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非一个理由就可以解释个中原因的,在已经红红火火地发展了13年后,2005-06赛季伊始,越来越多的英超球迷开始关注一些非比赛的东西。看看他们的质疑:票价45英镑;混乱的开球时间;肆无忌惮的切尔西(仅仅因为他们有一个花钱不眨眼的寡头老板);所有这些,构成了现代足球的危机。
任何一个真正热爱足球的球迷都不会允许它如此堕落下去,拯救足球成为当务之急。怎么办?专家们从7个方面指出了问题的根源和要害,还是让我们慢慢琢磨一下吧。
1.更平等地分配金钱
1992年英超联赛的成立,并不仅仅意味着有22支球队升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联赛去摆脱当时的危机,它同时是一次财务分配制度上的重要变革。
我们似乎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当时英超联赛的创立背景。80年代末期,海瑟尔惨案和希尔斯堡惨案的相继发生极大地伤害了球迷的观战热情。加上英格兰各级别联赛的球队在财政方面不堪重负,大批球员流失海外,英格兰联赛的形象受到极大损害,英国足球也彻底陷入了历史最低谷。
为了摆脱困境,英格兰足总决定从本土的联赛入手进行改革。1991年7月17日,《英超联赛创立协议》正式出台,相关的俱乐部在协议上签字,为英超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根据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新成立的英超联赛在财政上从英格兰足总的体系中彻底独立出来,有了独立进行商务开发、赞助谈判的权利,而转播权也不再属于英足总,成为了可供英超联赛球队自己支配出售的权益之一。从后来的情况看,这一革命性的变更为英格兰足球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英超联赛也随之逐渐发展为世界上最具商业吸引力的联赛。
然而英超火暴了,其他的甲级、乙级、丙级、丁级联赛却一步步迈向深渊。即便现在,这几级联赛从电视转播中获得的收益也相当微小。所有人都在观看英超,低级别联赛当然也就无人问津。
如此,降级就成为一种灾难,即便是那些有幸升级的球队,如果没有充足的财力做保证,也根本难以生存立足。绝大多数俱乐部就这样失去了追逐荣誉的梦想。而这同时也意味着,富有和成功的球队会变得更加富有,弱小球队却仅仅以维持生存现状为惟一的创业理念。
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似乎势在必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足总将收益重新分配。这不仅仅是一些弱小球队的梦想,它实际上也是英超百年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专家为足总提供了如下的分配方案:
★20%的财力用于草坪等基础设施的维护。
★50%的财力用于甲级联赛球队的发展。
★20%的财力用于给获得参加冠军联赛资格的球队发放奖金。
★10%的财力用于低级别联赛的扶持和发展。
对于任何一个有着足球梦想的孩子来说,一片青翠碧绿的草坪都是他梦中的云游地。据英足总的调查显示,要想对所有的足球基础设施进行翻新维护,至少需要20亿英镑。这笔庞大的开支如果得不到英超俱乐部的支持,对足总来说将是很大的负担。
而之所以对甲级俱乐部采取较大扶持政策,主要是尽力让各超级球队消除降级即是灾难的想法,给所有球队一个平等的发挥空间。此外,冠军联赛作为欧洲性赛事,必须给予极大的鼓励,这样才能使胜利者有足够的优越感。
当然,公平竞争是足总一直倡导的,为此,他们特地为各俱乐部推荐了一种合理分配金钱的方式:
★80%的财力用于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10%的财力用于必要的人员补充。
★10%的财力用于硬件装备设施的改良。
查尔顿队非常响应这个提议,提倡给更多俱乐部到高水平联赛锻炼的机会,但令人吃惊的是,大俱乐部根本不理会这些。
他们依然每个赛季获益颇丰。冠军联赛一项就可以使每支参赛球队进账350万英镑,最终的胜利者更是单从电视转播这一块就拿到2000万英镑的收入。欧足联的奖金刺激无疑过于凶猛了,更平等地分配金钱实乃当务之急。
当前英超球队电视转播收入和专家推介方案(单位:英镑)

2.限制票价
从1989年希尔斯堡惨案平均6英镑的票价到现在十几、二十几英镑的价格,球迷们的口袋因为看球而变得空空荡荡。
据莱斯特大学理论实验室的专家统计,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球迷因为票价的原因而流失。在对阿森纳、利物浦、纽卡斯尔、谢周三等队的流失球迷采访时,73%的球迷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票价过高。那一年是1998年,到现在,票价已经再次翻倍。
对此,一些英超老板并不以为然,“我们已经将票价分成几个档次,那些低收入者完全可以持经济票进入球场,至于那些高价票,如果就有人愿意花这些钱来看比赛,我们又能如何阻止他们呢?”
问题是,一个现象却是不得不关注的。上世纪80年代,球迷的平均周薪为39镑,此时他们会拿出2镑或者3镑去买一张球场上的站票,这变成了他们最浪漫的人生。然而随着新一代的球迷长大成人,他们早已不满足于像父辈那样,球迷群体人生观的改变,使他们的购票方式也一同改变。
1999年,英足总出台了一些新的足球制度,要求各俱乐部尽快拿出一些措施,以扩大自己的球迷受众。俱乐部拒绝了这种建议,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明白,一旦球迷超过16岁,他们将很难支付得起一张全价球票的花消。此时,你不得不采取一些优惠措施,以学生票或者是假期折扣的方式让球迷们能够进场观看比赛。
但这些措施只是一些中小球队的做法,对于像切尔西那样一年投入过亿英镑资金的球队来说,其经营理念,完全是以购买超级巨星政策来吸引富人球迷为基础。1998年,切尔西与热刺进行伦敦德比时,一张普通票只需要21英镑,但那时阿布还没有来,球队由于战绩不佳,曾连续3年保持了相同的票价。不过随着俄罗斯大亨带来大把卢布,切尔西的平均票价已达35英镑,为各队之首。切尔西票价如此之高,一是因为俱乐部位于英伦金融中心伦敦的寓人区,二是因为他们投入巨资购买大量球星造成球迷热情高涨。至于球迷的消费能力,切尔西首席CEO肯扬说得好:“我所要做的,只是把老板的钱最佳分配而已,其余的就依靠市场的自然运作了。”
并不是只有切尔西一家是认钱不认FAN的主儿,其同城兄弟托特纳姆热刺,由于同样处于伦敦繁华的市中心,其最高票价70英镑,竟然比斯坦福桥最贵的西看台票价还高了10英镑。曼联球票价格同样不菲,但由于坐落在经济不怎么发达的曼彻斯特,票价无法与伦敦的几支球队相提并论。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比较的这些票价都仅是官方定价。英超有强队参与的比赛,球票总是非常难买,因此黑市票价远高于官方定价。一家著名的网络售票公司对曼联打博尔顿的比赛球票定价为135英镑,切尔西对莱切斯特这样的比赛票价曾卖到了200英镑。强强对话时票价更会贵得离奇,曼联与利物浦的英格兰德比黑市票价为250英镑,切尔西与热刺的同城德比战票价竟然是450英镑!
限制票价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比赛是用来给球迷看的,如 果球迷因买不起票价而去不成球场,那么无疑是日益进步的现

3.大牌球星工资封顶
这项提议早不是一天半天的想法,在乙级联赛和丙级联赛里,球员工资封顶制度早就得以实施。劳工统计局的一项数据证实,工资封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足球俱乐部应该承诺,球员工资支出不能超过俱乐部总收入的60%。球队的收益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如果仅仅将其花费在一个因素上,想想就是不正常的。
限薪政策的最大好处无疑是增长了各队的经济偿还能力,避免过度亏空消费已不再仅仅是个梦想。试想,如果电视转播费、广告赞助费、球迷产品销售收入能够被重新分配,那么实际上,俱乐部的可选择空间会更加合理,这在客观上也是促进足球运动稳步良性发展的一桩好事。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所谓的球员无顶工资弊端吧。据意甲的一份工资报告调查显示,意甲联赛18个俱乐部2001-02赛季共亏损9.48亿欧元,而球员的工资收入占了俱乐部总收入的85%。这种现象的最直接弊端是严重违背价值规律,长久下去,必然给俱乐部的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
与英超类似,西班牙职业足球联赛各俱乐部的债务总额已超过了16.25亿欧元。西班牙足协称,80%的俱乐部与球员存在债务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由欧洲最有影响的俱乐部组成的G14集团,已经承诺从2005-06赛季开始,把支付给球员的工资总额控制在俱乐部营业额的70%以内。
只是,还是有个别球员表示对于减薪无法接受。有球员公然表示,如果俱乐部减少他的薪水,他就将离开。好在并不是所有球员都会这么做。更多的球员都还是本着大局观考虑,主动响应减薪号召。
还是一个球迷说得好,“让我们把省下来的钱花在草坪修建上,花在其他硬件设施的维护上,让足球场变得更美丽。”
4.给球迷更多的发言权。
更多的发言权,就是让球迷能够更多地参与俱乐部的日常事务。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球队认识到了球迷对于整个球队的重要性。没有球迷,就等于没有了承认球队的重要载体。
通常来讲,低级别联赛的球队在这方面做得会更好些。他们因为缺乏足够的财力,往往将球迷的支持看做一种很可贵的财富。豪门中,做得最好的要数皇马和巴萨,他们会定期向各自的民间球迷俱乐部征求意见,无论最终是否采纳,但只要是能聆听球迷的声音,这本身就已经非常让球迷感动了。
一度,曾经出现过有关谁是足球发源地的争论,英国人曾经宣称足球起源于英格兰本土,但包括很多国家在内的官方并不服气这个说法,然而就在他们费劲周折寻找相关证据时,你看到有哪个球迷协会热衷参与此事了吗?事实上,不管足球的起源到底在哪儿,在球迷心中,他们始终认为足球运动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的确,如果没有球迷,那么足球俱乐部可能根本不会被成立,所以足球运动当然也就无从发展了。
同时,如果你询问他们支持哪支球队的话,那答案也自然是支持他们自己的球队。在股票上市以前的时代,球迷们甚至认为,俱乐部的拥有者是他们自己,而不是那些主席和董事会成员。球迷们认为,足球运动和他们所支持的球队都是他们自己的。对于许多球迷来说,想要从他们手里夺走俱乐部,那根本是不可思议的行为。
遗憾的是,在对待球迷的问题上,过去曾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球迷对球队怎样运转并没有任何发言权——他们是一群被忽略的消费者。“多谢你的钞票,现在请你走开”,这是许多比赛高层管理者对球迷们所持有的真实态度。足球比赛的组织管理者和其他操纵者们,通过不断地向球迷们出示红牌,来从事自己独断的统治地位,尽管他们可能会在口头上声称球迷很重要,但事实上,真正重要的不是球迷本身,而是球迷们口袋里的钞票。
所幸,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球迷们的意见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重视。而为了吸引球迷的参与,各队纷纷使出杀手锏以给球迷更加优厚的政策。比如,在官网上开辟专门的球迷互动版块,定期将球迷请到俱乐部去座谈,将一些球星签名、球星照片、球星球衣等回赠给球迷,凡此种种,都极大地促进了球迷同俱乐部之间的联系。
这世界上绝不会有无谓的投资,你很快就会发现,其实俱乐部只要稍微在球迷身上下点工夫,就会得到相当丰厚的回报。那些一旦倾心某支球队的球迷们,会带着狂热的赤诚去购买所有与他们俱乐部沾边的手机套、钥匙链、海报、官方杂志甚至电视频道。一些铁杆球迷甚至可能会通过他们的俱乐部去申请抵押、信用卡或者保险,当然这种做法做起来实际上很有风险。一个看了二十多年球的球迷如果欠了账,他有足够的能力去还债吗?可归根结底,还是俱乐部从球迷身上获得的益处更多,这一点从出售丝巾、比赛节目到卫星电视转播,以及发放给高薪球迷的证书和俱乐部股票等等行为中都可以看出端倪。
如果球迷为俱乐部付出了所有,那么他们当然可以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俱乐部的管理模式中去,更何况,这种做法的本身就益处多多。
5.重新把俱乐部建设成“社区俱乐部”
首先请问,你知道什么是社区吗?一般来讲,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总离不开一定的地域条件。人们会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为“社区”。
就如同这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一样,俱乐部也不可能同所处环境毫无关系地发展,如此,怎样把俱乐部融入当地社区就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又如何让俱乐部变成社区俱乐部呢?说起来,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俱乐部在做出任何一项举措的同时,都考虑到周围社区民众的感受,并把同社区的交流提升的工作日程中,那么建立社区俱乐部并非多么遥不可及。稍加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双赢的生存模式。一方面,俱乐部可以用为社区造福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取得广泛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社区本身也完全可以借助支持俱乐部的发展来进行自我完善。
当然,俱乐部同社区之间的一个重要交流方式就是,由俱乐部慷慨地向社区敞开大门。为了那些拥有足球梦想的孩子,尽最大可能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经营的基础上,向社区开放。鼓励所有的社区民众参与足球运动,热爱足球运动,除了开放球场,把俱乐部里那些多余的足球设施也拿出来,体现一种真正的社区精神。
谁都可以想像这种社区俱乐部会为球队带来很多益处,比如,可以将其看成一种长远的市场投资,可以看作是后备球迷力量的培养。当然,在这种交流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的,那就是俱乐部在同社区接触时表现出的保守态度。
如果说足球是一项寻找灵魂的运动,那么这种寻找必须在相互的交流中才能实现。那些享有巨大声望和雄厚财力的球队,不应该仅仅在经济上出类拔萃, 同样应该在更人性化的社区交流上做得更好。
6.让球员和社区紧密联系
实际上,一个球队付出努力要将俱乐部社区化,其实最根本的举措就是让自己的球员走入社区。
据称,职业球员联盟正在考虑做出这样一项举措,就是是否有必要将球员一周抽出三个小时时间同社区孩子交流的方式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很显然,球迷通常是优先崇拜自己社区内的球星的,但崇拜归崇拜,如果你真的让他们去同偶像亲密接触一下,他们很可能在行动前有诸多顾虑,毕竟人家是百万富翁,而你只不过是图有一腔热血的普通球迷;另外,很多球迷对于只能是在球队开往场地的大巴车上看到偶像而感到不满。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差距极大地伤害了球迷的自信心——他们希望自己的偶像能够真实再真实些,别说球迷已经付出了财力去支持偶像,即便没有金钱的因素,他们也希望自己朝思暮想的偶像能做出一些令他们为之感动的行为。
很显然,组织球员去和社区的孩子踢球是最受欢迎的互动活动,还有什么能比同偶像一同出现在绿茵场上更令那些满脑子足球梦想的孩子们骄傲呢?在这一点上,很多大牌球星的做法值得推崇,谢林汉姆就以同社区孩子关系融洽闻名。千万别小瞧同孩子们这十几、二十几分钟的交流,也许这就将对他一生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7.让足协成为一个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机构
很显然,俱乐部再独立,但它终究需要一个独立的行政体系来监督指导,足协就扮演这样一个角色。
只是目前,并不是所有联赛的所有球队都会向足协惟命是从。以英超为例,尽管英足总一直想树立自己作为英格兰足球“管家”的威信,但让其恼怒的是,有些球队自恃英超地位坚挺,总是对足总的裁决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曼联就曾以对费迪南德禁赛一事险些在全英范围内发起一场讨伐足总的风暴。而英格兰主教练埃里克森同前英足总女秘书曝出的绯闻更是极大毁坏了足总的声誉。
事实上,要想使自己真正强大起来,英足总必须从自身的诚信度下手,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此,有媒体给足总献计献策说,英格兰应该试着让足总杯火暴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可有可无。
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行政机关对其影响越来越大完全是一种趋势。很显然,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容忽视,它会以政府手段对想要达到的目的进行限制,所谓的限薪、交流等等就变得轻而易举了。一位观察家认为,足协有时候可能很令人讨厌,但实际上,它不可缺少。
老罗布森视点:
离开了纽卡斯尔的老帅摇身一变成了媒体专栏作家,对于足坛现状,其自有一套独特的观点。
工资差距,限薪条款……总之,在足球领域有太多事情需要治理整顿。但在我看来,这些事情都可以缓一缓,有一件事情的解决却迫在眉睫。为什么每周六下午的开赛时间要定在3点钟呢?这可不是什么黄道吉日时间,但是却会让所有的球迷平白无辜多支付许多费用,不可以合理一些吗?尽管有人可能会对这个开赛时间很满意,但大多数球迷却会因遥远的客场奔波而在下周一下午才能回到原地。
任何一个真正热爱足球的球迷都不会允许它如此堕落下去,拯救足球成为当务之急。怎么办?专家们从7个方面指出了问题的根源和要害,还是让我们慢慢琢磨一下吧。
1.更平等地分配金钱
1992年英超联赛的成立,并不仅仅意味着有22支球队升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联赛去摆脱当时的危机,它同时是一次财务分配制度上的重要变革。
我们似乎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当时英超联赛的创立背景。80年代末期,海瑟尔惨案和希尔斯堡惨案的相继发生极大地伤害了球迷的观战热情。加上英格兰各级别联赛的球队在财政方面不堪重负,大批球员流失海外,英格兰联赛的形象受到极大损害,英国足球也彻底陷入了历史最低谷。
为了摆脱困境,英格兰足总决定从本土的联赛入手进行改革。1991年7月17日,《英超联赛创立协议》正式出台,相关的俱乐部在协议上签字,为英超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根据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新成立的英超联赛在财政上从英格兰足总的体系中彻底独立出来,有了独立进行商务开发、赞助谈判的权利,而转播权也不再属于英足总,成为了可供英超联赛球队自己支配出售的权益之一。从后来的情况看,这一革命性的变更为英格兰足球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英超联赛也随之逐渐发展为世界上最具商业吸引力的联赛。
然而英超火暴了,其他的甲级、乙级、丙级、丁级联赛却一步步迈向深渊。即便现在,这几级联赛从电视转播中获得的收益也相当微小。所有人都在观看英超,低级别联赛当然也就无人问津。
如此,降级就成为一种灾难,即便是那些有幸升级的球队,如果没有充足的财力做保证,也根本难以生存立足。绝大多数俱乐部就这样失去了追逐荣誉的梦想。而这同时也意味着,富有和成功的球队会变得更加富有,弱小球队却仅仅以维持生存现状为惟一的创业理念。
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似乎势在必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足总将收益重新分配。这不仅仅是一些弱小球队的梦想,它实际上也是英超百年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专家为足总提供了如下的分配方案:
★20%的财力用于草坪等基础设施的维护。
★50%的财力用于甲级联赛球队的发展。
★20%的财力用于给获得参加冠军联赛资格的球队发放奖金。
★10%的财力用于低级别联赛的扶持和发展。
对于任何一个有着足球梦想的孩子来说,一片青翠碧绿的草坪都是他梦中的云游地。据英足总的调查显示,要想对所有的足球基础设施进行翻新维护,至少需要20亿英镑。这笔庞大的开支如果得不到英超俱乐部的支持,对足总来说将是很大的负担。
而之所以对甲级俱乐部采取较大扶持政策,主要是尽力让各超级球队消除降级即是灾难的想法,给所有球队一个平等的发挥空间。此外,冠军联赛作为欧洲性赛事,必须给予极大的鼓励,这样才能使胜利者有足够的优越感。
当然,公平竞争是足总一直倡导的,为此,他们特地为各俱乐部推荐了一种合理分配金钱的方式:
★80%的财力用于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10%的财力用于必要的人员补充。
★10%的财力用于硬件装备设施的改良。
查尔顿队非常响应这个提议,提倡给更多俱乐部到高水平联赛锻炼的机会,但令人吃惊的是,大俱乐部根本不理会这些。
他们依然每个赛季获益颇丰。冠军联赛一项就可以使每支参赛球队进账350万英镑,最终的胜利者更是单从电视转播这一块就拿到2000万英镑的收入。欧足联的奖金刺激无疑过于凶猛了,更平等地分配金钱实乃当务之急。
当前英超球队电视转播收入和专家推介方案(单位:英镑)

2.限制票价
从1989年希尔斯堡惨案平均6英镑的票价到现在十几、二十几英镑的价格,球迷们的口袋因为看球而变得空空荡荡。
据莱斯特大学理论实验室的专家统计,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球迷因为票价的原因而流失。在对阿森纳、利物浦、纽卡斯尔、谢周三等队的流失球迷采访时,73%的球迷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票价过高。那一年是1998年,到现在,票价已经再次翻倍。
对此,一些英超老板并不以为然,“我们已经将票价分成几个档次,那些低收入者完全可以持经济票进入球场,至于那些高价票,如果就有人愿意花这些钱来看比赛,我们又能如何阻止他们呢?”
问题是,一个现象却是不得不关注的。上世纪80年代,球迷的平均周薪为39镑,此时他们会拿出2镑或者3镑去买一张球场上的站票,这变成了他们最浪漫的人生。然而随着新一代的球迷长大成人,他们早已不满足于像父辈那样,球迷群体人生观的改变,使他们的购票方式也一同改变。
1999年,英足总出台了一些新的足球制度,要求各俱乐部尽快拿出一些措施,以扩大自己的球迷受众。俱乐部拒绝了这种建议,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明白,一旦球迷超过16岁,他们将很难支付得起一张全价球票的花消。此时,你不得不采取一些优惠措施,以学生票或者是假期折扣的方式让球迷们能够进场观看比赛。
但这些措施只是一些中小球队的做法,对于像切尔西那样一年投入过亿英镑资金的球队来说,其经营理念,完全是以购买超级巨星政策来吸引富人球迷为基础。1998年,切尔西与热刺进行伦敦德比时,一张普通票只需要21英镑,但那时阿布还没有来,球队由于战绩不佳,曾连续3年保持了相同的票价。不过随着俄罗斯大亨带来大把卢布,切尔西的平均票价已达35英镑,为各队之首。切尔西票价如此之高,一是因为俱乐部位于英伦金融中心伦敦的寓人区,二是因为他们投入巨资购买大量球星造成球迷热情高涨。至于球迷的消费能力,切尔西首席CEO肯扬说得好:“我所要做的,只是把老板的钱最佳分配而已,其余的就依靠市场的自然运作了。”
并不是只有切尔西一家是认钱不认FAN的主儿,其同城兄弟托特纳姆热刺,由于同样处于伦敦繁华的市中心,其最高票价70英镑,竟然比斯坦福桥最贵的西看台票价还高了10英镑。曼联球票价格同样不菲,但由于坐落在经济不怎么发达的曼彻斯特,票价无法与伦敦的几支球队相提并论。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比较的这些票价都仅是官方定价。英超有强队参与的比赛,球票总是非常难买,因此黑市票价远高于官方定价。一家著名的网络售票公司对曼联打博尔顿的比赛球票定价为135英镑,切尔西对莱切斯特这样的比赛票价曾卖到了200英镑。强强对话时票价更会贵得离奇,曼联与利物浦的英格兰德比黑市票价为250英镑,切尔西与热刺的同城德比战票价竟然是450英镑!
限制票价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比赛是用来给球迷看的,如 果球迷因买不起票价而去不成球场,那么无疑是日益进步的现

3.大牌球星工资封顶
这项提议早不是一天半天的想法,在乙级联赛和丙级联赛里,球员工资封顶制度早就得以实施。劳工统计局的一项数据证实,工资封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足球俱乐部应该承诺,球员工资支出不能超过俱乐部总收入的60%。球队的收益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如果仅仅将其花费在一个因素上,想想就是不正常的。
限薪政策的最大好处无疑是增长了各队的经济偿还能力,避免过度亏空消费已不再仅仅是个梦想。试想,如果电视转播费、广告赞助费、球迷产品销售收入能够被重新分配,那么实际上,俱乐部的可选择空间会更加合理,这在客观上也是促进足球运动稳步良性发展的一桩好事。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所谓的球员无顶工资弊端吧。据意甲的一份工资报告调查显示,意甲联赛18个俱乐部2001-02赛季共亏损9.48亿欧元,而球员的工资收入占了俱乐部总收入的85%。这种现象的最直接弊端是严重违背价值规律,长久下去,必然给俱乐部的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
与英超类似,西班牙职业足球联赛各俱乐部的债务总额已超过了16.25亿欧元。西班牙足协称,80%的俱乐部与球员存在债务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由欧洲最有影响的俱乐部组成的G14集团,已经承诺从2005-06赛季开始,把支付给球员的工资总额控制在俱乐部营业额的70%以内。
只是,还是有个别球员表示对于减薪无法接受。有球员公然表示,如果俱乐部减少他的薪水,他就将离开。好在并不是所有球员都会这么做。更多的球员都还是本着大局观考虑,主动响应减薪号召。
还是一个球迷说得好,“让我们把省下来的钱花在草坪修建上,花在其他硬件设施的维护上,让足球场变得更美丽。”
4.给球迷更多的发言权。
更多的发言权,就是让球迷能够更多地参与俱乐部的日常事务。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球队认识到了球迷对于整个球队的重要性。没有球迷,就等于没有了承认球队的重要载体。
通常来讲,低级别联赛的球队在这方面做得会更好些。他们因为缺乏足够的财力,往往将球迷的支持看做一种很可贵的财富。豪门中,做得最好的要数皇马和巴萨,他们会定期向各自的民间球迷俱乐部征求意见,无论最终是否采纳,但只要是能聆听球迷的声音,这本身就已经非常让球迷感动了。
一度,曾经出现过有关谁是足球发源地的争论,英国人曾经宣称足球起源于英格兰本土,但包括很多国家在内的官方并不服气这个说法,然而就在他们费劲周折寻找相关证据时,你看到有哪个球迷协会热衷参与此事了吗?事实上,不管足球的起源到底在哪儿,在球迷心中,他们始终认为足球运动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的确,如果没有球迷,那么足球俱乐部可能根本不会被成立,所以足球运动当然也就无从发展了。
同时,如果你询问他们支持哪支球队的话,那答案也自然是支持他们自己的球队。在股票上市以前的时代,球迷们甚至认为,俱乐部的拥有者是他们自己,而不是那些主席和董事会成员。球迷们认为,足球运动和他们所支持的球队都是他们自己的。对于许多球迷来说,想要从他们手里夺走俱乐部,那根本是不可思议的行为。
遗憾的是,在对待球迷的问题上,过去曾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球迷对球队怎样运转并没有任何发言权——他们是一群被忽略的消费者。“多谢你的钞票,现在请你走开”,这是许多比赛高层管理者对球迷们所持有的真实态度。足球比赛的组织管理者和其他操纵者们,通过不断地向球迷们出示红牌,来从事自己独断的统治地位,尽管他们可能会在口头上声称球迷很重要,但事实上,真正重要的不是球迷本身,而是球迷们口袋里的钞票。
所幸,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球迷们的意见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重视。而为了吸引球迷的参与,各队纷纷使出杀手锏以给球迷更加优厚的政策。比如,在官网上开辟专门的球迷互动版块,定期将球迷请到俱乐部去座谈,将一些球星签名、球星照片、球星球衣等回赠给球迷,凡此种种,都极大地促进了球迷同俱乐部之间的联系。
这世界上绝不会有无谓的投资,你很快就会发现,其实俱乐部只要稍微在球迷身上下点工夫,就会得到相当丰厚的回报。那些一旦倾心某支球队的球迷们,会带着狂热的赤诚去购买所有与他们俱乐部沾边的手机套、钥匙链、海报、官方杂志甚至电视频道。一些铁杆球迷甚至可能会通过他们的俱乐部去申请抵押、信用卡或者保险,当然这种做法做起来实际上很有风险。一个看了二十多年球的球迷如果欠了账,他有足够的能力去还债吗?可归根结底,还是俱乐部从球迷身上获得的益处更多,这一点从出售丝巾、比赛节目到卫星电视转播,以及发放给高薪球迷的证书和俱乐部股票等等行为中都可以看出端倪。
如果球迷为俱乐部付出了所有,那么他们当然可以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俱乐部的管理模式中去,更何况,这种做法的本身就益处多多。
5.重新把俱乐部建设成“社区俱乐部”
首先请问,你知道什么是社区吗?一般来讲,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总离不开一定的地域条件。人们会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为“社区”。
就如同这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一样,俱乐部也不可能同所处环境毫无关系地发展,如此,怎样把俱乐部融入当地社区就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又如何让俱乐部变成社区俱乐部呢?说起来,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俱乐部在做出任何一项举措的同时,都考虑到周围社区民众的感受,并把同社区的交流提升的工作日程中,那么建立社区俱乐部并非多么遥不可及。稍加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双赢的生存模式。一方面,俱乐部可以用为社区造福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取得广泛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社区本身也完全可以借助支持俱乐部的发展来进行自我完善。
当然,俱乐部同社区之间的一个重要交流方式就是,由俱乐部慷慨地向社区敞开大门。为了那些拥有足球梦想的孩子,尽最大可能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经营的基础上,向社区开放。鼓励所有的社区民众参与足球运动,热爱足球运动,除了开放球场,把俱乐部里那些多余的足球设施也拿出来,体现一种真正的社区精神。
谁都可以想像这种社区俱乐部会为球队带来很多益处,比如,可以将其看成一种长远的市场投资,可以看作是后备球迷力量的培养。当然,在这种交流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的,那就是俱乐部在同社区接触时表现出的保守态度。
如果说足球是一项寻找灵魂的运动,那么这种寻找必须在相互的交流中才能实现。那些享有巨大声望和雄厚财力的球队,不应该仅仅在经济上出类拔萃, 同样应该在更人性化的社区交流上做得更好。
6.让球员和社区紧密联系
实际上,一个球队付出努力要将俱乐部社区化,其实最根本的举措就是让自己的球员走入社区。
据称,职业球员联盟正在考虑做出这样一项举措,就是是否有必要将球员一周抽出三个小时时间同社区孩子交流的方式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很显然,球迷通常是优先崇拜自己社区内的球星的,但崇拜归崇拜,如果你真的让他们去同偶像亲密接触一下,他们很可能在行动前有诸多顾虑,毕竟人家是百万富翁,而你只不过是图有一腔热血的普通球迷;另外,很多球迷对于只能是在球队开往场地的大巴车上看到偶像而感到不满。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差距极大地伤害了球迷的自信心——他们希望自己的偶像能够真实再真实些,别说球迷已经付出了财力去支持偶像,即便没有金钱的因素,他们也希望自己朝思暮想的偶像能做出一些令他们为之感动的行为。
很显然,组织球员去和社区的孩子踢球是最受欢迎的互动活动,还有什么能比同偶像一同出现在绿茵场上更令那些满脑子足球梦想的孩子们骄傲呢?在这一点上,很多大牌球星的做法值得推崇,谢林汉姆就以同社区孩子关系融洽闻名。千万别小瞧同孩子们这十几、二十几分钟的交流,也许这就将对他一生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7.让足协成为一个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机构
很显然,俱乐部再独立,但它终究需要一个独立的行政体系来监督指导,足协就扮演这样一个角色。
只是目前,并不是所有联赛的所有球队都会向足协惟命是从。以英超为例,尽管英足总一直想树立自己作为英格兰足球“管家”的威信,但让其恼怒的是,有些球队自恃英超地位坚挺,总是对足总的裁决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曼联就曾以对费迪南德禁赛一事险些在全英范围内发起一场讨伐足总的风暴。而英格兰主教练埃里克森同前英足总女秘书曝出的绯闻更是极大毁坏了足总的声誉。
事实上,要想使自己真正强大起来,英足总必须从自身的诚信度下手,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此,有媒体给足总献计献策说,英格兰应该试着让足总杯火暴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可有可无。
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行政机关对其影响越来越大完全是一种趋势。很显然,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容忽视,它会以政府手段对想要达到的目的进行限制,所谓的限薪、交流等等就变得轻而易举了。一位观察家认为,足协有时候可能很令人讨厌,但实际上,它不可缺少。
老罗布森视点:
离开了纽卡斯尔的老帅摇身一变成了媒体专栏作家,对于足坛现状,其自有一套独特的观点。
工资差距,限薪条款……总之,在足球领域有太多事情需要治理整顿。但在我看来,这些事情都可以缓一缓,有一件事情的解决却迫在眉睫。为什么每周六下午的开赛时间要定在3点钟呢?这可不是什么黄道吉日时间,但是却会让所有的球迷平白无辜多支付许多费用,不可以合理一些吗?尽管有人可能会对这个开赛时间很满意,但大多数球迷却会因遥远的客场奔波而在下周一下午才能回到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