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ha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技术追赶中的后发国家,中国的创新先从降低生产过程成本开始,逐步改进工艺、吸纳先进技术,最终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用。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中国的研发投入却逆势增长。在实体经济面临较多困难、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的时期,政府还通过资助公益性研究来提供更多的创新“公共产品”,通过各类创新政策实施加大对企业的激励和扶持力度,激励创新,为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
  可以看到,中国在大飞机、运载火箭、量子通讯、高铁、移动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应用实践,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强劲动力。而再过3年,中国将形成创新型的經济发展格局,一些重点产业将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这一过程不仅惠及中国的经济和民生,也将为世界经济增添活力。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世界上资源丰富的文化大国但非文化强国,因此,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化成為世界发展的主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必须融入全球化的大潮。在文化发展上也是如此。一国推进文化发展除了需要夯实本国文化基础,更重要的是积极促进本国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的大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是世界上资源丰富的文化大国但非文化强国,
一项农民培养计划引起了舆论的兴趣。来自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的消息,他们启动了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根据安排,计划用3年的时间,“完成培养400万名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这项计划的内容很多,包括加强重点人群的科学素养培养等,但“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职业化”的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话题。  对中国农村稍有了解的人,听到这一消息的本能反应,
“有些人对中国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存在一定的偏见。我想通过打造绿色有机农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纠正他们的偏见。”  每到夜幕降临时,江西省抚州市龙鑫有机农场养殖基地里便会发出阵阵“扑腾扑腾”的声音,农场里上百万只鸡先后飞上松树,场面相当壮观。这些上树鸡白天在松林下漫步,晚上在松树上睡觉,喝的是深井水,吃的是牧草、松针和有机谷物……  这块基地拥有1.5万亩的湿地松,由抚州市龙鑫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4月的北京连续迎来两场举世瞩目的盛会。 25-27日,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2019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论坛期间举行了高峰论坛开幕式、领导人圆桌峰会、高级别会议、12场分论坛和1场企业家大会。包括中国在内,38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等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共40位领导人出席圆桌峰会。来自150个国家、
2019年6月17日,中国证监会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了沪伦通《联合公告》,标志着沪伦通已经正式启动。华泰证券成为第一家按沪伦通业务规则在伦交所挂牌的A股上市公司。根据此前公告,华泰证券将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数量为0.75亿份,所代表的基础证券A股股票为7.5亿股,募集资金不低于15.38亿美元。  这是继2014年开通沪港通、2016年开通深港通后,中国资本市场加快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
李宝林是一位多面手,他早年从事人物画创作,从80年代起专注于山水,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成绩,相比之下山水更为突出。  中国当代山水画艺术大致可分为两大派系:尊崇黄宾虹艺术理念的“笔墨派”与继承、发扬李可染兼重丘壑与笔墨的“融合派”。两派虽然都以表现意境为最高的追求目标,但在具体表现语言中却各有不同侧重的追求,显示出当代山水画艺术异彩纷呈的局面。说到艺术上“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有人误解,以为是折中中
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利用这一崭新的高品质广阔平台,携手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的繁荣与进步。  有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最近在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流传甚广,那就是:“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随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行,“未来已来”之感在这座极具创造性的魅力之城蔓延开来。中国正昂首阔步迈入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敞开大门迎接全球的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共同开
2019年1月15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大学宣布: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马铃薯、拟南芥、酵母和果蝇6种生物,其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月面上做生物生长试验,在荒芜的月球上培育出第一株植物嫩芽,并随时间的推移,成功实现人类有史以来第一片在月球生长的绿叶。”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总设计师、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谢更新说,“
2015年是2013年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第三年。这一年中美关系充满了挑战,起伏跌宕。但由于坚持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不仅没有倒退,而且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回顾2015年中美关系的历程是富有教益的,也为今后如何处理好中美之间的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有三点特别值得重视:  第一,对话是解决分歧的最好途径  2015年9月22日至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
不久前,我去新西兰开会见到了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鲁彤和一些中青年外交官,以及许多新西兰的朋友,谈得很愉快。搞了一辈子外交,去过很多国家,但去新西兰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新西兰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处于“天涯海角”,是人类最后来到并居住的地方。  第一次总会给你很多新鲜感,也会给你很多启示。我这次新西兰之行最深的体会是,中国的外交必须重视并处理好同小国的关系。  2014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