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上海公报》诞生前后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40年前,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在上海发表第一个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亦即著名的《上海公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基辛格博士等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打破了两国多年相互隔绝的坚冰,用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启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2月21—28日,这短暂的一周,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也改变了整个世界。其中,基于《上海公报》文本的会谈,一波三折、千回百转,这份史无前例的文件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画上了重要的一笔。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开始了一次他称之为“谋求和平的旅行”。
  11时30分,飞机平稳地停在候机楼前。机舱门打开了,穿着大衣的尼克松总统与夫人帕特两人走出舱门。周恩来总理站在舷梯前,在寒风中没有戴帽子。
  当尼克松走到舷梯快一半的地方时,周恩来带头开始鼓掌。尼克松略停一下,也按中国的习惯鼓掌相还。待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尼克松已经微笑着伸出他的手,周恩来也迎上前去,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足足有一分多钟。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此时,他感到,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乔基谈判”
  尼克松访华时最重要的会谈,是与毛泽东的一小时零五分钟的最高级会晤。但毛泽东对尼克松说,“我跟你只谈哲学,其他具体问题要与周恩来谈。”
  具体的会谈分三个层次进行:尼克松和周恩来之间的会谈是一个层次,这是两国首脑人物的总会谈;姬鹏飞外长与罗杰斯国务卿的会谈是第二个层次,具体商讨促进双边贸易和人员往来;第三个层次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与中国副外长乔冠华就起草《上海公报》的会谈,也是最为艰难的会谈。
  中国政府为尼克松一行做了精心安排,尼克松总统和夫人尽兴地到北京各处参观,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基辛格和乔冠华则留在钓鱼台的宾馆里,对公报的内容进行逐段修改,逐字斟酌。
  2月22日,会谈的第一天。两人逐行审查公報草案,肯定已经达成协议的部分。然后,双方各自阐述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2月23日,主要由基辛格介绍美国准备在莫斯科最高级会谈中达成的协议,并提出了美国的新方案。
  2月24日,开始了关于台湾问题的实质性谈判。
  台湾问题是会谈中最棘手的问题,双方的分歧很大。中国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前途是中国的内政。美国则说只在声明中同意对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的观点不提出异议。分歧之二,中国要美国声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美国的“希望”,而美国却坚持这是美国的“关心”,而且坚持要用“重申”的字眼,表示这是一项具有连续性的义务。分歧之三,中国方面要求美国无条件答应从台湾撤走全部美军。而美国只肯把撤军说成是一个目标,并坚持要把撤军和解决台湾问题和整个亚洲紧张局势联系起来。
  针对台湾问题上的三个分歧点,乔冠华和基辛格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到相持不下时,双方就会把扯紧的弦放松,开一两句玩笑来冲淡紧张的气氛。
  为了打破僵局,尼克松、周恩来也进来参加了半小时谈判。尼克松坦率地在会谈中对周恩来摆出了自己的难处。他说:“如果公报在台湾问题上措辞过于强硬,势必会在美国国内造成困难。我将受到国内各种各样亲台湾、反尼克松、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院外集团和既得利益集团交叉火力的拼命攻击……到时候,我不论是否由于这个具体问题而落选,我的继任者很可能无法继续发展华盛顿和北京的关系。”
  周恩来立即请示毛泽东,得到了批准。尼克松也同意接受中方经过修正的论点。在当晚尼克松的答谢宴会结束后,基乔于晚上10时30分再次会晤,谈判十分顺利。至深夜两点,预定在上海签署的公报文本终于落实了。
  
  横生枝节
  公报大功告成,尼克松的心情特别愉快。2月26日,尼克松的专机飞抵杭州笕桥机场,下榻在毛泽东来杭州常住的刘庄宾馆里。
  但是,在飞机上,当美国国务院的专家们拿到公报文本后,他们对内容表示不满。到达杭州的当晚,国务卿罗杰斯就交给总统一份材料。材料中列举了国务院专家们对公报的一大堆意见,要求进行修改,重要修改处,竟有15处之多。看完这份材料,尼克松气得脸都青了。
  晚宴开始前,他把基辛格找来商量。基辛格看了材料,一脸阴郁地说:“公报文本是我和乔在北京花了20多个小时弄出来的,现在要改的地方那么多,几乎等于推翻重来。”
  “我批准了,毛泽东也批准了。现在我们又单方面提出修改,我这个美国总统还有没有脸?”尼克松也十分气愤。
  “总统,你也知道,全世界都等着看明天在上海发表公报。” 基辛格说。
  脸色铁青的尼克松思忖良久,对基辛格说:“亨利,宴会后,你再找乔谈一谈。”
  晚上10时20分,基乔两人再次会晤。基辛格说:“乔先生,在正常情况下,总统一拍板,公报就算妥了。但是这一次,如果我们仅仅宣布了一些正式主张,还未能达到我们的全部目的。乔,我们需要动员公众舆论来支持我们的方针……”
  乔冠华挖苦地笑道:“博士,这个公众舆论成了你们的法宝,动不动就搬出来用。”
  基辛格委婉地说:“如果乔先生能够进行合作,从而使我们的国务院觉得自己也做了贡献,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你拐了一个大弯子,是想说贵国国务院对已经通过的公报文本有意见,要修改,是吗?”
  “是的,是这个意思。”
  乔冠华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双方已经走得够远了,而且中国为了照顾美国的愿望已经做出了很多让步。听说尼克松总统接受了公报,昨晚,我们政治局已经批准了公报。现在离预定发表公报的时间不到 24 小时了,怎么来得及重新讨论呢?”
  基辛格将尼克松的为难境地简述了一番,诚恳地说:“希望你们能认真考虑。”
  
  毛泽东表态:台湾问题不容谈判
  乔冠华暂停了会谈,去找周恩来总理请示。周恩来要乔冠华谈谈自己的看法,乔冠华气呼呼地说:“他们内部不统一,又要我们作让步,我们已经作了很多让步了呀。他们美国人自己的矛盾,让他们自己消化吧!”
  周恩来说:“冠华,公报的意义不仅仅在它的文字,还在它背后无可估量的含意。你想一想,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了。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但公报将使我们国家、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你和我在今天都无法估量的。”
  乔冠华恍然大悟:“总理,我明白。”
  周恩来又说:“我们也不能放弃应该坚持的原则。修改公报文本的事,要请示主席。”他当即拿起电话。毛泽东听了汇报,口气十分坚决地回答:“你可以告诉尼克松,除了台湾部分我们不能同意修改之外,其他部分可以商量。”主席停顿了片刻,又严厉地加上一句话:“任何要修改台湾部分的企图,都会影响明天发表公报的可能性。”
  于是,基辛格与乔冠华在刘庄宾馆又开了一次夜车。凌晨2时许,“最后”的公报文本终于完成了。在刘庄宾馆一个八角亭里,尼克松与周恩来草签了《上海公报》。
  1972年2月28日下午5时,上海锦江饭店,尼克松、周恩来率领的双方大队人马全部从杭州赶到。从全世界各地赶来的数百名记者将大厅挤得满满的,闪光灯一起闪亮。《上海公报》终于在这里宣布诞生了。
  《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中国外交秘闻》,团结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墨非“《中美联合公报》背后的故事”,《文史月刊》,2010年第3期。
其他文献
5月8日,中国和俄罗斯在莫斯科签订协议,合作开展“中俄苏霍伊商用飞机项目”,计划在陕西西咸新区建设俄罗斯商用飞机运维中心。此次项目的签订意味着俄罗斯商用飞机首次进入中国航空市场。  据悉,“中俄苏霍伊商用飞机项目”是由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苏霍伊商用飞机公司、俄中投资基金和新世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等共同实施。项目运营亚太区域总部将落户位于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中俄
双江县拥有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植被最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和滇濮茶人千年的制茶工艺与茶文化积淀。古茶群落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活的古茶基因库。    提到云南双江,人们通常知道它是“勐库大叶种茶的故乡”。如今,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称——“中国古茶文化之乡”,有着世界上最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双江县更加声名远播。    情系双江  4月17日,“送温暖·献爱心·双江情”大型公益活动
一场车祸,竟然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美国当地时间2009年1月30日下午4时06分(北京时间31日上午7时06分),上海东湖国际旅行社组织的20人赴美旅游团,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旅游时发生车祸,造成7死10伤。  这是自2008年6月,美国正式向中国公民开放旅游以来中国旅游团队在美遭遇的最为严重的伤亡事件。  因为事发地在资讯发达的美国,这场车祸很快被报道出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第一
这不是一本教你“像我这样做,你就会变富有”的书,而是告诫你“不要像我这样做,你才会变富有”的书。  柯克·克科里安、大卫·邦德曼、奥布里·麦克伦登、比尔·阿克曼……他们敏锐的投资嗅觉为其赢得了巨额财富,他们的投资行为则是众多投资者的风向标。而这些作为华尔街传奇缔造者的顶级投资者为什么会失足跌进投资陷阱中,犯下价值亿万美元的错误?  在投资的竞技场上,并没有所谓的常胜将军,投资失败的故事比比皆是。与
约翰·布罗克曼 编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3月版  这本书将带你认识这些“最伟大的头脑”,看他们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开启你的脑力激荡。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科学明星”,包括顶级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超级畅销书作家威廉·庞德斯通等。互联网大崩溃之后,我们要怎样生活?增强现实技术会让我们变得更冷漠吗?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更多的机器人?技术奇点会很快降临吗?癌症是否与基因有
中国的近代史,是被西方列强入侵、瓜分,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牛封建社会, 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革命斗争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无数仁人志士在斗争中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利、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
玉兔献瑞辞旧岁,龙腾华岳迎新春。2012年新春伊始,西岳华山传出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2011年,景区全年实现购票登山人数191万人次,门票收入2.06亿元,同比分别增加42%和113%,华山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同时,华山景区管委会主任霍文军也荣获第七届陕西省最具影响力十大诚信人物大奖。   仅仅两年时间,华山的发展就像坐上了快速疾驰的列车,顶住了市场的竞争,持续增长,连年跨越
《如何聊电影》  這个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工作之一,“影评人”肯定是一个。仿佛他们成天不动,坐在那里看看电影,随便发些评论,就有人给他们汇钱。  这个世界上最令人讨厌的工作之一,“影评人”肯定也算一个。他们高谈阔论,却未必真诚,总想把观众们骗进电影院。  在中国,职业的影评人不多,百人左右,但是一大群普通人同样对艺术抱有兴趣,对影片评论抱有热衷,他们在网络上留下痕迹。依朱光潜所说,如果仅凭文艺的嗜好
“中国观察家”已经不再是少数专家专享的称号。  今年3月初,3000多名中外记者蜂拥而至,采访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两会。对于国外媒体,这是深入理解中国政治的绝好机会。我在1989至1991年,曾三次在宽敞的人民大会堂对全国人大代表进行过采访,回想当年政府应对媒体的方式恍如隔世。尽管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外国人仍然难以完全理解,但可以看出,“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已经深深植入中国政府的报道
今年是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周年,面对当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他们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指导思想。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是决定“二次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臧正金。  中国报道:自1992年9月成立以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走过了20年,这20年来开发区取得了哪些成就?  臧正金:在这20年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走过了从市级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再升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