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育成就教师精彩人生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ck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兴趣教育”研究,是学校激发教师“发展自觉”、享受专业成长、成就职业幸福的一个重要举措。学校多年来始终坚守着“基于兴趣,发展兴趣,为学生自主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把持着国际视野、草根气息、常态研究的观点,用研究的精神和品质指导校本培训,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地将兴趣教育研究与课改精神相碰撞,让教师的“感悟”与“对话”共舞;不断地将兴趣教育研究与素质教育相融合,让教师的“激情”与“理想”齐飞。
  兴趣扎根:常态研究,插柳成荫
  多年的兴趣研究与实践,让“兴趣”的理念深深地扎根于学校每一位教师心底;在教学中,不断制造兴趣的支撑点,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发展学生的“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在课堂上,要求教师用研究的态度去思考当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用研究的能力去剖析教材,研磨学生,琢磨教法,逐步形成了“基于教学真问题研究——提升为兴趣教育子课题——兴趣教育文化建设”,融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为一体的三级研究网络,提炼出一套“四要素三拓展”的兴趣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生趣是支撑点,导学是基本点,悟法是关键点,巧评是生长点。三拓展为每节课的设计依据学科内容的“纵横拓展”(本学科深入和与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依据学生学情的“立体拓展”(分层要求、分层练习、分层达标、人人收获);依据学生个性的“家校拓展”(兴趣爱好和个性作业的延伸),实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这套模式是教师认同的主体框架和基本思想,要求教师依据学科特点、真实学情和自身智慧,去活用模式,再创模式,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而充分享受再创造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
  创建高效:以趣导学,激活生命
  课堂文化决定着学生的生命质量,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了教育的高度。兴趣教学课堂模式,遵循“趣、巧、实、活”的原则,要求每一位教师坚持激发兴趣,发展主体的教学观,带着课堂教学的真问题去学习、思考、实践,从自我做起,在教学观念上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和兴趣培养,在教学方式上重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融“知识——兴趣——发展”为一体,以激活学生的生命。
  观念更新,深度备课 课前抓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以兴趣为动力,以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为目标,更新观念,把握模式的灵魂。引领教师做到三个转变(引导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学答向学问转变、问知识向问方法转变);指导教者处理好四个关系(兴趣教学与教师个性、兴趣教学与学科特点、兴趣教学与年段特征、兴趣教学与教学艺术);深度备课要求挖掘教材本身的知识点和兴趣点,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推行个体初步设计——同伴研讨成形——风格深度修改三步走的学案设计。
  教学实践,案例剖析 课中抓四个教学环节的把握:设疑激趣,以趣生情;以趣激思,以思引探;以探激趣,探中学法;以知促趣,知趣交融。
  为真正实现“高效”,让学生“节节清,堂堂清”,老师们设计了“三拓展”的学习单。如:语文学科“夯实基础,我独立”“表演交际,我自主”“读写积累,我能行”“拓展延伸,我快乐”的系列学习单;数学学科的“圆形拼组”学习单;综合实践学科的“校园树木大盘点”学习单等。老师们根据“趣(形式多样)、巧(发散思维)、实(分层训练)、活(举一反三)”的原则,注重把握个性,重视个性。将他们的知识输入“温度”和“鲜度”,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思维的冲突、情感的共鸣。
  管理给力:师本研修,全员参与
  在当今时代,如何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是学校行政价值领导力的重点。因此,学校认为最有效的路径就是创建一种研究文化,让学习和研究形成一种习惯,成为发掘教师潜能,提升教师内涵的助力器和自觉发展的志趣。
  为此,学校建立了三个制度:自主发展的权利和义务的保障、自主发展的能力与过程的推进、自主发展的状态与预期的激励。创建了三个模式:教学“问题研究制”和理论研修化——教学问题化——课题化——反思完善化;“链接式”案例研究制;研修活动交流制式。展现了三个层次:学校以一、三两个年级为重点实验年级,着重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学科深入实践,利用各科备课组的固定研究日,开展同学、同备、同课、同研、同评活动,坚持“常规做到极致就是卓越”的理念,明确比教学不是一堂评比课,而是比备课、比上课、比说课、比观课、比评课、比反思。通过各方面的专业成长,从而形成“教改新星——学科骨干——首席、名师——学代、专家”这种教师队伍发展的“金字塔”模式。
  专业成长:个性发展,特色鲜明
  在“兴趣”理念的指引下,年轻老师迅速成长,有经验老师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化,既让老师素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愈发“枝繁叶茂”,又催生了学校各具特色的个性课堂,让教师、学生在生本课堂、灵动课堂、创意课堂等众彩纷纭的兴趣课堂中享受着工作和学习的快乐。
  总之,二十多年“兴趣教育”可以让学生因兴趣课堂而快乐飞翔,教师因兴趣教育而不断丰润。未来,希望学校的兴趣教育绽放得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梧桐湖学校)
其他文献
编者:周成平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该书从五个方面阐述和表明了教育者的认识和理想,按照从知情、知变到知行这样的逻辑路线来思考问题,以探寻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这一关键问题。需要打造学生喜欢上课的课堂而不是期待下课的课堂。小小的课堂,非同寻常的天地,承载着今天的重任和未来的希望,承载着中国的教育梦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
癌与岩通,《合类医学入门·积聚门》云:“有积聚成块不移动曰岩,言坚硬贞固也”。其特点坚硬如石,多因火毒壅炽,痰瘀气结所致,是国际医道急需攻破的一大难关。临床研究表明,经中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逐步走进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以其强大的互动性、丰富的表现力、便捷的操作,在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等方面让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高效;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教育装备已经走进课堂,它将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的功能融合,优化了教学过程,加强了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功能完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它具有多元化、灵活敏捷的特点。看图说话、写话是反映学生思想的园地,是反映学生思维是否灵活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看图说话、写话中融入发散性思维训练,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会事半功倍地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增强思维的灵
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把抽象的数字和数学概念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枯燥的数字、抽象的概念用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轻松地学数学,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思考探索的课题。多媒体技术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在于指导和关注学困生的机会和时间上显得更为充裕,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学习内容的消化、正确掌握知识的同时,启迪他们爱学习、会学习,引导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习惯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指导学困生的学习呢?  课堂提问法和主动提问法  学困生一般对教师提出的课堂提问,缺乏胆量和足够的勇气面对。因此,教师应该做到: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由学困生回答,稍有难度的则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