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实行基础性教育改革,要求实行素质教育,其中着重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开展教育以来前所未有的新举措,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到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与其进行有效结合。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确定所要研究地理问题的选题,然后通过上网、书看等渠道查询与之相关地理知识,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养成勤于探索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习惯,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本文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重要性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高中地理 研究性学习 理论与实践
  引言
  对于高中地理的研究性学习,我们首先要明确它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基础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己是大势所趋。由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所以地理教育教学在研究性学习方面有着丰富的课题来源和探究空间。
  一、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新课标学习理论
  在知识创新的时代下,应新课标的理论要求,对于学生提出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严重脱离学生生活,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较为低沉,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讲授,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有待解决,贯彻全面实行课程改革。
  课改下的高中地理课程突出了学生学习中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和体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教师意识到教学除了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丰富的情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身处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相比传统、陈旧的学习方式,更具生机活力的研究性学习更适合他们的年纪,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信息搜集、交流合作以及获取答案的能力,求真务实的完成课堂教学,达到高中课程改革的要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知识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此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加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因素,这样学生就不单单是科学文化知识聆听者,还是研究课题的探究者,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1.自读课本,掌握知识结构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初期,教师不能盲目的传授知识或者进行课题的深入探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们布置任务,首先对课本内容有大概的了解,掌握相应的理论基本框架。课程的开始,进行新课的导入,对于教师新课导入的问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运用,例如,可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出一个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引领学生整理概括本节课重点知识点,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践能力以及这节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不足之处。
  2.引导学生探究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们对课题研究的兴趣,这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步。通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拥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光,并且尝试着合理的解决问题,对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予以肯定,着重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实践能力。
  引导探究对于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探究过程也相当漫长。首先,教师在课前给学生们布置任务,搜集与课题相资料,以便课堂上使用。其次,对于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知识点,教师要进行启行巧妙精心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们对其感兴趣,乐于探究这个课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将重点知识点概括,激活学生的思维技能。最后,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思维不同,其研究的方向及方法也大不相同,对此,教师要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引导对问题的改正,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应该掌握的内容以及课程进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新途径、新方法加以改正并不断完善。
  3.优化小结
  研究性学习的尾声阶段,教师应当进行归纳总结,并且概括应当掌握的知识点,毕竟有的学生掌握的不是很清晰,对此,教师要详细的重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合理的进行总结。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结
  研究性学习贯彻了新课改的要求,重视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养成勤于探索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蔡汉国、王海英.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的实践研究[J]. 地理教学,2011(12).
其他文献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讨了双喜以及平桥村人的性格特点,主要通过跳读与细读抓住文字细读文本,生生互动,教师点拨,一步步引导学生解读出人物性格;课堂将要结束的时候,通过比较阅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3T3细胞的增殖及其产生胶原和透明质酸的影响。方法:采用[3H]-胸腺嘧啶([3H]-TdR)、[3H]-脯氨酸([3H]-Pro)掺入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细胞增殖、胶原和透明质酸合成。结果:牛磺酸能显著抑制3T3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