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究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PEP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内外时代背景的分析,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根本任务,并从统一思想、积极的政策支持、健全体制机制、培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方面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
  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第13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时讲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培植一种有益于国家、社会、他人的道德。①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阐释
  1.价值。从哲学上讲,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
  2.价值观。哲学上的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性及其价值目标的体现,二者在本质和外延上都是一致的,区别只是两者的切入点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精神观念入手,强调对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倾向于根本价值理念的建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从外在性的体系入手,强调实践上的操作性,倾向于更加直观的结构和具体的内容。②
  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
  (一)国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面对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结构深层次的改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领域重要的国家稳定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呈现利益多元化的局面。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利益多元化格局形成,特定利益群体有特定的利益诉求;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有上升趋势;矛盾触及的层次性也在加深,从经济利益的矛盾波及到政治利益,甚至影响到不同利益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
  (1)经济领域的道德失范。市场经济追逐利益、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很容易在全社会滋生一种急功近利的浮燥情绪。(2)政治领域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与丧失、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政治和权利领域的失范必然会导致社会风气败坏。(3)文化领域的失范。有些人的是非观念被颠覆,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
  2.改革开放与世界全球化进程基本上一体化。改革开放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方式,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在发展中快速融入全球化进程。
  3.信息技术打破了地理和时间的限制。获取信息的时间快速,信息海量,交流方式多元化。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
  4.公共领域拓宽,公民意识提高。随着公共领域的拓宽,个人意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像“网红”这些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被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也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由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网络需要监管,也需要网络伦理建设。
  5.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获得文化上的话语权。经济的快速发展证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得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但我们在文化上,在价值观上,并没有获得同样的话语权。深层次的原因除了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话语主导权、苏联和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和被动;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建设方面也存在问题,缺乏制高点;“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一些社会事件的出现更加剧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二)国际上:全球化进程凸显了价值观竞争的作用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价值观的影响力,不仅影响了文化本身,也影响到经济和综合国力。价值观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保持精神独立的关键,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精髓。
  软实力由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李提出,是指不通过强迫他人,而是通过吸引、影响他人,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的功能,体现为一种文化内聚力和对外影响力。以美国、以色列、韩国为例。美国: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文化软实力的直接影响。如美国好莱坞大片所宣扬的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价值观、美国英雄等,使苏联、东欧遍地都是美国娱乐文化的痕迹,从而质疑自己的国家。以色列:犹太民族以文化软实力著称于世,是公认的袖珍型政治大国,以小博大,影响世界。犹太民族对于政治、金融等命脉资源的掌控力无比强大。一个颠沛流离、不断被残害、被饥饿和屠杀追戮的一个弱小民族,却是美国最大的院外集团。韩国:其文化产品不靠低俗,不靠诡异,不靠厚黑,也不用那么繁复,就用美好的精神、故事、情感和形象,简单至极就感动了中国,也走向了世界。   可见,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与靠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的功能性整合、靠民主法治手段进行资源配置的制度性整合不同,它是从统一思想到凝聚共识,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来进行资源配置的认同性整合。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表达的是国家的意志,是全体人们的共同价值理想。富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归宿性的基本目标;民主,社会主义始终高扬的旗帜;文明,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文化的升华;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表达的是社会秩序,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价值诉求和期待。自由,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平等,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法治,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
  3.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表达的是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敬业,职业道德的灵魂;诚信,公民道德的基石;友善,社会和谐的润滑剂。③
  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分别规定着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取向,它们是分立的,但这三个方面的价值观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有机统一的整体。④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宣传工作会议时的讲话,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近年来在世界上发生了一些大事:苏联、东欧等一些国家的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搞民主社会主义,导致亡党亡国;西方一些人在拉美、非洲等地区推行新自由主义,却带去风险和灾难;西方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成为策动一些国家“颜色革命”和一些地区动乱、种族冲突的思想武器。因此,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要时刻警醒,深刻认识这些错误观点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危害性。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举措
  (一)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等发达国家文化
  习近平提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不能割断历史、不能脱离现实,必须从本国现实出发,在对本国历史和传统价值观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核心价值观。
  (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稳步推进
  1.党委政府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党委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如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借鉴法国政府的做法。法国政府把保护本国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神圣的使命,对内,加大文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对外,由外交部和其他涉外机构推进文化交流。
  2.形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的体制机制。如在法律方面,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3.全社会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动用国家资源对人民进行正确、有益的思想观念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学者在学术层面的研究力度等。
  (三)发展文化事业是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手段
  1.发展教育和文化产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着价值观的取向。文化事业发展中尤其以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尤为主要。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
  2.加大文化消费的内容和比重。根据2012年4月19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提供的一组数据,人均年阅读量:中国:4.35本;韩国:11本;日本:40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人均年购书量: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中国:5本。很明显,中国在人均年购书量和阅读量方面都严重不足。
  五、结语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提出的很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意思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从文化的角度看,只有文化繁荣,才能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正是凝聚了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中国各族人民的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只有在全社会培育这样的文化底蕴,才能孕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注释
  ①李泽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建设》,载《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5日第16版.
  ②钟明华,黄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载《山东社会科学》 2009年第12期.
  ③郭建宁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④周向军,王瑜,高奇:《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六大关系》,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其他文献
临清,因临近清河而得名。明清以前,只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小县。明代会通河开通后,临清成为南北水路要冲,迅速发展成为集商业都会、军事重镇、仓储要地、手工业中心于一体的大都市。其繁华程度和重要地位,不仅超过与其平级的州城,即便是府城也难与之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讲,超过了北方的许多省城。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县级州城具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让我们从历史上寻找几个视角,去从中寻找答案吧。    临清贡砖    北京故宫以
【摘要】科技协会作为重要的社会团体,是代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群众性组织,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和沟通科技工作者的纽带与桥梁。新时期科协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着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政工师的自身修养,以持续推动科协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政工师;自身修养;政治修养;业务修养;思想道德修养  在新常态下,科协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政工工作的有力推动,而政工师自身的修
建筑施工技术是整个现场施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技术将决定验收期建筑和施工工程后期的质量.同时,该项目还会涉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财务、材料、建筑和各人员分
茈碧湖地热田地温场呈条带状分布,受金沙江—洱海断裂带控制,构成二元热储结构:上部为第四系冲湖积层孔隙型层状热储(面积3.696km2)、下部为盆地基岩裂隙型带状热储(面积2.4k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在企业改革、转型中的领导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应该如何适应助推国有企业发展新常态,仍然存在一些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方面,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尤其要注重做好“三个融合”。  一、党建工作要与企业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经营创
会议
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成为必然 ,我国保险业在国际市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对国际竞争的承受能力有多大 ,保险市场的大门怎样打开 ,打开多大
随着我国大量大型、新颖建筑的不断涌现,其设计、施工、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技术管理水平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关系着工程结构和人
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被收购者大都会慢慢淡出历史舞台,在近来并购案连连发生的视频行业也出现类似趋势。56早已淹没在人人网的业务群中,土豆去了优酷也没有好结果,酷六在陈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逐渐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公路工程建设是推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些年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沥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