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转化工作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何况一个班级40多名学生,肯定有优秀的学生,也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更要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在工作中“对症下药”,因人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爱护。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相信他们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平时尊重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对他们教育时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确信老师对他们的真情实意,通过“感化”达到“转化”的目的。对于后进生,我们还须及时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让他们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因为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一种纽带,是教育维系之所在。对待学生,教师亲切和蔼的态度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每一句温暖的话、每一个笑容、每一束真挚的目光、每一次耐心的指导……所以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我们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思想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例如: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爱与同学打架,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使他在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概括我的体会是: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转化后进生,全靠献爱心;“一心”唤“三心”,顽石变成金。
其他文献
高考失利,是复读生在人生中所遭遇的一次较大的打击。在沮丧的情绪状态中他们很容易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的高考失败做出消极的归因和评价,甚至会将考试失败的影响泛化到生活中去,缺乏自信。并且常常有“我不如别人”“我真的不行”“我非常无能”的想法。那么,如何使复读生走出心理的阴影,走向成功的道路呢?本人通过两年对复读生的教学管理,深切地体会到行为激励在学生管理中内在潜能很大,而且在具体的工作中
期刊
企业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后备干部的选拔是基础,培养是关键。”诚如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确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换句话说,管理者知识、水平、能力的提高,没有一定时间,一件件事情的锻炼,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千里马的出现又离不开伯乐的赏识和培养。在学校,培养接班人既是对接班人能力和毅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对学校管理者智慧
期刊
关键词:商品互换 概念 功能 机制 金融基础设施  一、引言  火宗商品的衍生品市场因其一端连接着实体经济,另一端连接着金融市场,因此是资本博弈最为激烈、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类市场。从可观察的实际和研究成果来看,对场内商品期货市场的研究最为常见,对于商品期货市场发挥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的研究已成为一类主流的研究范式,同时,对于大宗商品金融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是随着对产业研究的逐步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凡是缺乏教师爱的学生,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倡导爱心教育,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下是我的几点实践体会:  一、倡导爱心教育,教师首先应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从思想到行动,都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的人来看待,不能对他们的思想、行为、愿望、要求不当一回事而忽视或不予理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他们要求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