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预后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中国女性人群中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1,CIN1)在不同随访时间点的进展逆转情况,以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关系。

方法

选取1999–2008年山西省襄垣县、阳城县、沁县和武乡县开展的子宫颈癌筛查项目中病理诊断为CIN1的妇女为随访对象。使用醋酸染色肉眼观察、液基细胞学和HR-HPV DNA检测方法进行随访检查,对任一检测结果异常者转诊做阴道镜和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中度及以上CIN(CIN2+)和重度及以上CIN(CIN3+)的累积发生率、逆转和持续的比例。根据基线和随访HR-HPV结果进行分层分析,评估HR-HPV感染在不同时间点的致病风险。

结果

分别有228、224、261和105例CIN1妇女参加了基线后第1、2、6年和第11年的随访。在以上随访时间点基线HR-HPV阳性者的CIN2+累积发生率依次是4.8%(6/126)、10.7%(16/150)、16.9%(29/172)和35%(19/55),进展的风险分别是基线HR-HPV阴性者的2.7倍(95%CI:0.3~22.0)、2.9倍(95%CI:0.7~12.1)、12.0倍(95%CI:1.7~86.2)和30.6倍(95%CI:1.9~493.5)。基线和随访时HR-HPV均阳性者在以上随访时间点的CIN2+累积发生率依次是11%(6/55)、14%(6/42)、17%(10/60)和50%(13/26),而基线和随访时HR-HPV均阴性者中则无新发CIN2+出现。

结论

HR-HPV感染会影响CIN1的进展,在人群子宫颈癌筛查时应根据HR-HPV感染状况对CIN1人群采取不同的随访间隔和策略。

其他文献
为探讨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间的关系,英国学者对文献做了Meta分析.研究的入选标准为:随访时间>3年的成年人前瞻性研究;基线时调查了睡眠时间;结局事件包括冠心病、卒中或心血管疾病.最后共纳入了15项研究(24个队列)的474 684名研究对象(随访时间6.9~25.0年).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了入选研究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CI),作者对效应结果进行了评估。
期刊
对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婴儿需要早发现和早治疗以挽救他们的生命.HIV耐药株的出现是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2].对HIV感染婴儿进行耐药基因型分析可以有效地开展抗病毒治疗,提升其生存质量.利用滤纸片干血斑样本能有效地对HIV-1感染婴儿做出早期诊断[3-4],且利用干血斑技术进行HIV亚型和耐药性基因分析可以避免重复采样,提高检测效率,对艾滋病患儿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目的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简称预警系统)中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模型分地区采用不同预警阈值对传染病暴发探测效果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改进预警系统中预警模型的预警阈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期间预警系统中移动百分位数法在中国内地31个省份对16种传染病发出的预警信号和响应处理结果,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相关个案数据,以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
目的了解我国育龄妇女剖宫产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2010年10月,在我国内地30个省份(除西藏自治区)40个县采用与规模成正比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对8 420名在1978–2010年间有孕产史的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育龄妇女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妊娠及分娩史,分析剖宫产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8 420名调查对象共分娩11 440例活产,其中有1 725例剖宫产。随时间推移,调查
期刊
目的分析2011–2013年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简称预警系统)在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运行情况,为有效改进与完善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1–2013年预警系统在中国内地31个省份对32种传染病产生的预警信号数量、响应情况和预警信号判断结果,分析比较3年预警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的变化。结果 2011–2013年预警系统共发出960 831条预警信号,信号响应率为98.87%(949 936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