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ingfeng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古诗词约占总篇幅30%,可见其重要性。因此,教师应不断思考,如何在教学开展过程中用更好的方法,让小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古诗词蕴藏的内涵做到深刻领悟,并在体会情感的同时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小学生学习质量与各项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本文针对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几点相应策略,仅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前言: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传承至今的瑰宝,以其简短精悍的用语描绘出了诸多丰富内容,营造出不同意境,引发人们无限遐想。同时又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还需教师充分利用统编版教材,以多样的方法开展好课程。让小学生对学习古诗词能够产生极大兴趣,从而将知识理解掌握透彻,对其中内涵、情感与意境有深刻领悟,最终实现教师高效教学。
  一、引导学生感受意境与情感
  在小学阶段,古诗词学习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对其文学素养及阅读、表达等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在语文教材中,一些内容往往富有生活气息,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契合,而古诗词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引导小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诗人创作时的意境与真挚情感。可让小学生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理解,将古诗词中描绘的情景以其他方式表达出来,比如绘画、故事等形式。而教师能以此对小学生古诗词掌握情况有全面了解。如此既能提高小学生创新、实践与想象等多种能力,还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以《枫桥夜泊》一课为例,主要讲述诗人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此首古诗。既表达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于江南深秋夜景的感受,也表明诗人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将诗人所见到的江南深秋时节的夜景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可以让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与表演能力,将诗人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以及夜里在客船上听到姑苏城外寒山古寺敲钟的声音表现出来。如此一来,小学生就能真切感受诗人创作时的意境与情感,与其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本课知识。大幅度提高小学生各项能力、学习质量及语文学科教学效率。
  二、融入角色领悟古诗词内涵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由于古诗词内容简短,对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稍显吃力,且又较为枯燥,教师就更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授课,将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欲望充分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让小学生明白古诗词的表面意思,还要更深入的领悟其中内涵。首先教师应行让小学生了解所学古诗词,再引导他们将自身融入古诗词中的人物,设自处地的去深入感受诗人创作时在思考什么。可让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从多方面思考。唯有如此,才能将古诗词理解领悟透彻,扎实掌握相关知识,大幅度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与课堂教学效果。
  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为例,教师可先将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讲给小学生,使其充分了解诗人听到战乱结束,可以回归家乡时的惊喜,表达了诗人思乡情切,急于返乡的心情。在小学生了解古诗背景前,或许只单纯的认为诗人为了表达思念家乡,而在了解创作背景后,小学生可将自身融入到诗人角度去理解,便能明白古诗蕴藏着深刻内涵,意在体现诗人的爱国情感。如此一来,小学生不但深刻领悟了古诗词内涵,将知识牢固掌握,还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实现教师高效教学。
  三、关联其他古诗词加强记忆
  古诗词在小学阶段一直是重难点内容,教师在准备课程时往往会发现,在统编版教材中,很多古詩词之相有一定联系,比如很多都是写景色、事件或人物等。那么教师就可以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将相同主题或类型的古诗词归纳到一起,进行统一讲解,让小学生可以在加强记忆的同时,对不同诗人同样题材的古诗词写作风格进行对比。运用这种关联性,既能拓宽小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引发其主动探究关联古诗词,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以《山居秋暝》一课为例,此首古诗主要描绘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的山村风光,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关联其他古诗,如《宿建德江》这首古诗刻画出了秋江暮色,是写景名篇。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季景象,教师可以放在一起讲解,既能加强小学生的记忆,还能使其对不同诗人,相同题材的古诗词写作风格进行对比。在拓宽小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可引发其探究关联古诗词的欲望,从而显著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不但使其能将本课知识完全掌握,保障其学习质量,还能让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总结: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统编版教材上每一篇古诗词都有其独特之处。为了帮助小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方法,将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引导其感受古诗词意境与情感,深刻领悟其中内涵,并能有效加强记忆。而在这过程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得到提高,将知识掌握扎实,最终得以构建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刘修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创新路径[J].教育观察,2021,10(27):66-67+112.
  [2]魏文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J].品位·经典,2021(04):169-170.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其正处于语文基础知识能力提升的黄金时期,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及综合能力,对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技能有重要促进作用。如果教师能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字: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教学实践  前言:  阅读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拓宽视野、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不可
期刊
摘要: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利用备受关注,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时空限制,对高效课堂、精彩课堂打造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利用势在必行。体育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求,积极渗透信息技术,促进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及形式的丰富化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引言  体育是初中教育阶段之中的基础性学科,主要以提升学生的身体
期刊
摘要:本班的建构区多半利用积木和废旧辅助材料进行的建构游戏。建构中的“有益经验”主要指在活动中有利于提升建构、创新等能力。本文针对大班区域建构的现状进行观察和分析幼儿在建构区的有益经验,并进行相应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大班建构区;有益经验;实践  一、建构游戏的前期经验的丰富与发展。  (一)大班建构游戏的特点和现状  相对于小、中班的幼儿,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时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更强,能先画设计图
期刊
摘要:陶行知的生命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把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中进行有效结合,让教育与生活进行紧密相连,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幼儿园民间游戏;创新应用  引言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他所倡导的教育运动或教育精神对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幼儿教育中,推广动手体验、参
期刊
摘要:幼儿正是处于成长中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个人素质提升以及幼儿品质培养阶段,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提升价值观念。如今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提倡素质教育,那么对于幼儿园阶段的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需要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可以在活动中,提高探索意识。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好教学中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幼儿素
期刊
2021年初,寒假结束,老师们陆续回到工作岗位,为迎接孩子们开学忙碌着。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毫不列外,埋头苦干中突然被校长的一通电话搞得精神恍惚:“S老师,请你到校长室来一下,有位派出所所长要见见你。”撂下手中的板报材料,我起身朝校长室走去,并快速过滤反思着自己的教育行为,心里平静又有些忐忑……  一、案例介绍及分析  简短的寒暄后,民警委婉地告知了来意,我的班里有一位他的调查了解对象——小L。这小子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挖掘多元的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越来越在课堂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挖掘地方资源,尤其是和红色文化相关的资源,将其投入到学校的德育建设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培养爱国情怀。本文将以广东梅州的红色文化为例,探讨如何在德育教学工作中渗透红色文化。  关键词:小学德育;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融入  前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吸收红色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从红色文化中
期刊
摘要:《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的作家安徒生所写作的一篇童话故事,由于其故事情节动人心弦,充分表达了社会底层人民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追求,以及小女孩对生活的无奈等复杂感情,因此,在很多人的童年语文学习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本篇课文,由于篇幅较长,涉及13个自然段,以及大量的生字、生词,且含义深刻,不利于中年级段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它一直被认为是一篇长课文和难课文,但即便如此,它依然在小学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而数学是一门对于逻辑、抽象和概括等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这便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责任所在,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与质量的關键。  关键字: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前言:  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的过程,学习数学的核心能力即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云山大课堂”研学实践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生学情,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紧密结合5C核心素养的要求,面向中、高年段的学生,搭建了“研学实践课程体系”框架,按照“健康山之行、文化山之润、革命山之育、科技山之探”等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及素养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云山 5C核心素养 研学实践 校本课程  广州市白云区广外附属小学(简称广外附小)坐落在美丽的白云山脚下,几年来,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