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既是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它蕴涵一种新的哲学思维,倡导一种适度、节用、合理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态。勤俭节约是任何时代都必须提倡发扬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德,应该被广泛传承。让孩子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个节俭的好孩子吧!
【关键词】勤俭节约;孩子教育傳承
勤俭节约孩子表率诸葛亮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发扬传承下去。但是勤俭节约并不是在亏待孩子,反而是在富养孩子,但是不是物质上的富养,而是精神上的富养。就算父母有钱,也要让孩子懂得勤俭节约,明白花钱容易赚钱难,这样在花钱时才会感恩父母,并学会尊重别人和付出自己生活的热情。历览先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更要让他们懂得勤俭节约。
1 培养孩子良好的节约习惯——教师的影响
教师是除了父母之外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教师做什么,孩子就会模仿什么,所以教师要当勤俭节约的典范。
1.1 教师的一言一行
作为一名教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教师对穿得漂亮的孩子进行语言上的赞许,会对其他孩子无形中形成一种攀比的心理暗示。所以,老师不仅不应对孩子的穿着太关注,自己也要穿着朴素大方,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
1.2 语言巧妙的言传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即生活”,所以教师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意识。老师按照孩子们的思维来达到教育节水的目的。让孩子们明白水资源的重要性。
1.3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通过童话故事和生活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一粒米、一滴水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让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剩饭菜的好习惯。平日里,还鼓励孩子收集家里的瓶瓶罐罐,用废旧材料和老师一起做玩具,将节约的意识渗透到幼儿每日的生活中。
1.4 教育孩子节约纸张文具
不随便扔掉没写完的作业本和纸张,,尽可能利用,变废为宝。不浪费任何一张纸。循环利用文教用具。提倡孩子将多余的文教用具捐献给其他小朋友,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和爱心。
2 培养孩子良好的节约习惯——家长是榜样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爱学习,孩子就爱学习,家长爱劳动,孩子就爱劳动,家长乐于助人,孩子就乐于助人。
2.1 知道钱的来历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有机会要让孩子看看成人是怎样劳动的,让孩子知道劳动是很辛苦的,并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育他们懂得金钱的价值,并教会他们储蓄,让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
2.2 引导孩子正确消费
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消费,如让孩子将自己的压岁钱用作新学期的学费,让孩子有计划地买书、买文具等。父母还可鼓励孩子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零用钱捐献灾区,捐献希望工程等,或帮助幼儿园有困难的同伴,有助于培养教育孩子高尚的道德意识。
2.3 营造节俭的家庭氛围
孩子年龄虽小,但可塑性极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自己的节俭行为影响孩子,如:将洗衣服的水留下来拖地或充厕所,淘米水用來浇花等。孩子天长日久耳濡目然,自然就会习得,家中一切设施摆放整齐,勤收拾,常整理,那么孩子的心中也会埋下爱劳动、勤节约的种子。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在节约方面为孩子做出榜样。
2.4 相互联系,持之以恒
孩子行为习惯是需要在持续的、耐心的、正确的引导下形成,因此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很大程度上在于家长的坚持。孩子年龄小,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成人的评价,当你看到孩子出现节约行为时,家长一定要做出肯定和鼓励,及时表扬支持孩子的节约行为.家长和教师应经常联系,家长之间也应把一些好的教育方法进行讨论、分享。
3 孩子的勤俭节约之我见
(1)勤俭节约并不是“小气”或“吝啬”,它是建立在合理满足的基础之上的,即有正当的理由,该花钱时才花钱。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要做出良好表率,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拒绝的同时也要说明理由。记住,物质永远富养不出让人满意的孩子,只有让孩子精神、思想和眼界丰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养,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自己去创造一个快乐进取的人生。
(2)学会节俭,终生受益。有句老话:成有勤俭败由奢。虽然现在生活得到了改善,物质生活充裕了,但是勤俭朴素的传统不能丢,不管多么富裕,节俭是必需的,任何浪费都是对劳动的亵渎,节俭是永远不能丢弃的美德。勤俭是一种现代文明,一种优秀品质,作为家长无论家境贫富,都应该给孩子上勤俭教育这一课,使勤俭成为孩子必备的素养和品质,相信会使他受益终生,成为蕴藏在他内心深处取之不尽的资本。
(3)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目的培养孩子的勤俭节约,并不是要他们当“苦行僧”,去重复过去那种穷苦的生活,也不是让他们吃残羹冷炙、像过去那样吃米糠吃野菜,而是要求他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变好的情况下,仍然富而不奢、努力上进。勤俭节约是一种生活理念指导下的生活方式。节约是蕴涵一种新的哲学思维,倡导一种适度、节用、合理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态。
(4)再多的财富,也要节约。如果任意挥霍,不节约,再多的财富最终也会变没。但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家庭正意识到这一点,特别是一些富豪之家,比如香港第一富豪李嘉诚很少给儿子李泽楷零用钱,而是提供机会,让儿子赚取零用钱,让他明白:只有努力才会有所得,而不是靠父母给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培养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比如爱惜玩具、爱护书籍是一种节约;要告诉孩子:节俭的习惯可以让生活变得高效,让资源得到最大利用,让金钱花销更合理,从而带给自己更多的快乐。
4 结语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国家能源有限,要懂得勤俭节约,循环利用,孩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国家也会越来越强大。所以,养成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变得更好,让国家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存霞.浅谈家庭中怎样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J].小说月刊月刊,2016.
[2]吴宝席.教会孩子节俭[J].中国西部,2014.
[3]王晓慧.如何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J].黑河教育,2013.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吗图学校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123000
【关键词】勤俭节约;孩子教育傳承
勤俭节约孩子表率诸葛亮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发扬传承下去。但是勤俭节约并不是在亏待孩子,反而是在富养孩子,但是不是物质上的富养,而是精神上的富养。就算父母有钱,也要让孩子懂得勤俭节约,明白花钱容易赚钱难,这样在花钱时才会感恩父母,并学会尊重别人和付出自己生活的热情。历览先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更要让他们懂得勤俭节约。
1 培养孩子良好的节约习惯——教师的影响
教师是除了父母之外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教师做什么,孩子就会模仿什么,所以教师要当勤俭节约的典范。
1.1 教师的一言一行
作为一名教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教师对穿得漂亮的孩子进行语言上的赞许,会对其他孩子无形中形成一种攀比的心理暗示。所以,老师不仅不应对孩子的穿着太关注,自己也要穿着朴素大方,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
1.2 语言巧妙的言传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即生活”,所以教师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意识。老师按照孩子们的思维来达到教育节水的目的。让孩子们明白水资源的重要性。
1.3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通过童话故事和生活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一粒米、一滴水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让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剩饭菜的好习惯。平日里,还鼓励孩子收集家里的瓶瓶罐罐,用废旧材料和老师一起做玩具,将节约的意识渗透到幼儿每日的生活中。
1.4 教育孩子节约纸张文具
不随便扔掉没写完的作业本和纸张,,尽可能利用,变废为宝。不浪费任何一张纸。循环利用文教用具。提倡孩子将多余的文教用具捐献给其他小朋友,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和爱心。
2 培养孩子良好的节约习惯——家长是榜样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爱学习,孩子就爱学习,家长爱劳动,孩子就爱劳动,家长乐于助人,孩子就乐于助人。
2.1 知道钱的来历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有机会要让孩子看看成人是怎样劳动的,让孩子知道劳动是很辛苦的,并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育他们懂得金钱的价值,并教会他们储蓄,让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
2.2 引导孩子正确消费
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消费,如让孩子将自己的压岁钱用作新学期的学费,让孩子有计划地买书、买文具等。父母还可鼓励孩子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零用钱捐献灾区,捐献希望工程等,或帮助幼儿园有困难的同伴,有助于培养教育孩子高尚的道德意识。
2.3 营造节俭的家庭氛围
孩子年龄虽小,但可塑性极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自己的节俭行为影响孩子,如:将洗衣服的水留下来拖地或充厕所,淘米水用來浇花等。孩子天长日久耳濡目然,自然就会习得,家中一切设施摆放整齐,勤收拾,常整理,那么孩子的心中也会埋下爱劳动、勤节约的种子。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在节约方面为孩子做出榜样。
2.4 相互联系,持之以恒
孩子行为习惯是需要在持续的、耐心的、正确的引导下形成,因此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很大程度上在于家长的坚持。孩子年龄小,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成人的评价,当你看到孩子出现节约行为时,家长一定要做出肯定和鼓励,及时表扬支持孩子的节约行为.家长和教师应经常联系,家长之间也应把一些好的教育方法进行讨论、分享。
3 孩子的勤俭节约之我见
(1)勤俭节约并不是“小气”或“吝啬”,它是建立在合理满足的基础之上的,即有正当的理由,该花钱时才花钱。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要做出良好表率,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拒绝的同时也要说明理由。记住,物质永远富养不出让人满意的孩子,只有让孩子精神、思想和眼界丰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养,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自己去创造一个快乐进取的人生。
(2)学会节俭,终生受益。有句老话:成有勤俭败由奢。虽然现在生活得到了改善,物质生活充裕了,但是勤俭朴素的传统不能丢,不管多么富裕,节俭是必需的,任何浪费都是对劳动的亵渎,节俭是永远不能丢弃的美德。勤俭是一种现代文明,一种优秀品质,作为家长无论家境贫富,都应该给孩子上勤俭教育这一课,使勤俭成为孩子必备的素养和品质,相信会使他受益终生,成为蕴藏在他内心深处取之不尽的资本。
(3)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目的培养孩子的勤俭节约,并不是要他们当“苦行僧”,去重复过去那种穷苦的生活,也不是让他们吃残羹冷炙、像过去那样吃米糠吃野菜,而是要求他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变好的情况下,仍然富而不奢、努力上进。勤俭节约是一种生活理念指导下的生活方式。节约是蕴涵一种新的哲学思维,倡导一种适度、节用、合理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态。
(4)再多的财富,也要节约。如果任意挥霍,不节约,再多的财富最终也会变没。但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家庭正意识到这一点,特别是一些富豪之家,比如香港第一富豪李嘉诚很少给儿子李泽楷零用钱,而是提供机会,让儿子赚取零用钱,让他明白:只有努力才会有所得,而不是靠父母给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培养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比如爱惜玩具、爱护书籍是一种节约;要告诉孩子:节俭的习惯可以让生活变得高效,让资源得到最大利用,让金钱花销更合理,从而带给自己更多的快乐。
4 结语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国家能源有限,要懂得勤俭节约,循环利用,孩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国家也会越来越强大。所以,养成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变得更好,让国家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存霞.浅谈家庭中怎样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J].小说月刊月刊,2016.
[2]吴宝席.教会孩子节俭[J].中国西部,2014.
[3]王晓慧.如何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J].黑河教育,2013.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吗图学校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1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