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新观念,新素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sl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具体改革目标如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新课程以最前沿的思维和崭新的理念让广大教师耳目一新,为之振奋,但同时也向广大小学教师提出全新的挑战。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程改革呢?让本人说,最重要的是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一、彻底更新教学观念
  重新认识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有了全新的要求,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控,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课前准备很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课上学习的良好效果打下基础;课中把准备的资料,如文字、音像等,恰当地运用到教学环节中,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达到预习与学习的完美统一;课后不是讲完就没事了,所有的教学任务其实在课堂上只是完成了一半。一是拓展、延伸,二是温故而知新,并在两手抓的情况下将知识溶于实践中、活动中,在实践中运用、认识、巩固知识。
  重新认识语文教学。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的社会关系基础上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为教学认识的主体。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教师与学生应当互相尊重,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其他场所,师生的社会关系与业务关系和谐统一,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重新认识角色的定位。伴随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到来,人们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的权威正在受到很大的冲击,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呢?只能是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此外,教师应教给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方法和渠道,鼓励学生自助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现在,有人提出”学校消亡论”,认为学校阻碍了人性的发展。但在实际中,学校教育仍是主要存在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从语文的起步教育入手,和学生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从“经验”中请出来,敢于承认不足,敢于和学生共同学习,敢于向学生请教,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
  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教师职业的核心在于既教书又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身教胜于言教。而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相对其他科任教师要重得多。小学生思想正处于打基础的时候,对于小学生今后思想的奠定尤为重要。所以,这就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紧迫的任务,那就是强化和优化自己的素质构成,使自己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准确地、科学地、系统地、生动地进行语文教学。首先,教师要有诚实的品行。“言必信,行必果”是教师恪守的信条。讲诚信的教师才能教出讲诚信的学生,诚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将来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在和学生接触的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教师要冷静对待,带领学生努力克服,学会磨炼坚强的意志。教师还要有崇高的人格力量,既要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要有高尚的事业理想,又要有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总之,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文教师是德育的重载者,小学语文教师是重载者中的基础,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这就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课的德育功能,重视德育渗透,加强自身德育修养,做一名合格的新型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语文教师是培养学生语言素质的人,所以必须具备厚实的语文专业素养。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对语文教学的总体知识结构、知识内容、学科动向了如指掌,具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并能透彻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作文。在教学过程,教师的文章就是学生的样板。因此,想要把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语文教师自己就应该具备较高的写作素质,写一手漂亮的作文。“唯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教师要学的勤快,敢于下水,发挥教师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拥有丰富的课外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文化素养,有幽默感。教师在授课中懂得多才能讲得多,才能举一反三、妙趣横生。这样,教师的课堂内容丰富了,让学生不仅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还学到了许多课外的知识,在快乐中学习,轻松学到较多的文化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能力素质。能力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于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他不仅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广博的能力素质。这方面的内容就比较多了,比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会写一手好字,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情感等等。这就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学有所专还有学有所博,是良材还要是全才。比如,讲普通话,不仅要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注意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诵读技巧,还要在讲话和讲课时注意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准确、严密、规范、优美。掌握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这就是一种能力,讲话能力、表达能力、渲染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运用,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声情并茂、妙语连珠、心领神会。
  新课程改革向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就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出发,不断认识新观念,提高新素质,在更高的要求面前,磨炼自己,增长才干,做一名新世纪合格的优秀语文教师。(责编 张宇)
其他文献
当前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之前没有充分了解学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这样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
摘要:一直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学习、反思,力争能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本文笔者就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及策略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 教学 问题 对策    新课程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发现在现今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以下一些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
计算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如果学生打不好计算的基础,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整体数学成绩,而且会给学生留下终身的遗憾。因此,教师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要牢记基础知识  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得认识数。认数是学习数学计算的首要环节,换
<正>作文,要写得超凡脱俗,如花似锦,并非易事。古人云:"大匠予人规矩,不予人巧",意思是高明的匠师只能教人掌握制作的基本规则,却无法使人制作得巧妙。这样看来,佳作的诞生真
摘要: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联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势在必行的。它们的结合给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教学过程的集成性、交互性、开放性和情境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时在使用中还要摒弃其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获得一个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    教育的历史告诉
通过观察下述五个指标, 评价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 Adm)对大鼠损伤性心肌肌浆网功能的改善程度: 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177;dp/dtmax)、肌浆网钙摄取和释放及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