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做好三早对母乳喂养成功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自然分娩的产妇360例进行分析,将这360例产妇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的产妇在其分娩后运用母婴裸体皮肤接触,同时吮吸乳头,最迟不能超过1小时,对照组按照产妇的意愿让婴儿进行吸吮和开奶,时间在2-24小时不等。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可以提高母乳的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 早接触 早吮吸 早开奶 母乳喂养
在婴儿的喂养中,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通过母乳喂养,婴儿所需的营养都能获取。而且母乳喂养的经济性较高,而且卫生,母乳喂养也是比较方便的,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荐的喂养方式。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360例产妇,分析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360例初产妇,360例产妇都是自然生产的,而且没有母乳喂养的禁忌症,没有发生妊娠综合症,而且都是单胎顺产的产妇。将这360例产妇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180例产妇,两组产妇在年龄、体重等资料上不存在太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的产妇采用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方式,而且每天定期按摩乳房的穴位,护理人员对不正确的喂奶姿势进行纠正。对照组的产妇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吸吮和开奶,时间在3-36个小时之间,而且按照个人的习惯确定喂奶的姿势,护理人员每天查房中对产妇喂奶的姿势进行纠正[1]。
观察组的产妇接受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方式,在新生儿分娩后,将母体与婴儿的脐带切断后,将血迹擦干净,然后将婴儿放置在母体的胸前,使母体与婴儿进行皮肤的接触,接触的时间应该是大于半个小时的,然后在1个小时之内,让婴儿吸吮母体的乳头,在生产后的3天内,让婴儿频繁的吸吮乳头,每天吸吮10-12次,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在哺乳的时候,按照需求进行,如果母体感觉到奶胀就要进行哺乳,婴儿需要吃奶的时候就应该哺乳,哺乳的次数和时间也是不限的。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定期的指导工作,确保喂奶的姿势是正确的,确保母亲不管处于什么姿势,都能进行哺乳。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分析,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如表1所示。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分析,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例数在上升。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可以促进母体下奶,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新生儿在出生后,就会有吮吸的天性,通过早期的皮肤接触,可以促进母体的下奶,并且母体的体温比较适宜,可以为新生儿提供适宜的稳定,起到保暖的效果。新生儿在母亲的胸部,他们在不久后就会有觅食的现象,新生儿就会主动找乳头进行吸吮。早吸吮可以提高新生儿对乳头的吸吮能力,而且通过新生儿的吸吮,可以在母体内产生催产素,促进下奶。催产素在腺泡周围,可以形成收缩形式的反射,使母体内的乳汁排出。而且这种方法能够完善子宫的收缩能力,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上升[2]。
母乳是最适合新生儿食用的食物,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新生儿肠道的消化,而且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营养物质的比例是比较均衡的,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优点很多,可以满足新生儿的营养要求。因此,医院应该大力宣传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方法,积极进行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母乳喂养的科学性是非常高的,通过合理的喂养方法,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成长,防止新生儿食用一些不健康的食物,而且可以避免新生儿过于肥胖或者伴有慢性病。母乳喂养可以使母子的感情加以巩固,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一些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早吸吮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半个小时之后吸吮母亲的乳头,并且吸吮的时间长达半小时以上。在新生儿出生后,应该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完成吸吮乳头,如果是剖宫产的新生儿,应该在产妇的意识清醒之后让新生儿吸吮乳头。应该实现新生儿与母体皮肤的接触,新生儿在与母亲皮肤接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来自母体的温度,并且可以感受到母亲带来的温暖,而且产妇的心情也会比较放松和愉悦,使新生儿更加具有安全感[3]。
初乳的价值非常高,初乳指的是产妇在生产后5-7天的乳汁,这些初乳不仅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免疫价值,初乳是比较稠的,而且是泛黄的,初乳中的脂肪含量比较少,但是蛋白的含量多,而且含有各类微量元素,也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对新生儿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能力。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抗体,新生儿可以通过食用初乳进行被动的免疫。护理人员也可以协助新生儿进行吸吮的练习,形成吸吮反射,这样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吸吮是新生儿的本能,他们在刚出生时这种本能是最强烈的,在出生后的30分钟后会减弱,所以,早吸吮可以刺激母体下奶,在新生儿刚出生后,护理人员应该训练新生儿进行反复的吮吸,可以防止奶胀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姚纯,刘红. “三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 内蒙古中医药,2013,09:176.
[2]岳跃红. 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中“三早”尤为重要[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2:328.
[3]毕景芹.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15,08:1536-1538.
作者简介:匡玲 (1986.2-),女,汉,安徽合肥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师。
【关键词】 早接触 早吮吸 早开奶 母乳喂养
在婴儿的喂养中,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通过母乳喂养,婴儿所需的营养都能获取。而且母乳喂养的经济性较高,而且卫生,母乳喂养也是比较方便的,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荐的喂养方式。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360例产妇,分析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360例初产妇,360例产妇都是自然生产的,而且没有母乳喂养的禁忌症,没有发生妊娠综合症,而且都是单胎顺产的产妇。将这360例产妇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180例产妇,两组产妇在年龄、体重等资料上不存在太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的产妇采用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方式,而且每天定期按摩乳房的穴位,护理人员对不正确的喂奶姿势进行纠正。对照组的产妇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吸吮和开奶,时间在3-36个小时之间,而且按照个人的习惯确定喂奶的姿势,护理人员每天查房中对产妇喂奶的姿势进行纠正[1]。
观察组的产妇接受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方式,在新生儿分娩后,将母体与婴儿的脐带切断后,将血迹擦干净,然后将婴儿放置在母体的胸前,使母体与婴儿进行皮肤的接触,接触的时间应该是大于半个小时的,然后在1个小时之内,让婴儿吸吮母体的乳头,在生产后的3天内,让婴儿频繁的吸吮乳头,每天吸吮10-12次,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在哺乳的时候,按照需求进行,如果母体感觉到奶胀就要进行哺乳,婴儿需要吃奶的时候就应该哺乳,哺乳的次数和时间也是不限的。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定期的指导工作,确保喂奶的姿势是正确的,确保母亲不管处于什么姿势,都能进行哺乳。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分析,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如表1所示。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分析,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例数在上升。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可以促进母体下奶,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新生儿在出生后,就会有吮吸的天性,通过早期的皮肤接触,可以促进母体的下奶,并且母体的体温比较适宜,可以为新生儿提供适宜的稳定,起到保暖的效果。新生儿在母亲的胸部,他们在不久后就会有觅食的现象,新生儿就会主动找乳头进行吸吮。早吸吮可以提高新生儿对乳头的吸吮能力,而且通过新生儿的吸吮,可以在母体内产生催产素,促进下奶。催产素在腺泡周围,可以形成收缩形式的反射,使母体内的乳汁排出。而且这种方法能够完善子宫的收缩能力,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上升[2]。
母乳是最适合新生儿食用的食物,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新生儿肠道的消化,而且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营养物质的比例是比较均衡的,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优点很多,可以满足新生儿的营养要求。因此,医院应该大力宣传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方法,积极进行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母乳喂养的科学性是非常高的,通过合理的喂养方法,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成长,防止新生儿食用一些不健康的食物,而且可以避免新生儿过于肥胖或者伴有慢性病。母乳喂养可以使母子的感情加以巩固,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一些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早吸吮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半个小时之后吸吮母亲的乳头,并且吸吮的时间长达半小时以上。在新生儿出生后,应该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完成吸吮乳头,如果是剖宫产的新生儿,应该在产妇的意识清醒之后让新生儿吸吮乳头。应该实现新生儿与母体皮肤的接触,新生儿在与母亲皮肤接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来自母体的温度,并且可以感受到母亲带来的温暖,而且产妇的心情也会比较放松和愉悦,使新生儿更加具有安全感[3]。
初乳的价值非常高,初乳指的是产妇在生产后5-7天的乳汁,这些初乳不仅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免疫价值,初乳是比较稠的,而且是泛黄的,初乳中的脂肪含量比较少,但是蛋白的含量多,而且含有各类微量元素,也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对新生儿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能力。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抗体,新生儿可以通过食用初乳进行被动的免疫。护理人员也可以协助新生儿进行吸吮的练习,形成吸吮反射,这样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吸吮是新生儿的本能,他们在刚出生时这种本能是最强烈的,在出生后的30分钟后会减弱,所以,早吸吮可以刺激母体下奶,在新生儿刚出生后,护理人员应该训练新生儿进行反复的吮吸,可以防止奶胀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姚纯,刘红. “三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 内蒙古中医药,2013,09:176.
[2]岳跃红. 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中“三早”尤为重要[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2:328.
[3]毕景芹.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15,08:1536-1538.
作者简介:匡玲 (1986.2-),女,汉,安徽合肥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