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管理已经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日益得到重视。财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活动的各个方面管理,只有不断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才能正常运行。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作出了一番探讨。
【关键词】:医院,财务,内部控制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理论概述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以及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是针对医院进行的财务内部控制,即指医院在执行预算时,要在信息理论和控制理论指导下,在动态联系中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的反馈、输入、加工、分析和输出,不断控制和调整偏离预算的总体目标,使医院执行预算达到最佳状态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任务就是通过调节、沟通和合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把可以做的事做好,把不可以做的事扼杀在摇篮中,使个别分散的经济行动整合统一起来,追求医院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财务目标。为加强医疗机构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2006年,卫生部制定出台《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为医院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强化会计监督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大多数医院的院长来自学科带头人或医疗骨干,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医院领导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决定了整个医院的态度和行为,控制环境决定了一个单位的基调,它直接影响整个医院职工的控制意识。
(二)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医院经营者,而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经营者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其各项经营管理行为尤其是重大行为大多是在他们的授权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多数流于形式。
(三)会计、审计等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需要人来实现、设计人员的水平及执行人员的素质高低都会影响实施效果。近年来不少拥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加入医院会计、审计的行列,医院会计、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工作繁忙,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行。
(四)物资采购的不合理
由于医院财务网络管理不完善,医院只对于个别特需物资按程序采购。但对于大宗、经常使用的物资,如:药品、卫材、其他材料与低耗,库存管理还停留在人为操作比较原始的阶段,只凭保管人员的经验,而不是采用最优经济批量等方法控制采购数量,容易造成一次大量采购长期占用资金,导致最后失效,造成极大浪费。除药品和一定金额以上设备由政府招标采购外,几乎没有展开采购询价工作,长期由一定供应商提供,不利于选择成本最低的供应商。对于重要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有的没有使用人员和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造成物资实用性不强,甚至浪费。
(五)预算编制没有实际指导意义
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编制的预算只是粗略的,缺乏对管理机制、医疗竞争状况和医疗服务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对医院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与其他重大决议意义不明显,没有实际指导意义。而且预算编制太笼统,只涉及医院的收支,没有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和落实到各个科室和岗位。
三、加强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医院应建立货币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授权批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健全支出的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等管理制度,明确支出审批权限,严禁超范围审批和无审批支出。对于医院业务招待费、出租车费、食品等支出,由主管财务领导审批,对于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医院财务、收费、住院部门
的收入,做到日清日结,及时入账,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盘点。对于重要的有价证据和票据,重点检查其购买、使用、保管手续是否健全,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二)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
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对整个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监控所起到的积极效用是把内部控制做好的前提条件。除领导应思想重视、以身作则外,还应加强以下工作: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财务人员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
(三)应降低医疗成本
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首先要从价格上人手,降低各种物资的采购价格,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对于卫材、其他材料与低耗等不实行公开招标的,应由采购员提供不少于3家单位的报价,询价员核实后提出参考价,采购员方可采购;对于公开招标的药品、固定资产采购机关及其代理机构应本着高质、低价的原则向3家以上供应商发出询价,对各供应商一次性报价进行比较,避免暗箱操作,增强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加强监督力度,按月对库存药品、卫材、其他材料进行盘点。对于种类繁多的药品,实行金额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数量的盘点,防止药品管理中同价值药品相互交换,管理混乱不清情况的发生。
(四)强化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部门不仅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还应成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顾问,对于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和修订。注册会计师相对于独立医院的第三方,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能严格审计程度和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合理具
有客观、公正的评价,防止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
(五)实施预算编制的多样化
医院业务预算应以上一年度经营活动的实际状况为基础,运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如: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方法,将预算指标量化分解到各科室和各职能部门。所有业务活动严格按下达的预算指标执行。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应由预算执行单位提出书面报告,并经医院决策机构批准。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差异要及时分析,提出解决措施或建议。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制定一系列激励机制与惩罚措施,确保年度预算顺利完成。
结论
财务内部控制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一方面要以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公益性原则,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医院自身条件建立具有本院特色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有效提高医院的内部控制效率,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为社会提高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医院,财务,内部控制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理论概述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以及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是针对医院进行的财务内部控制,即指医院在执行预算时,要在信息理论和控制理论指导下,在动态联系中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的反馈、输入、加工、分析和输出,不断控制和调整偏离预算的总体目标,使医院执行预算达到最佳状态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任务就是通过调节、沟通和合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把可以做的事做好,把不可以做的事扼杀在摇篮中,使个别分散的经济行动整合统一起来,追求医院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财务目标。为加强医疗机构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2006年,卫生部制定出台《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为医院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强化会计监督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大多数医院的院长来自学科带头人或医疗骨干,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医院领导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决定了整个医院的态度和行为,控制环境决定了一个单位的基调,它直接影响整个医院职工的控制意识。
(二)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医院经营者,而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经营者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其各项经营管理行为尤其是重大行为大多是在他们的授权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多数流于形式。
(三)会计、审计等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需要人来实现、设计人员的水平及执行人员的素质高低都会影响实施效果。近年来不少拥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加入医院会计、审计的行列,医院会计、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工作繁忙,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行。
(四)物资采购的不合理
由于医院财务网络管理不完善,医院只对于个别特需物资按程序采购。但对于大宗、经常使用的物资,如:药品、卫材、其他材料与低耗,库存管理还停留在人为操作比较原始的阶段,只凭保管人员的经验,而不是采用最优经济批量等方法控制采购数量,容易造成一次大量采购长期占用资金,导致最后失效,造成极大浪费。除药品和一定金额以上设备由政府招标采购外,几乎没有展开采购询价工作,长期由一定供应商提供,不利于选择成本最低的供应商。对于重要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有的没有使用人员和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造成物资实用性不强,甚至浪费。
(五)预算编制没有实际指导意义
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编制的预算只是粗略的,缺乏对管理机制、医疗竞争状况和医疗服务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对医院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与其他重大决议意义不明显,没有实际指导意义。而且预算编制太笼统,只涉及医院的收支,没有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和落实到各个科室和岗位。
三、加强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医院应建立货币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授权批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健全支出的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等管理制度,明确支出审批权限,严禁超范围审批和无审批支出。对于医院业务招待费、出租车费、食品等支出,由主管财务领导审批,对于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医院财务、收费、住院部门
的收入,做到日清日结,及时入账,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盘点。对于重要的有价证据和票据,重点检查其购买、使用、保管手续是否健全,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二)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
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对整个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监控所起到的积极效用是把内部控制做好的前提条件。除领导应思想重视、以身作则外,还应加强以下工作: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财务人员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
(三)应降低医疗成本
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首先要从价格上人手,降低各种物资的采购价格,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对于卫材、其他材料与低耗等不实行公开招标的,应由采购员提供不少于3家单位的报价,询价员核实后提出参考价,采购员方可采购;对于公开招标的药品、固定资产采购机关及其代理机构应本着高质、低价的原则向3家以上供应商发出询价,对各供应商一次性报价进行比较,避免暗箱操作,增强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加强监督力度,按月对库存药品、卫材、其他材料进行盘点。对于种类繁多的药品,实行金额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数量的盘点,防止药品管理中同价值药品相互交换,管理混乱不清情况的发生。
(四)强化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部门不仅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还应成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顾问,对于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和修订。注册会计师相对于独立医院的第三方,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能严格审计程度和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合理具
有客观、公正的评价,防止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
(五)实施预算编制的多样化
医院业务预算应以上一年度经营活动的实际状况为基础,运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如: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方法,将预算指标量化分解到各科室和各职能部门。所有业务活动严格按下达的预算指标执行。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应由预算执行单位提出书面报告,并经医院决策机构批准。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差异要及时分析,提出解决措施或建议。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制定一系列激励机制与惩罚措施,确保年度预算顺利完成。
结论
财务内部控制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一方面要以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公益性原则,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医院自身条件建立具有本院特色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有效提高医院的内部控制效率,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为社会提高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