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就工程结构施工当中的混凝土无缝技术,展开了相关的分析与探究工作,首先对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案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主要包括设计原理、技术措施以及混凝土养护等三方面的内容,继而对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当中的混凝土裂缝预防与处理,提出了合理选用外加剂、优化选取配合比、使用切实有效的施工方式等相关措施内容。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无缝技术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混凝土;无缝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287-01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的应用极为广泛,然而水泥在搅拌水化的过程当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造成内部温度的升高,并同其表面位置出现较大幅度的温度差,最终致使混凝土的内外两部分产生相应的压力与拉力,而这两方面的力量经过长时间的自然作用,最终便会出现裂缝情况,因而,对于建筑工程机构施工当中所应用的混凝土,采取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的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最终质量。据此下文将主要就混凝土误缝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裂缝的预防及处理提出了一些详细的施工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设计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案
(一)设计原理
依据相关的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规范标准,将补偿收缩混凝土确定为自应力<0.2~0.7MPa。为了对其实际的膨胀率进行详细的测量,可在实验环境下增添ZY试件的局限性膨胀率检测,经过实验表明通过增添ZY试件缺失能够使混凝土的膨胀性有一定的升高,而起增添量的多少将直接决定混凝土的膨胀性。因此可以将ZY试件作为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基础材料。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当中可优先浇筑外围混凝土,直到浇筑到加强结构处时增添ZY试件以提高混凝土的膨胀性。
(二)技术措施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过程当中,可于墙板混凝土当中进行一定的试验配比,通过实际的试验检测来明确出详细的配合比例,调节出适当的水灰配比。墙板与底板均为C30P12之时,则墙板的水量与水泥配比应当保持在0.40左右,而底板的配比比例应当保持在0.46左右。此时墙板的坍落度可实际控制在15~17cm。运用此种水灰配比方式其本质原因,要尽量降低水份的使用量,以达到是混凝土合理收缩的目的。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当中,在混凝土初次凝固之前再次进行振捣,能够有效的预防由于混凝土的收缩沉降而导致出现裂缝情况。
(三)混凝土养护
在建筑工程结构的施工过程当中,房屋的墙板、底板以及顶板当中均运用了增添ZY膨胀剂的混凝土。依据相关的建筑工程养修与维护制度,在对于混凝土表层实行抹平压实处理后,待其强度能够允许人体站立且不变形之时,即可给予其茅草覆盖,并浇水保湿,等到混凝土完全硬化3~4h之后,于底板、顶板均进行围挡处理并蓄水5cm左右实行养护,在墙板当中要持续的给予淋水保湿措施,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应当>2d,并且对于墙板四周的侧模拆除也应当>1d。
二、裂缝预防与处理的措施
(一)合理选用外加剂
应当依据相关实际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标准要求,在混凝土当中增添相应比例的外加剂,例如防水、减水、膨胀、缓凝等外加剂。通过此类外加剂的引入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凝土凝固后的实际性能,通常能够将混凝土的水分含量降低15%左右,促使水灰比例被有效的控制在0.54之下,将其初次凝固的时间调整到5h左右。
(二)优化选取配合比
采用品质等级较高的施工材料,严谨把控混凝土的砂石质量,促使水灰比例更加合理,同时在混凝土当中增添相应的外加剂,而达到减少水泥使用量,降低水化热,通过促使对混凝土上升温度的合理控制,来达到将其所承受的压力与拉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的目的。
(三)使用切实有效的施工方式
在混凝土泵送浇筑过程当中,可采用统一坡度,逐层浇筑,循序推进的方式进行施工浇筑,此种施工方式能够较为有效的同泵送方式相适应,能够有效的提升浇筑的效率,将混凝土的滤水处理时间进行合理优化,确保了混凝土在逐层浇筑的过程当中,其層级之间的浇筑时间不至于超出初次凝固的时间。
(四)严格把控混凝土入模温度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尽量确保,混凝土在入模时能够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此外在浇筑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尽力避免将混凝土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
(五)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增强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在施工过程当中要依据相关的施工方案及其相关的要求标准来开展相关的具体施工工作,对于施工过程当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内容要明确到具体的个人。并做好相关的定期检查与记录,对于可能出现的裂缝问题要能够及时的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避免出现大面积的质量问题。
三、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当中采用混凝土无缝技术,首先要设计出详细的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案,其中应当包含设计的原理、技术措施以及混凝土的养护等三方面的内容,而后需要对裂缝进行预防与处理,其所常用的措施主要有合理选用外加剂、优化选取配合比、使用切实有效的施工方式、严格把控混凝土入模温度、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等。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我国相关的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震,聂凤义,何有磊.聊城市民文化中心无缝施工技术[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12(04).
[2]汤丽娜,林伟洪.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11).
[3]马涛.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
[4]孙永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5(10).
[5]吴虹锦.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3).
[6]吴贤宗.某工程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2(10).
[7]李积云.地下室结构无缝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1(06).
[8]金治锋,冯建东,李士鹏,张金凤,魏薇.石家庄文化广场无缝施工技术[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10(02).
[9]李乃珍,王振华,金治锋,华力军,谢敬坦,雷亚光,张立新.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规范化[J].混凝土,2010(07).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混凝土;无缝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287-01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的应用极为广泛,然而水泥在搅拌水化的过程当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造成内部温度的升高,并同其表面位置出现较大幅度的温度差,最终致使混凝土的内外两部分产生相应的压力与拉力,而这两方面的力量经过长时间的自然作用,最终便会出现裂缝情况,因而,对于建筑工程机构施工当中所应用的混凝土,采取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的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最终质量。据此下文将主要就混凝土误缝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裂缝的预防及处理提出了一些详细的施工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设计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案
(一)设计原理
依据相关的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规范标准,将补偿收缩混凝土确定为自应力<0.2~0.7MPa。为了对其实际的膨胀率进行详细的测量,可在实验环境下增添ZY试件的局限性膨胀率检测,经过实验表明通过增添ZY试件缺失能够使混凝土的膨胀性有一定的升高,而起增添量的多少将直接决定混凝土的膨胀性。因此可以将ZY试件作为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基础材料。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当中可优先浇筑外围混凝土,直到浇筑到加强结构处时增添ZY试件以提高混凝土的膨胀性。
(二)技术措施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过程当中,可于墙板混凝土当中进行一定的试验配比,通过实际的试验检测来明确出详细的配合比例,调节出适当的水灰配比。墙板与底板均为C30P12之时,则墙板的水量与水泥配比应当保持在0.40左右,而底板的配比比例应当保持在0.46左右。此时墙板的坍落度可实际控制在15~17cm。运用此种水灰配比方式其本质原因,要尽量降低水份的使用量,以达到是混凝土合理收缩的目的。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当中,在混凝土初次凝固之前再次进行振捣,能够有效的预防由于混凝土的收缩沉降而导致出现裂缝情况。
(三)混凝土养护
在建筑工程结构的施工过程当中,房屋的墙板、底板以及顶板当中均运用了增添ZY膨胀剂的混凝土。依据相关的建筑工程养修与维护制度,在对于混凝土表层实行抹平压实处理后,待其强度能够允许人体站立且不变形之时,即可给予其茅草覆盖,并浇水保湿,等到混凝土完全硬化3~4h之后,于底板、顶板均进行围挡处理并蓄水5cm左右实行养护,在墙板当中要持续的给予淋水保湿措施,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应当>2d,并且对于墙板四周的侧模拆除也应当>1d。
二、裂缝预防与处理的措施
(一)合理选用外加剂
应当依据相关实际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标准要求,在混凝土当中增添相应比例的外加剂,例如防水、减水、膨胀、缓凝等外加剂。通过此类外加剂的引入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凝土凝固后的实际性能,通常能够将混凝土的水分含量降低15%左右,促使水灰比例被有效的控制在0.54之下,将其初次凝固的时间调整到5h左右。
(二)优化选取配合比
采用品质等级较高的施工材料,严谨把控混凝土的砂石质量,促使水灰比例更加合理,同时在混凝土当中增添相应的外加剂,而达到减少水泥使用量,降低水化热,通过促使对混凝土上升温度的合理控制,来达到将其所承受的压力与拉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的目的。
(三)使用切实有效的施工方式
在混凝土泵送浇筑过程当中,可采用统一坡度,逐层浇筑,循序推进的方式进行施工浇筑,此种施工方式能够较为有效的同泵送方式相适应,能够有效的提升浇筑的效率,将混凝土的滤水处理时间进行合理优化,确保了混凝土在逐层浇筑的过程当中,其層级之间的浇筑时间不至于超出初次凝固的时间。
(四)严格把控混凝土入模温度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尽量确保,混凝土在入模时能够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此外在浇筑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尽力避免将混凝土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
(五)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增强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在施工过程当中要依据相关的施工方案及其相关的要求标准来开展相关的具体施工工作,对于施工过程当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内容要明确到具体的个人。并做好相关的定期检查与记录,对于可能出现的裂缝问题要能够及时的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避免出现大面积的质量问题。
三、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当中采用混凝土无缝技术,首先要设计出详细的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案,其中应当包含设计的原理、技术措施以及混凝土的养护等三方面的内容,而后需要对裂缝进行预防与处理,其所常用的措施主要有合理选用外加剂、优化选取配合比、使用切实有效的施工方式、严格把控混凝土入模温度、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等。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我国相关的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震,聂凤义,何有磊.聊城市民文化中心无缝施工技术[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12(04).
[2]汤丽娜,林伟洪.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11).
[3]马涛.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
[4]孙永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5(10).
[5]吴虹锦.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3).
[6]吴贤宗.某工程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2(10).
[7]李积云.地下室结构无缝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1(06).
[8]金治锋,冯建东,李士鹏,张金凤,魏薇.石家庄文化广场无缝施工技术[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10(02).
[9]李乃珍,王振华,金治锋,华力军,谢敬坦,雷亚光,张立新.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规范化[J].混凝土,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