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波段滤光镜在拍摄痕迹物证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ann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数码相机和窄波段滤光镜拍照光滑红色证书皮表面遗留的红印油指纹、光滑黄色塑料钢窗表面遗留的无色汗液指纹和红色布上的血迹,研究提取条件,为案件现场发现的该类痕迹物证提取提供参考条件。方法在白光下和450 nm、505 nm、570 nm、625 nm、670 nm波长滤光镜下,分别选取15°角、30°角、45°角和60°角配光,光圈系数值为F8或F22,快门速度值分别为1 s、1/2 s、1/4 s、1/8 s、1/15 s、1/30 s、1/60 s、1/12
其他文献
采用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新开发的新型YVO4:Eu纳米荧光材料显现非渗透性客体表面的指纹,对指纹中脱落细胞的DNA进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新型YVO4:Eu纳米荧光材料显
目的 建立新型毒品苄基哌嗪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考查进样口温度、柱温箱初始温度、柱温箱保持温度、分流比、柱流速、全扫描质谱范围及升温速率7个
目的应用数码相机和微距全向光源,拍照粗糙的黑色电脑音箱表面遗留的汗液指纹和黑色电话座机底盘表面遗留的汗液指纹,研究提取条件,为案件现场发现的该类痕迹物证提取提供参
通过对易制毒化学品羟亚胺GC/FID分析方法的研究,以色谱柱效、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等指标考察GC/FID分析方法在色谱柱升温程序、柱流速、分流比等实验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在
监控视频图像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分析嫌疑人像。人与物在物理(地理)空间的相伴决定了人像和物像在视频空间中的伴随性生成关系。为分析嫌疑人像可选择、设定和建构嫌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