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帅”交警:奉献的感觉很酷!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声沉闷的雷电,阴霾布满京城酷暑的天空;刹那间狂风大作,瓢泼大雨四处卷来;行人纷纷涌入附近的商场躲避。北京和平门路口,缓缓而行的车流躁动起来,鸣笛四起。迎着暴雨的马路中心,一位年轻的警察依然挺立,不断用手臂发出信号,引导车辆通行。从他身边驶过的司机透过车窗用微笑致谢……
  
  这是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几名学生利用暑期实践拍摄的镜头,拍DV、上传视频、点击“播客”——简简单单“三步骤”,再次打造出老百姓心目中的“草根明星”。由此,“北京最帅交警”的民间荣誉称号诞生,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宣武交通支队“80后”普通交警孟昆玉的名字家喻户晓,8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破天荒地用2分54秒的时间予以“重磅”报道。
  
  和“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这样的无厘头搞笑不同,网上的“造星运动”大多源于真实而普通的人物。无独有偶,今年上半年,“上海最帅交警”就已经风靡网络,他也是一位“80后”的年轻人,来自静安交警支队,名叫陈栋。不少网友拍摄了他日复一日在街口工作的画面,让上海市民迅速认识了这位“最帅”的上海交警。当年,陈栋被评为“上海公安十大优秀青年”。
  
  “60后”人到中年,“70后”成为中坚,“80后”也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有人说,“80后”是偶像泛滥而又自我迷失的一代,而“孟昆玉们”正在用事实证明:“80后”有着不同凡响的活力、认真和帅气。“帅”是一种风度,“帅”是一个时代,“迷人的微笑”、“标准到酷的指挥”、“尽职尽责的责任心”、“热爱电玩的玩家”……这些充满亮点的标签正在向人们揭晓“80后”的另一种答案。
  
  与时代需求最吻合的往往能一呼百应,充满真实和感动人心的“帅”才能得到众人的由衷追捧与赞誉。北京市宣武区和平门十字路口,这里是孟昆玉的工作岗位,距天安门广场仅1公里,车流密集。为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孟昆玉对周边环境、路口流量和车流规律进行了细致调查,总结出一套自己的交通疏导法,使通行能力提高了15%。出了和平门地铁口,很多行人不知道如何转公交,孟昆玉就在四个方向竖起了四面便民公交指路牌。路口北侧的120急救站,急救车常被堵得开不出来,他又换上了一个感应式信号灯,见到急救车出门,信号灯就变成了绿灯。“2分钟指路11次”,这是网友的计算结果,由此,孟昆玉有了“唐僧”的“网名”。从警8年,孟昆玉月月绩效考核名列前茅,是队里“8年干得好”的超级强人。8年没犯过懒,没休过年假,任何时间接受任何任务,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回复永远都是简单的七个字,“好的,没问题,放心”。8年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奖2次,翻开他的个人档案,“微笑北京交警之星”、“百姓心中好交警”、“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就是一名“80后”交警交出的亮丽答卷。
  
  “那么多车流从身侧穿行而过,如同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而你就站立在河中央,让大河永不堵塞,畅快流淌,这份美妙的感觉不是一般人都能享有的。”孟昆玉的一番话,完全推翻了人们对交警这项枯燥、单调、甚至危险的工作的理解。正是因为懂得在工作中寻找诗意般的享受与快乐,才能真正成就青春的“帅气”——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热爱,所以奉献。
  
  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后配发的短评《奉献最帅气》如此写道:“‘80后’交警孟昆玉,让大家那么喜欢,就在于他的朝气和阳光、敬业和奉献。他有着‘80后’青年的共性,有血有肉,亲切而没有距离感;他爱自己的工作,平凡中挥洒激情,细微处展示青春和美丽;他遇事替别人着想,别人也就成了他的‘粉丝’。‘最帅交警’,就是对他的尽职奉献最时尚的赞誉。”
其他文献
知信行模式 (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KABP)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是心理学理论在医学中的应用,将它应用于护理科研管理中,提高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加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老龄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医疗方面的开支逐渐增加,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药品管理的质量,降低药品的价格,一定要加强对于药品的创新和研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