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工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以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为基础,充分地利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对整理的信息进行组织与加工,将相对独立的人事档案管理内容纳入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所形成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分為两大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和实习操作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内容概述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电工技术(电路原理电气控制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1.电工技术
【摘要】科研项目档案是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参考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技术文件。本文通过对科研项目文档管理模式的分析和探讨,目的在于建立规范化的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科技档案工作水平,积极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高效快速发展。  【关键词】科研项目;一体化;文档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科研工作发展以及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科研项目管理对数字化条件下的协同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安全事故也时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如失火、爆炸、交通、翻船等。如果当事人操作不当或是掉以轻心、头脑不够冷静、判断失误,事
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产品,它的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市场需要大量的模具技术工人,这为技工院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如何办好模具专业的问题就摆在技工院校面前。  一、设置专业课程及内容  技工院校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模具制造、模具安装及调试、模具维修、并具有一定的模具设计能力的技术工人。在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时,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模具制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各种类型的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重视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水平 师资 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职业道德    当前职业技术教育水平之所以水平不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二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三是学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每个单位要实现健康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充分挖掘职工集体智慧,让所有职工精诚团结,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单位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这样单位才能充满活力和生机,才能有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