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elH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因为班级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教育的水平和管理的高度,所以要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准必须以班级为阵地,打好这一场攻坚战役。本文具体阐述了如何加强班级建设的管理规范。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要提高管理水准,为高校培养真正的人才。我们要以班集体为单位,不断探讨改革管理体制的方法,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开拓道路。
  一、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级组织像一盘散沙。
  因为大学选课是自主选课,班级学生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不像高中时班级学生都在一起上课,同学间缺乏交流,导致班级学生发展成一个个小群体,不利于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以“90后”为代表的学生步入大学殿堂,他们个性鲜明,因为还没步入社会价值观不成熟,而且大多数都是独生子,所以做事会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集体意识比较单薄,本来学生间的交流就只限于班级开会,更加剧彼此之间的陌生,妨碍班级凝聚力的增强[1],最终导致整个班级不具凝聚力,如同一盘散沙。
  2.班级管理工作面临艰巨挑战。
  现如今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对于管理学生的辅导员来说发展却过于滞后,很多高校辅导员管理着几个甚至一个院的班级,往往较关心那些比较突出的学生,难免对其他的学生有所忽略,所以要细致地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是比较困难的。虽然一个班级会有相应的管理者,但是难免会有学生对自己选出的管理者不满,而且管理者受上级的约束,会产生拥护者,只关心支持自己的人,导致开展班级活动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要面对这些问题,想出合适的解决办法。
  3.班级制定的规范难以深入人心。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对学校规定的规范有的人表面上接受但是内心不服,一旦产生不满,就会做出叛逆行为,使班级管理更有难度,再加上班干部的放纵,导致班级制度成了摆设[2]。同时,大学生日常活动与高中相比,明显增多,导致部分学生为了完成一些课外任务,不按照班级规定上课等。大学班干部与普通同学都是同龄人,所以某些学生对班干部的管理不服,不将其放在心上,时常会出现反其道而行之的现象。
  二、加强班级管理的策略
  1.班干部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干部是辅导员选出的能代替自己管理班级的人选,所以学生管理者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不能徇私偏袒自己的支持者。这就要求把好干部的选人关,班干部的选拔要得人心,让学生清楚选举的过程,选出自己认为有强烈责任感的干部,因为是学生自己的选择,所以对自己选出的干部会听从建议,有利于班级的和谐。辅导员要大胆地让班干部制定符合班级的制度,因为他们是学生选出来的,所以对自己班上的学生比辅导员更了解。辅导员要从旁把好关,一些小问题就让班级内部解决,时常和干部们会面了解班级的近况,交流自己的经验,对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这才是有效率的管理方式。
  2.建立工作队伍,确保渠道畅通。
  因为辅导员的人数比较少,而需要管理的班级却比较多,所以应该成立一支专门的工作队伍,现在大多高校都成立了由各个专业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每个人负责不同的地方,既分工合作又相互联系,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学生解答疑惑,这样既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又能提高管理效率,减轻辅导员沉重的任务。另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工作小组了解学生最近发生的状况,遇到一些紧急的情况可以及时处理,不至于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这样的交流机制要长期保持下去,因为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3]。同时,这种策略能够有效地使学生感觉到有人管的压力,久而久之便自我养成习惯,最终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严格执行规章,完善执行规范。
  班级的管理不能仅依靠学生自己,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规范,有了规范的约束才能确保管理顺利进行下去。在定制管理规范之前,辅导员不能凭自己的理解制定规章制度,要深入学生中,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这样的规章才切合实际,才不会在后面的执行中发生矛盾。严格执行制定出來的规范制度,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本着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做好带头作用,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犯错的学生切不可徇私,及时地批评教育,这种奖惩结合的方式能很好地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让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这样对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有极大的好处。总之,辅导员制定制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法可依,在执行方面严格执行,不可有偏袒某个学生的现象发生,让学生认同制订的规章制度,自觉将个人与集体联系起来,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做好自我约束,实现自我管理[4]。
  三、结语
  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高校辅导员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改进管理方法,以培育人才为目的,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璇.高校留级生的教育管理问题研究[D].中山大学,2010.
  [2]侯文勇.探析博客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9):80-81.
  [3]彭哲娟.论新形势下的高校班级管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6):104-107.
  [4]孙景波,齐明思,齐明贞,等.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08,23(2):141-142.
其他文献
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教育的成败。《学记》有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可见在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师生沟通,如何建立理想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呢?  一、从“心”开始是师生有效沟通的基础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处于“统领”全班的位置,很容易把学生放在被管理者的地位。这样做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学生迫于教师的威严或压力,以后做事变得谨小慎微
电子实习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我校的教学科研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特点,在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同时,也要强调创新、强化改革,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形成有特色的实验技能培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指导。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对电子实习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作为一门实践课程,电子实习应该与时俱进,提高学生
闲时阅读《教育要懂心理学》,一段文字吸引了我:“哈洛把刚刚出生的婴猴从母猴所在的笼中取出,放到另一个装有两个人造代理母亲的笼子里。人造母亲用金属丝编成,一个纯金属丝的人造母亲胸前安有一个奶瓶;另一个的表面包裹着柔软的布,但没有奶瓶。按理说婴猴应该经常爬在安有奶瓶的金属丝妈妈身上,然而结果却相反,婴猴只是在肚子饿、吃奶的时候爬到金属丝妈妈身上,而其余大部分时间都爬在布妈妈身上。如果在布妈妈身上也安上
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而言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对于教师而言主要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那么结果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所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之际,教师怎样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下面我结合教学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好习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美国心理学家曾针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学生的年龄在不断增长,但学习习惯的得分却并不因此而增加,这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已养成。而且,学生年龄越小越易于习惯的培养,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从现在的情况看,一些学生缺乏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校需要老师看
开放式教学从狭义上理解就是开放式学校课堂教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打造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好45分钟,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进行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  一、创设开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审美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停下脚步反思过去才发现,自己离一个好班主任的标准还差得很远。教育需要爱,也需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黏合剂。  一、认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工作的琐碎和繁杂让很多优秀的教师对班主任这一特殊的岗位敬而远之,大多班主任都不愿劳心劳力,牺牲本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