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蓝天 以春天之名再出发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去春来,又是绿意盎然、激情澎湃、意气风发时刻。
  65年前的4月17日,国家颁布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随后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成立,新中国航空工业迎着抗美援朝的烽火,沐浴着举国关注的春风,正式诞生。弹指之间,不管体制机制机构名称如何变迁,新中国航空工业波澜壮阔、搏击云天、壮丽辉煌的65年历史,始终春潮涌动,生机勃勃。
  65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50余万航空人日夜鏖战攻关,实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井喷式”迸发、绽放,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装备项目横空出世,灿烂星空。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与发达国家在役航空装备性能相当的航空器的成功研制,使航空武器装备实现了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从“望其项背”到“同台竞技”的历史性跨越,使我国跻身于能够研制先进的歼击机、歼击轰炸机、直升机、教练机、特种飞机等多种航空装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列。国人一定不会忘记,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全部由我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20余型近200架飞机豪迈飞越天安门广场,震撼世界,振奋人心。
  65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们把振兴我国民用航空产业作为使命所在,民用航空基本形成了由中型运输机、涡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及其系统配套构成的产品体系;大飞机研制已经进入收获期;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即将全面实施。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全力发展非航空民品和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航空工业规模发展的重要支撑,更好地“反哺”了航空主业发展;我们全力实施“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国际化开拓深度和广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球的境外生产、营销、服务体系;我们高举党建和集团文化大旗,“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从航空工业出发,唱响了全中国,锻造了一支对党忠诚、对事业担当的航空人队伍。
  65年里,我们的产品、技术、管理、改革等的发展进步,包括人才、品牌、文化储备的现状,不正造就了一个五彩斑斓、生机盎然的春天吗?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蓄势待发的……新中国航空工业眼前这一切,正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春之画卷,以65年积淀,融汇奔涌着大自然神奇的活力和无穷的生机!
  65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航空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他们不仅用自己的智慧书写问鼎蓝天的辉煌历史,用自己的勤奋开启了腾飞世界、与强者同行的光荣与梦想,更让航空工业始终迸发着奋进的激情,始终洋溢着盎然的春意。
  马克思曾说过:“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65年,航空工业代代坚守的崇高使命,激励航空人阔步向前的伟大理想,让我们处在了一个乳虎啸谷、百兽震慌的年代,一个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年代,一个春逢盛世、器载国威的时代。
  新常态、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举国举世分外关注,再出发的中国航空工业,春光灿烂正当时,机遇责任重千钧。
  65年后再出发,沐春风之惠。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军为本,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始终坚持军民融合,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始终坚持反腐倡廉。为此,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航空报国、强军富民,我们敬业诚信、创新超越。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保持开拓奋进的激情,留住直面挑战的智慧,真正笑看发展峰高处,选准道路辉煌出!
  65年后再出发,与春天同行。我们要认清当前航空工业正处在由跟随发展向自主创新全面切换的关键时期,认清国有企业正处于从计划模式向市场道路深度切换的攻坚阶段。要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航空为本、质量第一、人才引领、统筹协调、开放融合、绿色发展、利益共享,通过创新转型,力争到2020年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之际,实现集团公司“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要高效、准确融汇抢抓机遇、迎接考验、化解风险、战胜挑战的春之音符,奏响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强国的时代强音!
  65年后再出发,借春雷之力。我们必须明白,春耕夏耘秋收,新中国航空工业的65年,我们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还必须保持创业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的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的精神。也就是面对机遇和挑战,航空人必须保持一股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拼劲,保持一股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韧劲,保持一股近身肉搏、志在必夺的狠劲。如此,这股劲,才如春风,浩浩荡荡;这股劲,才似春雷,滚滚向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是大国担当,梦想振翼,航空人砥砺奋发时刻。
  在这个中华民族因梦想而更加精彩的时代,在这个中航工业因春意盎然而更加激情澎湃的时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借新常态春风,聚新常态目标,挥洒豪情、驭风奋进,化举国重视、全民给力的春风为滚滚春潮,变航空工业65年蓄积的优势为不竭胜势,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航空梦、强军梦、中国梦不懈奋斗!
  问鼎蓝天,以春天之名再出发,让我们众志成城,拥抱我国航空工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也是一个女性独立自强的时代。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建设与发展也从来不能缺少她们的身影——铿锵玫瑰。  你看,她们正快意谱写着“中国梦”的最美篇章,展示著“军工强国梦”大有可为的飒爽英姿!
期刊
“家贫国穷,只能怪当儿子的无能!”这是郭永怀最深刻的人生感言,是他海外归来献身“科学强国、科学兴国”的初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郭永怀,将自己的赤子情怀永远化作祖国上空的万里春晖。  他是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人类实现了超越声速的飞翔。他是中国核武器早期研制的三大支柱之一,为中国的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呕心沥血。他满怀报国热忱,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国参加了
期刊
春满征程红旗展,万绿丛中赏春妍。走红旗路,铸红旗魂,圆红旗梦。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几经风雨后,红旗依旧鲜艳,山河如此多娇。  齐鲁大地,人杰地灵,几千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齐鲁文化闪烁着耀眼光芒,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根植在这片文化沃土,在山东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山东红旗机电集团(原山东红旗机械厂)是一面不倒的旗帜。  它从诞生至今,以强军报
期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惊涛拍海岸,春潮起风帆。青春向天笑,壮志写诗篇。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矢志与航天事业结缘。伫足海天一线,以航天人的名义,创造前所未有的突出贡献。  烟台,古时“烽火台”。明朝洪武初年,为防备倭寇犯境,当地軍民在临海北山设立狼烟墩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作为报警信号,简称“烟台”。岁月更迭,沧桑巨变。烟台已经发展成为山东半岛东北部、环渤海经济圈重要城市和全国文明城
期刊
今当春和,草木茂荣。春天,是大美的融合,是色彩的融合。天哺育绿色,地滋养绿色,风吹拂绿色,雨溅起绿色,春天美景融入了绿色。绿色,使人想起春天,春天的绿,使人想起国防绿。春和景明,军民融合,强军筑梦,正牵动盎然春意。  阳春三月,济南章丘官庄工业园春意正浓。矗立在这里的山东聚源玄武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备受瞩目。公司秉承“以勤为本、以诚为先、以创为魂、以质为根”的经营理念,牢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
期刊
济南泉城,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小清河流贯全境,是一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都市,也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发挥泉城禀赋资源优势和专业科技优势,矢志追随科技强国梦想,逐步发展成为集非金属材料研究试制生产于一体的军民融合型研究所,实现了从世界先进国家陆军装备用非金属材料技术跟随者,到兵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材料及制品一体化发展
期刊
每一刀火药上的微雕,你把自己磨成手中的刀,俯刻匠心;  每一次火箭發动机的焊接,你以焊枪作针弧光为线,金手天焊;  每一次磨刀的1微米差别,就能缩小火箭儿公里的轨道误差,以柔克剛。  世界再嘈杂,航天匠人的心却是绝对宁静。  因为,你们心中秉持航天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你们身上,闪烁着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
期刊
1955年11月,院长陈赓陪同钱学森参观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谈到中国的火箭导弹时,钱学森说:“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  1956年5月26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宣布发展中国导弹武器的决定,要集中仅有的技术力量用于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制造。10月8日,国防部五院成立。  1956年11月,国防部五院按照专业分工建立了10个研究室,这10个室就是开启中国航天事业征程的起点。  秋
期刊
1960年11月5日凌晨,酒泉发射场,夜空如洗,明月高挂,繁星满天。“天气真好!”一夜未眠的徐兰如心情愈发激动,由他亲手签发“准生证”(出厂合格证)的我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导弹首飞前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  9点02分,一声轰鸣刺破戈壁的宁静。“1059”喷着火焰从发射台缓缓升起,越飞越快,消失在天际中。  约8分钟后,成功命中目标的消息传来,发射场的人们欢呼雀跃。聂荣臻元帅在庆功宴
期刊
“2025年前后迈入航天强国”  用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举动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六十华诞,并不是刻意为之,这只是中国航天事业按既定战略发展的巧合。  但每一次的大动作,从2015年12月17日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升空,到2016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的设立,6月25日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的首秀,还有8月15日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以及9月15日发射的“天宫二号”,都引发了国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