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每个学科都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小学数学是其中最为关注的学科之一。国外的课程改革进行的较早,美国和苏联率先开展了小学数学改革,此后,逐渐蔓延到其他国家,将这次改革推向高潮,中国也不例外。本次进行的小学数学的改革,涉及区域大、教学改革幅度广,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改革的特点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改革存在的弊端,进而总结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
一、小学数学改革的特征分析
1.小学数学改革的特征
综合分析小学数学改革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1)冲破了对数学系统的硬性分割。抹掉了课本中代数和几何的划分范围,在小学课本中融入了部分初中的基础内容,使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更充实、全面;(2)融入了一些现代的数学知识。例如:简单的函数公式、集合的定义及统计学等,让小学的数学课本更加系统化;(3)优化了以往的数学知识。新课改将原有的数学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处理,使课程内容更加严密,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4)规范了学生的数学思想及计算原则。新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应用数学符号及专业用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所散发的独有魅力。
2.小学数学改革的弊端
对于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有上述积极的特征,同时也有很多弊端是我们不容躲避的,归纳这些弊端对于指导小学数学向着良好的势头发展意义重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过于重视数学特性的彰显和数学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教学方法的部署,导致抽象的概念太多。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定义很吃力,负担太重。学生为了保证完整无误的记住数学定义而死记硬背,常常没有真正理解定义中蕴含的数学内容;(2)加大了课本内容的难度,阻碍了学生在自学课程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新课改后的教材内容比原有教材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难度也有所提高。教材中的某些定义是教师都很难全面掌握的,对于学生而言更是无从下手。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会对其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反作用,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很难保证。(3)高难度的教材内容导致教师在要求学生具有更高能力的同时忽视了教学技能。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注重学生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的定义。(4)仅通过简单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一些发散性较强的思维方式只是稍作介绍,影响了学生形成全面、周密的思考方式。
二、小学数学学习中实践学习的途径
1.民主互动气氛
数学课堂中逻辑严密,关联度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要与教师的思路保持一致,不能出现分心的现象,否则对知识点只是一知半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对于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讲解,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对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活跃实践课堂气氛。
2.增加课堂实践活动
教师想要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增加实践活动,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既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还要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教师才能进一步准确地判断学生是否具有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点拨,其次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课程,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长期以来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教师对数学理论和公式的枯燥的讲解,因此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动手的方式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高小学生數学学习的效果。
3.创新实践内容
按照新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知识、方法、情感进行考查,合理界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实践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比较灵活,实效性比较高的学科,因此小学数学实践的增加,不仅能够达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培养和锻炼,实践活动作为教师学习中的重要形式与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强化自身能力和责任,实践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教师的反思与研究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始终没有改变,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对学生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教师的知识来源比较单一,教师的知识和信息出现错误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判断和捕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信息,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善于听取周围的意见,不断增加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小学数学也不例外。面对这样艰巨而长远的教育措施,教师务必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要转变课程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建立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取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达到自主探索知识,丰富自身成长的目标。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城西中心小学 许海燕
一、小学数学改革的特征分析
1.小学数学改革的特征
综合分析小学数学改革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1)冲破了对数学系统的硬性分割。抹掉了课本中代数和几何的划分范围,在小学课本中融入了部分初中的基础内容,使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更充实、全面;(2)融入了一些现代的数学知识。例如:简单的函数公式、集合的定义及统计学等,让小学的数学课本更加系统化;(3)优化了以往的数学知识。新课改将原有的数学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处理,使课程内容更加严密,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4)规范了学生的数学思想及计算原则。新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应用数学符号及专业用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所散发的独有魅力。
2.小学数学改革的弊端
对于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有上述积极的特征,同时也有很多弊端是我们不容躲避的,归纳这些弊端对于指导小学数学向着良好的势头发展意义重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过于重视数学特性的彰显和数学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教学方法的部署,导致抽象的概念太多。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定义很吃力,负担太重。学生为了保证完整无误的记住数学定义而死记硬背,常常没有真正理解定义中蕴含的数学内容;(2)加大了课本内容的难度,阻碍了学生在自学课程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新课改后的教材内容比原有教材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难度也有所提高。教材中的某些定义是教师都很难全面掌握的,对于学生而言更是无从下手。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会对其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反作用,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很难保证。(3)高难度的教材内容导致教师在要求学生具有更高能力的同时忽视了教学技能。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注重学生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的定义。(4)仅通过简单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一些发散性较强的思维方式只是稍作介绍,影响了学生形成全面、周密的思考方式。
二、小学数学学习中实践学习的途径
1.民主互动气氛
数学课堂中逻辑严密,关联度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要与教师的思路保持一致,不能出现分心的现象,否则对知识点只是一知半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对于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讲解,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对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活跃实践课堂气氛。
2.增加课堂实践活动
教师想要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增加实践活动,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既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还要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教师才能进一步准确地判断学生是否具有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点拨,其次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课程,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长期以来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教师对数学理论和公式的枯燥的讲解,因此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动手的方式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高小学生數学学习的效果。
3.创新实践内容
按照新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知识、方法、情感进行考查,合理界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实践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比较灵活,实效性比较高的学科,因此小学数学实践的增加,不仅能够达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培养和锻炼,实践活动作为教师学习中的重要形式与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强化自身能力和责任,实践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教师的反思与研究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始终没有改变,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对学生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教师的知识来源比较单一,教师的知识和信息出现错误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判断和捕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信息,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善于听取周围的意见,不断增加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小学数学也不例外。面对这样艰巨而长远的教育措施,教师务必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要转变课程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建立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取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达到自主探索知识,丰富自身成长的目标。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城西中心小学 许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