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已是必然的趋势。而信息技术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辨别和预防能力,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运用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在近几年经过新课程的改革,课程不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基础来精选必备的内容。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已经越来越普遍。研究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从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必要。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信息技术学科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信息技术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独创性的学科,它有着很大的范围、空间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众所周知,信息技术集声音、影视、动画、图片、文字于一体,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能运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虚拟的情境,让学生能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信息技术学科中如何体现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辨别和预防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信息时代的来临,使数字化信息革命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网络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也由于网络信息量的巨大以及它的方便、快速、灵活、操作简单等多种特点,让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许多的隐患。高中生还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不成熟,辨别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意志力也都不强,很容易陷入网络的形形色色的世界中。这时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学生认识、分辨各种信息,提高辨别和预防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实也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很多都是被动的倾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长久下去,学生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主动探索的意识越来越弱,不仅影响学习,也让生活的其他方面受到影响。假使遇到困难挫折,由于自己找不到较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容易失去信心。而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广泛性以及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为提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运用计算机,然后针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寻找相关的资源来解决。如此,学生对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能主动探索,随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解决问题,自信心也会得到增强。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会处理检索和提取信息的方法,也促使他们改善学习方法,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改教学的重要目标。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理解:对待学习或人际交往中的困难挫折,不能灰心丧气而要坚强面对,用自己的行动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能创造出一种和谐与温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身心愉悦。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也不断深入,这使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同样对培养人才的教师也提出新的挑战。于是紧张的节奏、繁重的工作量和生活、升学压力以及家长、社会和领导对教师的高期待,已经导致很多教师的负担越来越重,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信息技术教师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地发展。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相对来说,信息技术教师授课时间较少,平时跟学生接触的时间也不多。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对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在课堂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中的声音、图片、动画等生动具体的形象愉悦学生身心的同时,也让学生记忆深刻。另外,教师在课堂中要突出学生参与活动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科的知识分析信息技术,以培养学生融会贯通解决问题的习惯。
  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都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依据,教师要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其中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感染,真正实现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中学)
其他文献
济钢中厚板厂现有离心式鼓风机10台,分别用于加热炉送风,轧机主电机冷却,地下室通风,冷床钢板冷却.它们对生产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教育工作者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以精彩的课堂“引入”,激发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
王蕴章《燃脂余韵》是笔记体诗话,收录的是清朝闺阁诗事。是书对重要的女性诗人、词人以及才女群体之作、对两性互动之作、对奇才与特色之作进行采录,并对其他文献进行补充和
本刊讯:2007年5月12日至15日,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隆重召开,200多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第三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理事长李兴植同志所作的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副理事长张润兴同志所作的关于《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章程》修改说明,审议通过了《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章程》、《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第三
在大学生创业热潮理性反思及师范院校创业教育边缘化的背景下,师范院校应建构师范生双向分流的创业教育模式。一方面以多元导师制、大中小联动机制及参与教育公益组织的教育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一节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应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获取体验呢?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讨论了铁磁流体的密封机理及ANSYS软件的特点,并给出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磁场的方法,结合该软件解算了矩齿型密封装置的磁场分布,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探讨了铁磁流体密
本文根据双雷诺边界条件计算了滑动轴承在各种偏心率下的轴承性能,同目前普遍使用的压力边界条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各种边界条件对轴承性能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大扰动
本文依据弹流润滑理论,对胜利油田三次采油注聚合物用恒流量三缸往复泵凸轮副润滑状态进行了分析.凸轮副的卷吸速度是凸轮面绝对速度与接触点相对移动速度的组合.在纯滚动时
借助湘桂黔边区民族县域自然人文环境、传统文化资源与民俗风情旅游、特色民族体育品牌与文化产业、逐渐改善的便捷化交通网络以及政策扶持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等为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