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与确定中国在世界的坐标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世界发生了两件大事。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国。3个月前,美国纽约发生“9·11事件”。
  这两件大事,对中国外交——尤其是21世纪前10年的中国外交——均有重大影响。前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中国经济实力和外交实力的提升;后者将美国的外交视界转向反恐、转向中东,减少了中国与美国因外交政策目标不同而碰撞的频度和烈度,为中国施行既定的外交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实力之变与目标之不变
  
  中国外交10年最大的变是什么?
  是中国外交实力的提升。这得益于中国30年实行以私有产权和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政策、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开放政策,这些政策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达到了顶点。1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不断走强,2010年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这必然导致中国外交实力的提升。
  这种实力的提升得到了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承认。
  第二个问题:中国外交10年最大的不变是什么?是中国外交目标的一贯性,不仅是10年一贯,而且是60年一贯。
  一个多月前,2010年12月7日,外交部网站刊出国务委员戴秉国的长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戴秉国再次阐述中国的三大“核心利益”,“一是中国的国体、政体和政治稳定,即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中国的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三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这些利益是不容侵犯和破坏的”。
  这可以说是对中国“核心利益”优先性序列最清晰的表述,因而也可以视为对中国外交目标优先性序列的表述,是理解中国外交的一个总体性纲领。据此,我们可以把中国外交分成3个层次:外线为经济外交;中线为与主权相关的政治外交;内线为与基本制度相关的政治外交。
  
  经济外交
  
  要谈中国新世纪10年的经济外交,绕不开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是以非市场经济国家身份加入的。在最终签署的加入议定书中,有一些限制性条款,其中一条很要害,在针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中国享受的待遇是“非市场经济地位”。
  由此,中国在加入WTO后频频遭受反倾销调查,以2009年为例。根据WTO的《Globe Trade Alert Study》,2009年全球共发生130多起贸易制裁案,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多达55起反倾销诉讼针对中国。
  为此,中国经济外交的一个基本点就是推进自由贸易。方法之一是由商务部主导,与相关国家进行一对一的谈判,逐一让对方承认中国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是双边外交。截至2008年2月,共有77国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包括新西兰、新加坡和瑞士等发达国家,但不包括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
  在2010年5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承诺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态度的软化,是中国经济实力乃至外交实力提升的体现。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就像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外交承认一样,其他国家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美国挑了头,其他国家就会赶上。
  方法之二是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多边外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2004年中国提议中日韩三国研究“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问题”,目前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仍在进行之中。
  中国的经济外交,除了体现普遍性、世界性的价值与原则如自由贸易(主要动机也是为了保出口、保增长、保就业,即受发展主义驱动的)外,更有直接的、鲜明的发展主义导向,这一点从“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口号中看出来。在中国,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经济就像骑动着的自行车,速度不能太慢,GDP增长率不能低于8%,否则自行车就会倒下来,就会有就业及社会问题甚至危机,因此中国的政府必须是强势的发展主义政府,对内有“产业政策”,对外保出口,时不时要推经济一把;对内力撑国企,对外助国企走出去。
  随着经济增长,中国企业大步走出去,演绎出许多传奇,如2010年中国民企吉利完成了对Volvo的并购。但走出去的主体仍是国企,经济外交为之开路,背后有政府撑腰,这与2003年以来“国进民退”的趋势相一致,均是发展主义逻辑的必然结果。
  以中国在非洲的存在为例,基本特征是经济外交为国企走出去服务,也即为发展主义服务。中国对非洲国家,通常既投资改善该国的基础设施,也投资开采该国的能源、资源,以基建换资源开采权。如2009年,中国意向在5年内给几内亚投资70至90亿美元,用于修建道路、桥梁、国家电网系统和灌溉引用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以换取采矿权。几内亚有全世界超过一半的铝矾土矿藏,还储藏有40亿吨高品位铁矿石等。在几内亚,不难发现中国铝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央企的踪影。
  中国在非洲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资源开采,被西方某些国家无端指责为“新殖民主义”,中国只有在这些问题上做得更好才能让这些非议消失。
  
  与领土主权相关的政治外交
  
  与领土疆界相关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欧美发达国家面临的领土或边界争议极少,几乎没有;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大量的领土及边界争议,甚至走向局部冲突和战争。
  中国现代民族国家仍在建设中。与中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有14个,其中12个与中国签订了边界条约。第一轮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缅甸和朝鲜6国签订了边界条约。第二轮是20世纪90年代,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老挝5国签订了边界条约,与越南签订了陆地边界条约。
  中国的民族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并不显著,在90年代滥觞而成为一股显著的思潮,在新世纪10年继续鼓而不泄,由思潮而成浪潮。2005年3至4月,由于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二十多个大中城市均出现了大规模反日游行。
  这是由于中国可催生民族主义的题材(与领土主权相关的问题)丰富。在陆地上,中国与印度尚未有边界条约。在海域上,中国与韩国有黄海划界争议,与日本有钓鱼岛和东海划界争议,与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有南海诸岛和南海划界争议。此外还有台湾问题、西藏问题和新疆问题。
  就中国与领土主权相关的政治外交而言,作为第二线(中线)外交,在新世纪10年有不俗的进展。2005年4月,中国与印度签署《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协定》,称“边界应沿着双方同意的标识清晰和易于辨认的天然地理特征划定”。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2010年3月,中国向美国表示“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在渔权(背后是主权)争夺上,2009年12月和2010年3月,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中国海军分别查扣了3艘和1艘越南渔船;2010年6月底至7月初,在北部湾海域,中国渔政、海警查扣5艘越南渔船。
  对日外交也日益强硬。去年中日钓鱼岛渔船事件即是证明。
  这些行为为中国政府在国内增加了威望和合法性,但也有一些反弹,即周边国家产生了又一波(因中国民族主义而起的)“中国威胁论”。
  
  与基本制度相关的政治外交
  
  新世纪1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反向经济外交原则适用的国家范围日益扩大,手法也越来越娴熟。以前,为了换取一些小国“支持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等政治目标,中国常常是先期提供各种经济援助,到后来就是减免贷款,实力所限,威力只能及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年来,尤其是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坐拥巨额外汇储备,威力广及世界,包括欧美发达国家。为了平息美国解决贸易逆差及让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中国常在战略对话前夕或领导人访问期间,对美国进行大单采购,自2006至2009年4年间,商务部每年去美国采购一次,采购金额分别为162亿、326亿、136亿和163亿美元。2009年,中国赴德国、瑞士、西班牙和英国4国,采购金额130亿美元;2010年10月和2011年1月,中国分别承诺向希腊和西班牙购买债券。
  与基本制度相关的政治外交,除了反向经济外交,也有直接政治外交,这就涉及到谈判和斡旋等。如2010年3月韩国天安舰被击沉、9月朝鲜炮击延坪岛,朝鲜半岛因之剑拔弩张,美国三大航母战斗群更是齐聚西太平洋。理论上中国与朝鲜有同盟关系,签于1961年的《中朝友好互助条约》,经过两次自动续期,新的有效期截至2021年。中国仍是希望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和平解决目前的危机。
  目前,有两个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一个是存在于中国周边国家的,与领土主权相关的政治外交(第二政治外交),例如,中国的民族主义,在南海和钓鱼岛的强烈立场,引起了东盟和日本的反弹,越南强烈希望美国介入南海,8月越美在南海举行了联合军演;日本则博得了美国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承诺。
  另一个是存在于世界,尤其是美国的,同与基本制度相关的政治外交(第一政治外交),例如,在朝鲜半岛危机中,中国态度柔和,韩日美态度强硬,觉得中国不给力,美国三艘航母为此齐聚西太平洋,这一行为强化了美韩、美日同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治标或许在于“韬光养晦”,治本就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宣示“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是一个环节。2003年11月,官方智囊郑必坚在海南博鳌论坛发表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中国要“和平崛起”(Peaceful Rise);12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阐释了中国为何选择“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5年3月,温家宝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和平发展”(Peaceful Development)的概念,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要做实自己对世界、对国民的每一个庄严承诺,在人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方面都有建树,才能在这个不断走向“普遍同质国家”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其他文献
下午3点,Maggie姐的一天才开始。吃过第一餐饭(她称之为早餐),从何文田的家里出门做头。她经常光顾的是湾仔道一家二楼发廊。爬上狭窄楼道,推开玻璃门,劲猛的冷气迎面扑来。刚做完头的Maggie姐伸出手,职业性地微笑。她的蓬松短发吹向一侧,微微翘起的发梢处被挑染成酒红色。“短发才有女强人的味道,”她说。  这天,她挑了身玫红色亚麻西装,黑色紧身裤勒出她双腿紧绷的曲线,一双朋克风黑色松糕凉鞋,足足将
2007年,IPCC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与此同时,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生效,关于温室气体进一步减排的国际谈判开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由于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直接关系到各个国家的能源政策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媒体高度重视。虽然IPCC给出的结论核心部分在科学界内部没有争议,但是反对IPCC的声音很快就在媒体上占据了很大的位置,各种阴谋论也随之而来。公共媒体上纷杂的声音给普通人的感觉
飞行员张颖(右)、赵洪(中)和李响。现场一架飞机从跑道驶过 图/Sunny  那一天,重庆的云很低。江北机场下着小雨,一架客机从云雾冲下。落地前的刹那,巨大引擎突然加大了轰鸣。  “复飞了!”赵洪看着飞机冲上云霄。云太低了,跑道看不清。  3年了,作为机长的赵洪再没能重新驾驶飞机冲上云霄。自打提交辞职报告的那一刻,他就被公司停飞。但他誓要离开这家央企。  他与公司的诉讼拖了3年,官司打到一审、二审
8月14日,埃及开罗,一名妇女试图阻拦一辆军用推土机,她身后躺着一名在冲突中受伤的青年  “别担心,亲爱的,这是一次和平的抗议。很快我就能回家,跟你和孩子在一起。”  电话那头的埃及人阿姆尔·卡塞姆(Amr Kassem)不断地安慰妻子阿斯玛·侯赛因(Asmaa Husssein)。  这是8月16日的亚历山大,埃及海港城市街头。市民们正在参加一场葬礼,悼念在两天前遭射杀的一名抗议者。卡塞姆也在葬
10月4日,G兄开车载我们一家去门头沟山里玩。去年国庆,我们家也去了门头沟,先乘地铁一号线到苹果园,再乘9字头公交车进山。那一次感觉不错,一路顺顺当当,路边下车后往里走,虽然找错了村子,却找到个不错的房东,爬山,住一宿,第二天早上睡个懒觉,然后回到原来的路边,等车时觉得旁边的水泡子不错又在水边玩了会儿。  今年虽然坐上了私家车,但感觉要差一点,首先是找路费了点周折,在门头沟城区绕呀绕的,我儿子坐久
李嘉诚在自己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他信奉的人生格言 图/本刊记者 方迎忠  未等记者开口,甫一落座李嘉诚先生就直奔主题,谈起了“撤资”事件。显然,他对近期争议不断的“撤资”风波甚感奇怪和纠结,以至访谈过程中,他不时地将话题绕回“撤资”一事并着重说明,这也许就是促成此次采访的重要缘由。“撤资”是一个大笑话  人物周刊:最近媒体报道了两则关于您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一是出售上海、广州超过百亿元的商业物业;
“直到现在,我出演每个新角色,依然如履薄冰。因为在新角色上,用哪一次的经验都不灵。人生就是如此,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撞到绝路,只能在战战兢兢中,等待下一个柳暗花明”    在旁人眼里,2011是孙淳的丰收年。  这一年,由他担纲主角的电视剧《幸福来敲门》和电影《辛亥革命》先后亮相,反响不俗;10月,他从古装大戏《赵氏孤儿》中抽身,飞抵合肥并斩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演员”;临近岁末,他又在深圳捧起
向松祚 蔬菜流通环节成本太高    近日,全国露天菜价格普遍下跌。在山东、江浙、上海一带,卷心菜、大白菜的价格甚至跌破农民收菜的成本,一些商家甚至将大白菜扔到水沟。山东唐王镇39岁的菜农韩进在卧室上吊自杀,引起全国对“菜贱伤农”的关注。  在通货膨胀严重的年代,为什么还会出现菜价下跌的情况?无论涨价还是降价受伤的为何总是农民?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在农作物市场到底起多大作用?本刊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
8月21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市郊发生了大规模疑似化学武器袭击事件,一千三百多人死亡,六千余人受伤,患者症状显示他们曾暴露于神经毒剂之下。叙利亚政府和反政府武装互相指责对方是凶手,西方国家则倾向于相信是叙利亚政府所为,英国外交大臣黑格表示,不排除在没有联合国的授权下采取一些应对举措的可能,美国则向地中海加派了携带巡航导弹的“马汉”号驱逐舰。西方军事介入似乎已经如箭在弦。  在此情势下,叙利亚政府8
现年48岁的亚历山大·阿奎列斯1986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毕业,1994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他不仅精通英语、汉语、拉丁语、俄语等数十种语言,而且现在依然还在学习上百种语言。  美国记者迈克尔·伊拉德在其新书《打通巴比塔》中,讲述了这名超级语言怪才痴迷语言学习的传奇。几经辗转,迈克尔和亚历山大取得了联系,约好前往他当时所住的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进行采访。  某天早晨,亚历山大完成了中文、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