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始,“和谐”一词才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和脑海。人们这时候才发现,在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宝库中还有这样的财富,让我们在面对现代的发展之困与文明之疾的时候又多了一件法宝。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地化解,这是摆在我们国家面前的难题,比如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今年两会上的一个重要话题。社会的“和谐”不只是对核心要素的强调,对边缘问题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孟子曾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抓住两头推动中间,就会构筑国家层面的“和谐”。
今年初,美国旅行杂志《国际生活》公布了2006年度“全球生活质量指数”,法国在综合评比中连续第二年高居榜首,而中国在195个国家中位居中游,排名116。生活质量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个测评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还没有达到高标准,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过程中还没有达到高度的“和谐”;而生活质量的提高首先来自于生命质量的改善,改善生命质量重在平衡人的身心内外的关系,使之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如今生活好了,却有更多的疾病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病由心生”,如果一个人难以做到“本我”、“自我”的统一和谐,生命的质量必将受损。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足以个体的“和谐”为基础的,“和谐”不是一部分人的责任,也不是一部分人要面对的问题,让我们首先从自我开始,重视和谐,追求生命与生活的和谐!
今年初,美国旅行杂志《国际生活》公布了2006年度“全球生活质量指数”,法国在综合评比中连续第二年高居榜首,而中国在195个国家中位居中游,排名116。生活质量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个测评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还没有达到高标准,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过程中还没有达到高度的“和谐”;而生活质量的提高首先来自于生命质量的改善,改善生命质量重在平衡人的身心内外的关系,使之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如今生活好了,却有更多的疾病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病由心生”,如果一个人难以做到“本我”、“自我”的统一和谐,生命的质量必将受损。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足以个体的“和谐”为基础的,“和谐”不是一部分人的责任,也不是一部分人要面对的问题,让我们首先从自我开始,重视和谐,追求生命与生活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