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系遭不明磁场“挤压”
从太阳系边缘获得的新的观测资料证实了科学家多年来一直怀疑的事情:太阳系受到了挤压。
太阳系的边缘大体上是太阳风与银河系内其他星球之间的稀薄气体相遇的地方。所谓的太阳风实际上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一层稀薄的气体,以每小时160万—320万千米的速度从太阳吹向各个方向,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气泡,被称为太阳光圈,它的范围远远超越了冥王星的轨道。
太阳光圈和星际空间之间的边界是被称为终极震波区的激震波面。2004年12月,“旅行者1号”探测器跨越了这一边界,发现这个震波区存在凹陷的地方。2007年8月30日,“旅行者2号”跨越了震波区边界,与“旅行者1号”穿越的地方相隔大约160亿千米。
这次穿越证实,震波区受到了挤压,与“旅行者1号”跨越时相比,震波区在星际磁场的作用下,距离太阳的距离近了大约10亿千米。科学家埃德·斯通说:“外面有什么东西在挤压太阳光圈的南半球。”
人类在加速进化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说,过去4万年来,人类的进化速度在加快,而最近5000年来更是飞速进化。
犹他大学人类学家亨利·哈彭丁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1800个基因呈加速进化状态,这一数目约占整个人类基因组的7%。
研究小组猜测,加速进化的基因产生的变异大多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造成的。当人口激增时,人体基因组的基因变异数量也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下,那些有益于生存的变异基因被选择的几率增大,得以传遍整个群体。
目前,研究人员尚未确定哪些基因在加速进化。但他们初步分析认为,快速进化的基因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农耕时代以后不断适应人类饮食结构变化以及抵御新的病毒性疾病的基因,比如有些基因变异使得人类对某些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
热带扩大危及数百万人生存
科学家在近期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环绕地球的热带正在向北和向南扩张。这有可能会对全球大范围地区产生可怕的影响,那里的气候可能会变得更加干燥,并将增加遭受风暴袭击的频率。
气候变化正在对热带产生显著影响,计算机模拟显示,造成热带的边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两极推进。科学家们发现,在过去25年中,在气候学上被划定为热带的地区已向两极推进了大约280千米。
科学家警告说,这将对生活在与热带毗邻的亚热带地区的数百万人产生可怕的影响,由于降雨模式和风向的改变,这些地区甚至可能会变得更加干燥。
科学家认为,最重要的是,这种扩大可能导致全球气候体系发生深刻变化。大规模的大气环流体系的极地运动,如喷气流和风暴路径,有可能导致降水模式的改变,从而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和水资源产生影响。
新型燃料电池利用矿山废水发电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可利用煤矿或金属矿的废水发电,既解决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又提供了新能源。
布鲁斯·洛根及其同事开发出了这种新型燃料电池。他们在研究报告向人们展示,利用近似于矿山酸性排水(AMD)的溶液,该装置可有效地将溶液中溶解的铁清除出去,同时具备类似于普通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电能力。
矿山酸性排水威胁到动植物和饮用水安全,主要原因是受污染水体酸性高且含有大量金属,尤其是铁。研究人员表示,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回收的铁可以作为油漆等制品的颜料。研究人员还指出,这种新型燃料电池的利用将提高发电效率。
老鼠骨骼酷似人类
耶路撒冷大学的巴布教授所率的研究小组推出了老鼠骨骼的微观X射线图,首次对老鼠进行了最细微的研究,连毫米大小的骨头也不放过。结果发现,老鼠的骨骼与人类极其相似。
巴布教授指出:“两种骨骼之间存在许多原则性的相似之处,当然,面部、足部、尾部的差异以及骨骼的大小不算在内。”他说,人类与老鼠的骨骼组织具有共同的病理学特征,人类与老鼠会罹患同样的疾病。
在遗传学家看来,人与老鼠的区别也很小。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老鼠的遗传密码有25亿碱基对,只比人(29亿)少一点。人类和老鼠各有约3万基因,其中80%是完全相似的。
目前,研究人员正利用老鼠与人类的相似性,来研究人类疾病的防治。
母象记忆超群靠嗅觉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象家庭的有些成员可能在旅途中走出其他成员的视野,但是作为象群家长的母象却总是能够记住它们所在的位置。
研究人员通过测试结果显示,母象能够同时记住至少17个、甚至多达30个家庭成员的行踪。在象群觅食时,母象能够牢记哪些成员在象群前面,哪些落在了后面,哪些是在单独活动。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教授理查德·伯恩说,大象的记忆力惊人,能够记住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每个家庭成员的行踪。他说:“对我们来说,在一个熙熙攘攘的购物中心与两三个孩子保持联系就很不容易了。要找到30个左右孩子的位置,可想而知那有多难。”
研究人员测试了非洲象记住家庭成员行踪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它们通过闻尿知道家人的下落。大象的视力很差,但是嗅觉灵敏,能够通过留在地面上的尿液痕迹确认彼此。有趣的是,它们对其他象群大象的尿液却置之不理。
从太阳系边缘获得的新的观测资料证实了科学家多年来一直怀疑的事情:太阳系受到了挤压。
太阳系的边缘大体上是太阳风与银河系内其他星球之间的稀薄气体相遇的地方。所谓的太阳风实际上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一层稀薄的气体,以每小时160万—320万千米的速度从太阳吹向各个方向,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气泡,被称为太阳光圈,它的范围远远超越了冥王星的轨道。
太阳光圈和星际空间之间的边界是被称为终极震波区的激震波面。2004年12月,“旅行者1号”探测器跨越了这一边界,发现这个震波区存在凹陷的地方。2007年8月30日,“旅行者2号”跨越了震波区边界,与“旅行者1号”穿越的地方相隔大约160亿千米。
这次穿越证实,震波区受到了挤压,与“旅行者1号”跨越时相比,震波区在星际磁场的作用下,距离太阳的距离近了大约10亿千米。科学家埃德·斯通说:“外面有什么东西在挤压太阳光圈的南半球。”
人类在加速进化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说,过去4万年来,人类的进化速度在加快,而最近5000年来更是飞速进化。
犹他大学人类学家亨利·哈彭丁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1800个基因呈加速进化状态,这一数目约占整个人类基因组的7%。
研究小组猜测,加速进化的基因产生的变异大多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造成的。当人口激增时,人体基因组的基因变异数量也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下,那些有益于生存的变异基因被选择的几率增大,得以传遍整个群体。
目前,研究人员尚未确定哪些基因在加速进化。但他们初步分析认为,快速进化的基因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农耕时代以后不断适应人类饮食结构变化以及抵御新的病毒性疾病的基因,比如有些基因变异使得人类对某些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
热带扩大危及数百万人生存
科学家在近期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环绕地球的热带正在向北和向南扩张。这有可能会对全球大范围地区产生可怕的影响,那里的气候可能会变得更加干燥,并将增加遭受风暴袭击的频率。
气候变化正在对热带产生显著影响,计算机模拟显示,造成热带的边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两极推进。科学家们发现,在过去25年中,在气候学上被划定为热带的地区已向两极推进了大约280千米。
科学家警告说,这将对生活在与热带毗邻的亚热带地区的数百万人产生可怕的影响,由于降雨模式和风向的改变,这些地区甚至可能会变得更加干燥。
科学家认为,最重要的是,这种扩大可能导致全球气候体系发生深刻变化。大规模的大气环流体系的极地运动,如喷气流和风暴路径,有可能导致降水模式的改变,从而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和水资源产生影响。
新型燃料电池利用矿山废水发电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可利用煤矿或金属矿的废水发电,既解决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又提供了新能源。
布鲁斯·洛根及其同事开发出了这种新型燃料电池。他们在研究报告向人们展示,利用近似于矿山酸性排水(AMD)的溶液,该装置可有效地将溶液中溶解的铁清除出去,同时具备类似于普通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电能力。
矿山酸性排水威胁到动植物和饮用水安全,主要原因是受污染水体酸性高且含有大量金属,尤其是铁。研究人员表示,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回收的铁可以作为油漆等制品的颜料。研究人员还指出,这种新型燃料电池的利用将提高发电效率。
老鼠骨骼酷似人类
耶路撒冷大学的巴布教授所率的研究小组推出了老鼠骨骼的微观X射线图,首次对老鼠进行了最细微的研究,连毫米大小的骨头也不放过。结果发现,老鼠的骨骼与人类极其相似。
巴布教授指出:“两种骨骼之间存在许多原则性的相似之处,当然,面部、足部、尾部的差异以及骨骼的大小不算在内。”他说,人类与老鼠的骨骼组织具有共同的病理学特征,人类与老鼠会罹患同样的疾病。
在遗传学家看来,人与老鼠的区别也很小。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老鼠的遗传密码有25亿碱基对,只比人(29亿)少一点。人类和老鼠各有约3万基因,其中80%是完全相似的。
目前,研究人员正利用老鼠与人类的相似性,来研究人类疾病的防治。
母象记忆超群靠嗅觉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象家庭的有些成员可能在旅途中走出其他成员的视野,但是作为象群家长的母象却总是能够记住它们所在的位置。
研究人员通过测试结果显示,母象能够同时记住至少17个、甚至多达30个家庭成员的行踪。在象群觅食时,母象能够牢记哪些成员在象群前面,哪些落在了后面,哪些是在单独活动。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教授理查德·伯恩说,大象的记忆力惊人,能够记住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每个家庭成员的行踪。他说:“对我们来说,在一个熙熙攘攘的购物中心与两三个孩子保持联系就很不容易了。要找到30个左右孩子的位置,可想而知那有多难。”
研究人员测试了非洲象记住家庭成员行踪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它们通过闻尿知道家人的下落。大象的视力很差,但是嗅觉灵敏,能够通过留在地面上的尿液痕迹确认彼此。有趣的是,它们对其他象群大象的尿液却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