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阅读教学已不能适应今天的课堂。本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要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经验;另一方面教师要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科书、教学用书的观点进行提出相关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教师给予不同方式的提示,学生沿着限定的正确途径进行解答,并以求得与教学法用书的观点相似或相同为“最高目标”。与此同时,对于文体知识的理解、掌握并运用到写作中的教学模式也充斥于阅读教学中。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阅读课望而生畏,这也是学生面对经过专家精选的美文毫无感兴趣,而更钟情于课外读物,遨游于课外读物的丰富世界之中的原因。
  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中对于考试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而对新理念、新课程标准中阅读的要求和目标,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景、组织问题,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这两者之间前者是目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阅读教学;后者是手段,是方法,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1.培养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习惯,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经常鼓励大家做第一个举手的学生,每当有一个学生率先举手打破沉闷气氛时,我一定会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甚至会带头和全班学生一起为他热烈鼓掌,试图使他们建立自信意识。逐渐,学生们发言的次数多了,师生互动也变得默契了,当教师讲到动情之处时,他们还会发出会心的笑声,逐渐进入了自主参与的情境。课堂有了亲和力,课堂氛围开始活跃起来。
  
  2.组织小组讨论,为所有学生提供发言机会,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
  
  小组讨论使绝大多数学生在小的范围内敢说话了。为了避免有的学生在组内也不发言,每次小组讨论时,我都在黑板上列出课堂学习评价表格进行评比,鼓励每个学生在组内的积极参与。这样,即使再“懒惰”的孩子,也珍惜本组的荣誉,会有所表现。慢慢的,全班学生都愿意发表意见,敢说话了。学生的思维也逐渐活跃起。我和学生们赏析了《散步》之后,我请学生谈一谈读完本文之后的感想,语文课代表李平这样说:“学完这篇散文之后,我对我曾经听到过的一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那就是‘如果你想到了你要对你的父母做什么,那你就要赶快去做,不要等到将来后悔。’”听到她的发言后,我被学生对文章的要点领悟之准确所感染。一名13岁的孩子,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认识到这种深度,除文章本身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之外,我想我对他们语言和思维的启发训练的确起到了作用。他们的语文课真正学进去了。
  
  3.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我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有一次,在学生们的周记中我发现了安增伟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您好!这个本子从现在开始将成为我与您的沟通工具。我喜欢语文课,但上课时,我不喜欢认真听讲,也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现在来到新的学校,我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能会有很多问题问您,您可以成为我的知心朋友吗?”这段话使我十分感动,能有什么比师生之间的信任更宝贵呢?我没有急于给她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是给她写了这样的批语:“我很喜欢你,更愿意和你成为好朋友。很高兴你能喜欢语文课,望你保持已有的成绩,我对你非常有信心。我们一起努力,好吗?”此后,每到上课时,她经常第一个举手,而且问题回答得越来越好,声音也越来越洪亮。在我讲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的公开课上,听课教师就坐在她的旁边,她主动举手发表见解,自然得体。
  
  4.培养自主意识,发扬课堂民主
  
  我在授课中非常注意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了《卖油翁》后,我没有发表主导性分析,而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从全文来看,讲的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从陈尧咨的角度讲,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了一点成绩不能骄傲,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从卖油翁的角度讲,做好一个人的思想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他们的分析头头是道,出乎意料,我对这些答案都大加赞赏,我也十分兴奋。一个入学时沉闷的班级如今不仅活跃起来,而且理解表达渐入佳境,这与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不断地鼓励引导、耐心扶持是分不开的。
  
  5.面向全体,让课堂不留被遗忘的角落
  
  课堂上我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我班有一个学生,成绩不好,但是她总是非常踊跃地提问题,尽管她提出的问题也大多不着边际(班里的学生都了解这一情况)。每当她举手提问问题时,总有学生在提醒我:“老师,老师,别让她说,她总是说不对,还说个没完。”此时,我总是微笑着看着她,鼓励她继续说下去。正是因为如此,班里的其他学生也更加大胆地提出问题。“问题”是学生的“导航器”,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其能力的载体。我想,如果没有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学生没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怎么能有那么精彩、活泼的发言?这个学生现在提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在学习《山的那一边》之前,我让学生们提出有疑问的地方,她提了2个问题:(1)“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这句话是不是重复,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既然山的那一边那么穷,为什么祖祖辈辈还心安理得地住在那里?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其中有着她深刻的思考。她从文章的思想内涵到语言深层含意问题都提到了点子上。她的进步幅度太大了。
  经过我的训练,一个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迟缓、学习极为被动的集体变成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善于思考质疑的班级。
  总之,应用“自主学习”于初中期语文阅读教学,强调了学生的接受和再创造,承认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肯定和提高,这与当前语文教学中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是一致的,这对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也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高校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英语能力已成为衡量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高校创建公共英语微型课可以弥补非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对英语语言的认识不足而导致的英语基础薄弱带来的对专业发展的影响。课程开设应注意科目的选择,课程设置具体模式。课程的主旨是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机会从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加深英语基础,加强人文素质,提高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实践及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公共英语 微
摘 要: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目标出发,对近机类机械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机构及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会
摘 要: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对各学科专业进行了结构调整,系列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整合。《园艺植物栽培学》作为合并后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由原来的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三门课程合并而成。本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有机的《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强化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入院实施健康体检的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