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辩证法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99-02
  
  新时期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充满了问题和挑战,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思考和发展,班级管理中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都充满了辩证法。本人着眼于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体会了有效的班主任工作应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辩证地处理很多矛盾。
  1 辩证把握冷处理和热处理
  班主任作为全班学生利益的代表人和保护者,应把自己置于客观公正之位置,遵循教育《纲要》,在教育规律面前,不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不被眼前之事冲昏头脑,不为一时一事所左右。更不能“顺我者受宠,逆我者受冻”。要因势利导,开流疏堵,“以法治班,以德治班”。因此,除了激情之外,更多的是理性和耐心,“诲人不倦”是需要理性和耐心作支撑的。
  案例:(打架事件)课间十分钟,班级的吴某开了孙某的笑话,孙某回敬了吴某,平素性情急躁的孙某被激怒了,怒气冲冲的将吴某推倒,吴某感觉吃亏了,就将张某推倒在桌子上,两人互相厮打起来。当我闻讯赶到时,两个人赤红着脸,被同学和准备上课的老师抱住隔开,但依然不依不饶,其他同学乱成一片。面对如此混乱的场面,我的头脑迅速的思量着,寻找适当的解决办法:如果采用疾风暴雨式、劈头盖脸式、直截了当式、简单粗暴式……这些都有可能暂时压住学生的嚣张气焰,但当事人孙某和吴某均是个性倔强、脾气暴躁、吃软不吃硬的学生,这样处理也有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冲突,使事情更僵。于是我决定选择冷处理的方式,先稳定学生的情绪,平息事态,在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再考虑适当的解决办法。
  第一步,将两人带出教室,让两人冷静思考,平复各自的情绪。
  第二步,私下利用学生和老师调查这起事件,基本掌握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第三步,情景再现,在班级召开“打架事件之情景再现及剖析处理”,展开全班大讨论。经过当事人情景再现的自述、师生分组剖析当事人行为并提出处理意见后,我放弃了自己的处理权力,让当事人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决定对自己的处理意见。结果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两位当事人向对方赔礼道歉后,感谢同学们的帮助,最后主动要求接受班规和校级的处罚。
  点评:1.当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发生情绪或情感,态度或价值方面的纷争时,应冷静地分析,理性地思考,切忌头脑一热,匆忙下手,情急之下,“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棍打下,造成“冤假错案”或无法弥补的后果。“冷处理”给纷争的双方留有挽回余地和反思自省的时间和空间,“退后一步自然宽”,应把学生摆在一个平等对话的位置,而不能视其为附属或点缀随意搓揉。2.当学生因头脑发热,而不能正确和清醒地认识自己,或当他们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好高务远时,班主任应及时浇一点“冷水”,用理智的语言引导他们走出认识的误区,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必要时应以振聋发聩的警策语言给予当头棒喝,促其醒悟。3.对一些个性张扬,言行偏激的学生,对他们说句冷静话,通过貌似“冷漠”的“冷言冷语”促其反思,从情绪化回归理性,变“锋芒毕露”于“丰华内敛”。“浇冷水”使其清醒,“蹩马腿”使其认识并非“天下任我行”,人只有适应和利用环境和“游戏规则”才能脱颖而出,顺势而动。
  2 辩证把握堵和导
  案例:(课件十分钟)最近我们班同学在玩溜溜球,甚至是上课时都在玩耍,因此我使出了杀手锏,没收了所有的溜溜球,但是班级从此一片无聊与沉闷。后来在班会课上开展了自编游戏比赛,并专门聘请“好游戏”推广员,负责管理课间的游戏活动。如此改革后,学生下课课间既能开开心心的选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又能文明的遵守班级纪律,班级氛围又恢复了以往的既严谨又活泼的景象。
  点评:当班主任确定谈话的对象后,就要去了解对方。孙云晓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只有对你所要交谈的学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才能把握住谈话的主动权,达到谈话目的。一般要先了解对方的思想症结、性格特征,从而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谈话还要注意选择时机,一些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认为谈话最佳时机是:问题未形成,矛盾初露时;初次犯错误,产生悔恨时;个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火头已过,心平气和时;思想疙瘩解不开,易产生过激行为时。以上仅是一般谈话需掌握的时机,碰到学生受到重大挫折时,谈话宜早不宜迟。
  “绿灯”和“红灯”不是矛盾的对立,而是辩正的统一。它们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两个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事件的起因、性质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来决定启动“绿灯”或“红灯”,既求得整体教育的最佳效果,又有利学生个人身心的长远发展。同一件事,在时间上需要“红灯”,而在态度上需要“绿灯”;或者在时间上需要“绿灯”,而在态度上需要“红灯”。“冷”“热”相济,交替并用,又要把握火候,真心投入,才不违背教育的初衷,求得学生的理解和配合。
  3 辩证把握鼓励和批评
  案例:(温柔的惩罚)新学期伊始,我当上了高二五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美女群集的班级,看着她们常感到赏心悦目。可是,一周不到,几个任课老师频频针对一个女生向我告状,数学老师说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一塌糊涂英语老师说她上英语课像在听天书;政治老师说她在上课时抄歌谱。听着老师们的告状,我非常恼火;这样的学生哪是来读书的?她又怎能把书读好?
  到我的办公室,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对学习不敢兴趣”,我一听,火冒三丈:“那作为学生你对什么感兴趣?”她低着头,“我对唱歌感兴趣!”她突然抬起头,自信地看着我说:“我会唱很多歌,我学了四年的美声唱法,我得过很多声乐方面的奖”,我故作严肃的说“我要罚你给老师唱首拿手的歌。”接下来,她的优美婉转的歌声吸引了周围的老师,获得了大家的掌声。我因势利导:“你的歌唱得真棒!你一定是为非常聪明的女孩!我相信凭你的聪明才智,你完全可以在学好声乐的同时,把其他各门功课也学好。”从此以后,她上课专心多了,老师告状也越来越少了。
  点评:鼓励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的手段。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运用好鼓励的艺术,在班集体中为同学们树立一个个鲜活的榜样,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但是许多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太少,好象教师的话一字千金,轻易不出嘴。还有一些教师鼓励手法单调,效果没有达到最佳。所以班主任要乐意鼓励、善于鼓励。
  3.1 鼓励学生要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这就要求班主任鼓励学生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鼓励,大事化小、小事夸大式的表扬均可能引发学生的反面情绪。只有在事实基础上给予恰当的评价,才能真正发挥表扬的教育作用。
  3.2 鼓励要把握时机,恰当有度。一般来说,表扬要及时,只有及时的表扬才能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对自卑感强的学生,一旦发现其值得表扬的事件就要给予肯定、鼓励,激发其信心,如果表扬晚了,很可能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3.3 鼓励要态度真诚,注重细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应当是发自内心的,可以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感到真正的温暖,从此以表扬为激励,更加努力寻求进步。如果是泛泛而谈、言之无物,则难以产生鼓动性和影响力。表扬内容具体才能有好的效果。表扬要掌握准确度。表扬能够为多数同学所接受,才能达到教育作用。主观臆断、表扬唯亲,学生就会认为班主任独裁,从而降低了班主任自身的威信。
  班主任要感情卡,不要核威胁;要拉一拉,不要推一推;要学点理论,不要空发议论;要勤于科研,不要想当然等等。
其他文献
【摘要】 针对车辆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及未来工作需要, 从“教”、“学”和“用”三方面对“MATLAB及应用”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与实践。实践表明,这使学生对MATLAB软件、MATLAB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的了解得以加强,建立了良好的程序设计思想,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MATLAB及应用;课程教学    Research on and Practice of Teac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90-02    1 《牛津初中英语》初一新教材,笔者认为主要下几个显著特点  1.1 知识点带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譬如,“celebrate”这个单词在7A第三单元才正式学习,而编者早就在预备课程的第十二单元中就提前导入了,体现了“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的超前引入规则。再如“swimming p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89-01    要写好作文,必须有较好的文字基础。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多练。由于农村小学生听到的、看到的、阅读的、练习的都很少,造成知识面窄,词汇贫乏,所表达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如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作文是这几种综合能力的训练。  首先,我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76-01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启动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服务,为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但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总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是不太深刻;对文中出现的语言不会加以运用。
【摘要】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插图是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插图;听;说;读;写能力;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98-02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是靠语言实践获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01-0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构建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了新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以团队精神为载体,以教师点拨为指导的团队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得到弘扬。语文课堂如何建构起一个有效的组织,来实现合作学习的呢?  1 初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组织形式的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经济类的项目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以“财务信息实务化”学习领域课程为例,探索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行动领域;学习领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96-02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一种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一个完整工作程序的课程模式。它是以学生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