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与新教学推进的现实需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投入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出发,介绍了学生学习性投入体系,阐述了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成果,阐明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的实践意义和引进我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语学习投入
一、研究背景
所谓学习投入是指个体学习时具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韧性,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对学习充满热情,沉浸于自己学习之中的状态。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高低与其学业成就和长期的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投入水平对学校教育效果的影响也是重大而深远的。学习投入是学业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如果学生未能投入或者对学校有敌意,就会导致低的学业成就。高水平的学习投入意味着发生问题行为的机率低,辍学率低。
二、研究方法
1.受试者。本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83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三本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为100%,年龄均在18—21岁之间,其中男生98人,女生 82人;食品专业60人,资环专业61人;林工专业62人。
2.研究工具。调查问卷使用的是在张胜楠设计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投入问卷》,此问卷采用的是“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李克特七级量尺进行统计。
3.研究过程。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投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其中还包括性别、专业、年级等变量。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强调回答的真实性。所有数据资料采用 SPSS21.0完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信度分析和项目分析。在对调查问卷的信度检测中,动机部分 Cronbach’s Al-pha 达到0. 867,投入部分 Cronbach’s Alpha 达到0. 911,超过了0. 70的理论要求值;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同时,项目分析的结果显示问卷的题目都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本问卷的结果可靠有效。
2.学习性投入现状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食品和林工三个专业学生的总体学习性投入情况得分为 4.07,高于理论均值,总体得分在中等层次,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其中,认知投入的得分是最高的,得分为4.28 分,说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策略方面是比较理想的。其次是情感投入得分,为 4.09 分,高于理论均值,说明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和焦虑,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学的的过程当中去,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行为投入的得分为 3.83 分,低于理论平均值,这说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没有做到上课积极与老师互动,也不愿意记笔记,课堂上也不愿意发言。
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以及学生的成长。因此,要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资源利用程度;学习经验和学习效果。因此,高校需要不断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需要转变高校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理念落到实处。从高校学生发展的角度接受学习参与的质量观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这真的有助于促进高校调查工具的应用。否则,只能停留在研究上水平;很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问卷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
2.应鼓励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尝试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应鼓励学生在其行为参与中更积极,因为他们参与学习的越多,他们将学习得越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大型课堂教学。每班有五十到六十人,每学期有六十四小时。教师必须完成六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在每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解释文本内容并进行语言分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大多数教师将“灌输”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班级中的师生互动较少。目前我校教学管理中没有涉及到互动式教学的政策。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尝试既费时又费力。
3.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合格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学“老师”,而且是一个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老师”。教师在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不仅可以激发教师对教育的工作热情,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活动。学生可以主动从自己的微妙影响中欣赏教师,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教育效果取决于良好的教育过程和资源应用过程。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监督管理和教学过程。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问题的纠正,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英语学习过程是从语言知识能力向语言能力转化的过程应用,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来实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旦学生有兴趣学习,大脑皮层就会处于一种活跃状态,这将使学生仔细观察和反思。如果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和语言实践,培养语言技能,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可以确保我们的教学内容豐富,流畅,高效。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语学习投入
一、研究背景
所谓学习投入是指个体学习时具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韧性,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对学习充满热情,沉浸于自己学习之中的状态。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高低与其学业成就和长期的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投入水平对学校教育效果的影响也是重大而深远的。学习投入是学业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如果学生未能投入或者对学校有敌意,就会导致低的学业成就。高水平的学习投入意味着发生问题行为的机率低,辍学率低。
二、研究方法
1.受试者。本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83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三本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为100%,年龄均在18—21岁之间,其中男生98人,女生 82人;食品专业60人,资环专业61人;林工专业62人。
2.研究工具。调查问卷使用的是在张胜楠设计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投入问卷》,此问卷采用的是“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李克特七级量尺进行统计。
3.研究过程。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投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其中还包括性别、专业、年级等变量。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强调回答的真实性。所有数据资料采用 SPSS21.0完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信度分析和项目分析。在对调查问卷的信度检测中,动机部分 Cronbach’s Al-pha 达到0. 867,投入部分 Cronbach’s Alpha 达到0. 911,超过了0. 70的理论要求值;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同时,项目分析的结果显示问卷的题目都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本问卷的结果可靠有效。
2.学习性投入现状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食品和林工三个专业学生的总体学习性投入情况得分为 4.07,高于理论均值,总体得分在中等层次,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其中,认知投入的得分是最高的,得分为4.28 分,说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策略方面是比较理想的。其次是情感投入得分,为 4.09 分,高于理论均值,说明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和焦虑,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学的的过程当中去,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行为投入的得分为 3.83 分,低于理论平均值,这说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没有做到上课积极与老师互动,也不愿意记笔记,课堂上也不愿意发言。
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以及学生的成长。因此,要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资源利用程度;学习经验和学习效果。因此,高校需要不断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需要转变高校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理念落到实处。从高校学生发展的角度接受学习参与的质量观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这真的有助于促进高校调查工具的应用。否则,只能停留在研究上水平;很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问卷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
2.应鼓励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尝试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应鼓励学生在其行为参与中更积极,因为他们参与学习的越多,他们将学习得越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大型课堂教学。每班有五十到六十人,每学期有六十四小时。教师必须完成六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在每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解释文本内容并进行语言分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大多数教师将“灌输”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班级中的师生互动较少。目前我校教学管理中没有涉及到互动式教学的政策。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尝试既费时又费力。
3.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合格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学“老师”,而且是一个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老师”。教师在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不仅可以激发教师对教育的工作热情,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活动。学生可以主动从自己的微妙影响中欣赏教师,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教育效果取决于良好的教育过程和资源应用过程。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监督管理和教学过程。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问题的纠正,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英语学习过程是从语言知识能力向语言能力转化的过程应用,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来实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旦学生有兴趣学习,大脑皮层就会处于一种活跃状态,这将使学生仔细观察和反思。如果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和语言实践,培养语言技能,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可以确保我们的教学内容豐富,流畅,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