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发展专用大麦生产的意义及技术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阐述了在江淮地区发展专用大麦对于改善作物种植结构、满足饲料与啤酒用需求及提高大麦育种水平和建立大麦产业化体系的意义,提出了在江淮地区要以选好品种、确定种植模式和强化田间栽培技术配套为重点的专用大麦生产技术对策。
  关键词:江淮地区;专用大麦;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5-0038-2
  大麦是我国江淮地区传统的、多用途作物,困绕小麦生产的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高温逼熟对大麦生产不构成威胁,较易实现优质、高产与稳产。在农产品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的今天,发展专用大麦生产已成为我国,特别江淮地区发展农业的一种必然趋势。
  1 发展专用大麦生产的意义
  1.1 改善江淮地区的作物种植结构 通过充分利用冬闲田和玉米等预留行,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改善江淮地区的作物种植结构,提高种植业的市场竞争力。江淮地区冬闲田和玉米等预留行面积大约几十万hm2,选育推广专用大麦可在不影响主粮(主作物)生产的情况下明显增加土地的年生产能力,如用新育成引入的早熟、矮秆、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大麦新品种开发利用1hm2预留行可净增收1800~2700kg大麦,开发利用1hm2冬闲田可净增收3900~5250kg大麦。
  1.2 满足江淮地区畜牧业不同饲料需求 发展大麦作为一种新型饲料,对增强我省牧业等产品品质,打破目前以玉米和骨粉等为主体的饲料结构,提高江淮地区种养业的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我省的商品饲料若按35%大麦的比例,饲料大麦的年需求缺口甚大,利用江淮地区的冬闲田和玉米等预留行及其他作物退出后的耕地,应用抗病矮秆产量高的大麦优良品种,即可满足畜牧业对优质饲料大麦的需要。
  1.3 改善江淮地区对啤酒大麦的外购需求 我省啤酒生产发展很快,酿造业每年需要大量啤酒大麦,目前80%左右依赖外购。选育推广啤酒大麦新品种不仅可提高种植业的效益,降低成本,而且可改变我国及我省的啤酒酿造业原料受制于人局面,提高其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1.4 可以提高专用大麦育种水平 目前我省在大麦育种方面选育规模小、低水平重复、育种效率低,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品种几乎没有,更谈不上高产优质、多抗广适、适合机械化生产专业化优良大麦品种,不能满足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对大麦需求。发展专用大麦生产,可以大大推进专用大麦育种水平。通过加强大麦良种重大科研攻关,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确立种子企业商业化育种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大麦优良品种,重点突破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加工流通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全面提高我省专用大麦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1.5 有利于形成大麦产业化体系 发展专用大麦生产将创建出不同专用大麦研、产、加、销一体化的专用大麦产业化体系,为我国和我省农业生产实现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优质、高效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促进大麦等农产品深加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保证我省农业综合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有重要意义。
  2 发展专用大麦生产技术对策
  2.1 选好品种 专用大麦品种生产有特定要求,如小麦、大麦套种则要求大麦品种矮秆早熟抗倒伏,株高应比小麦品种矮一点,成熟期应比当地小麦早熟15d以上,如华大麦系列品种。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华大麦系列品种于2010年就开始引入安徽,表现优质、高产、多抗并可饲用,其中华大麦10号等品种已通过我省品种登记认定,其中华大麦10号品种为六棱皮麦,幼苗生长直立,分蘖较弱,叶耳白色,拔节早,大小蘖两极分化快,茎秆蜡粉多,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1hm2有效穗512.1万,穗粒数39.4粒,千粒重34.1g;生育期181.8d;丰产性与稳产性好,在安徽淮北、阜阳、六安、安庆等地种植,1hm2产量在6000~7500kg;抗病性强。该品种在试验示范中表现抗三锈,赤霉病、条纹病、白粉病各试点均未发生;纹枯病平均病情11.6;叶枯病平均病情7.2;该品种株高不足100cm,为中矮秆新品种,在一般肥水条件下正常施肥不会倒伏;适应性广。该品种的遗传基础广阔,表现对逆境及不同的环境有较好的抗耐性及适应性。啤酒大麦品种有华大麦2号等和鑫盐农啤系列在我省生产表现也较好。多年的试验试种结果表明,这些可作饲用及啤酒用品种已在安徽湖北等省各麦区种植,可广泛用于冬闲田、棉花、玉米等预留行、滩涂地的开发利用。
  2.2 确定种植模式 要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种植方式,通常有麦类—玉米,稻类—大麦,大麦—花生/大豆,大麦—薯类,大麦—瓜类,大麦+小麦—棉花等。一般小麦、大麦套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大麦收获后直播或移栽棉花、玉米,小麦收获后可直播大豆芝麻或栽红薯。小麦、大麦行比由后作决定,小麦、大麦行比一般为4:3。
  2.3 注重田间栽培技术配套 华大麦10号等是高产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在产量、品质、生理特性、需肥、抗逆性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应根据其生育特性,建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规程。
  2.3.1 抢墒播种 不同地区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播种,一般沿淮淮北在10月底前、江淮之间11月上旬前为适宜播期。
  2.3.2 适量播种 要保证1hm2基本苗不少于225万,故一般1hm2播量应不少于120kg。肥地可适减,瘦地播量可适增。
  2.3.3 适量施用氮肥,增大磷钾肥比重 一般1hm2需纯氮75~150kg,五氧化二磷75~105kg,氧化钾60~75kg,以底肥一次到位为好。该品种在中等肥水条件下合理施肥不会倒伏。但在高氮肥且追肥较迟时就可能发生倒伏。因此应注意合理用肥,即注意用肥量、氮磷钾比与施肥時期。氮肥用量为小麦的3/4,磷钾肥用量与小麦相同。
  2.3.4 加強田管 冬闲田种植时要注意清沟防渍。为控旺防倒在苗期可喷施1次多效矬或缩节胺,适时收获、及时脱粒干燥。
  参考文献:
  [1]孙东发.大麦开发冬闲田与预留行的种植模式及规范化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学报,2011(1):75-76.
  [2]孙东发,程鹏飞,李勇.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4号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J].湖北农业科学,2006(1):37-38.
  [3]孙东发.优质啤用大麦华大麦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湖北农业科学,2002(6):43-44.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介绍了超级稻“五优308”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并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插、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露晒田、病虫害防治等,为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级稻;性状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5-0037-2  广东省南雄市(县级)是农业大市,是国家级和省级“双料”产粮大县,水稻生产在南雄农业产业发展
摘 要:该文对无公害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选地与整地、种薯选择与处理、播种时间、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056-01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ollution-fre
摘 要:籼梗杂交稻甬优1540在建阳作烟后稻试验示范种植3a,表现出抗倒性好、抗病性强、结实率高、生育期短等特点,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优势,适宜建阳作烟后稻种植。  关键词:甬优1540;种植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2-0038-02  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科院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以不育系15A和早熟
摘 要:为探讨小麦对氮肥的吸收特点,探索适宜小麦优质高产的氮肥用量及基蘖肥与穗肥运筹比例,提高氮肥利用率,形成量化确定氮肥施用量及高效运筹技术,特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的不同比例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同时不同比例与肥料的不同用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不同的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也极显著的。从同等施肥量不同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看,施氮量为300kg/hm2时,基肥∶蘖肥∶
摘 要: 以甘薯品种秦薯5号为试材,研究了炭基肥及不同施肥方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各处理均比空白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11.39%~27.90%。处理4(78.75kg/hm2炭基肥全作基肥施用)单产53826.30kg/hm2,增产最多,为27.90%;其次是处理3(基施炭基肥39.375kg/hm2+追施炭基肥39.375kg/hm2)单产49912.35kg/hm2,增产18.60%;处理3和处
摘 要:该文介绍了糯稻新品种镇糯20号在庐江县的示范种植表现,提出了其机插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镇糯20号;引种示范;机插秧;栽培技术;庐江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0-0095-2  镇糯20号系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粳糯稻新品种。2017年5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
摘 要:根据卷烟生产制丝过程烟(叶、梗)丝结构(整丝率、碎丝率)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取样工具不确定、样品重量不稳定、样品代表性不好的情况,结合企业自身生产工艺和设备特点,研制了一种烟(叶、梗)丝结构检测取样装置,重点设计了装置取样截面尺寸、端面形状和尺寸。应用验证结果表明:(1)取样装置截面尺寸设计考虑了检测点工序出口的断面形状和尺寸,所取样品代表性更好(最大程度上可以接取整个物料断面的物料);(2)
摘 要:用清水作对照,以葫芦藓配子体水浸液(浓度分别为5、10、20及40mg/mL)培养甜椒种子,10d后测定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各浓度葫芦藓水浸液对甜椒种子萌发和根部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随着葫芦藓水提液浓度的升高,甜椒种子发芽指数、发芽率以及幼苗根部生长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即表明葫芦藓水浸液对甜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一定促生作用。但对根长、根鲜重及根
摘 要:该研究根据隐性上位互作遗传规律及杂交后代分离比例,通过从三隐性细胞核不育三系杂交种向农03后代,选育出细胞核不育两型系13AB、临保系4081-1和三隐性细胞核全不育系,用SY13A配置的杂交组合表现出了较强的优势。  关键词:油菜;三隐性核全不育系;临保系;优势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066-03  国内报道的油菜细胞
城市作为主要的人类活动集中地,在碳循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城市土壤碳库研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土壤类型法、模型法、生命地带法及GIS估算法等几种主要的城市土壤碳储量估算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