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的教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最主要的场所,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如何提高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成为了本文的讨论话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一、课堂教学要深入人心,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1.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教学语言要丰富有趣,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既要正视现实,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要力争合理运用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并加强师生间的目光和情感交流。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要展开对话,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真诚接纳。学生从中获得平等、尊重、信任、和谐等师生关系的积极体验。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力图营造出宽松和谐、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参与。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
2. 教师对教材的充分整合
英语新教材在农村中学使用时,教师普遍反应内容较多,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要求教师必须要充分吃透教材,熟悉《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充分整合教材。对教科书上的内容先后顺序的适当调整,教材内容进行部分适当取舍与补充,教材重难点的实时处理,整合教材时不要迷失方向。对教材的整合处理还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教师一定要有前瞻性的目光。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内容多,上不完的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3. 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应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分析、思维、判断等能力的训练及培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应该给学生大多数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种优秀的教学法是针对一定的教学实际而探索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针对性,但不一定完全适合你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于各种教学方法,我们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对象,“取其之精华,而弃其之糟粕,融合使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在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良好思维方法的引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随着英语课堂上多媒体的普遍使用,以及课堂活动的增多,教师的板书少了。许多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地参与了一番,一节课下来什么记录也没有,这无疑给课堂的有效性大打了折扣。因此,在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做好笔记是相当重要的。首先,教师得让学生明白“记什么”。其次,教师得指导学生“怎么记”。最后,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在课后做好课堂笔记的整理。笔者要求学生当天的笔记必须当天完成整理;并根据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经常提醒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以此达到让课堂笔记真正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三、在课堂上有效落实知识点,确保“堂堂清、日日清”
这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怎么能在课堂结束时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怎么做到让每个孩子有所提高既分层教学呢?教师可以尝试借鉴洋思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从做中学,把“包”字请进来的“两清运动”。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巩固性的基本练习或检测,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与自身智慧的发挥
1.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自身素质有新的要求。
身为教师,平时应该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不可固步自封。在课堂上,教师必须通过自身基本功的展现,让学生最直接的享受到英语带来的魅力。同时,教师应对自己学科外的知识广泛涉猎。课堂设计时,教师会遇到各种社会热点,国内外新闻等,而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对外界充满好奇。此时,教师在课堂上若能对涉及的热点问题用英语点拨一二,会激发起学生开展活动的兴趣,更有效的完成教师设计的内容。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教师素养的一个部分。
2. 教师本身的个人魅力和情感投入对有效课堂起积极作用。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着改变。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威严的满堂灌。课堂上需要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学生身边,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一个个课堂设计。此时,教师高涨的课堂情绪,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句动听的鼓励等,都能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放松,克服自己的内向、焦虑、害羞、胆怯,而已积极思考,思维活跃来代替。学生的激情能让他们有更高的投入程度,使课堂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双边互动。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爱的教育形式的采用,会使你们整个教学感到轻松,愉快,使你们得到理想的施教环境,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也会使学生感到充实,快乐,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心向。”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课堂。
3. 教师对课堂突发情况要智慧处理
课堂设计的多样,使得教师在开展活动时需要充分做好课堂突发情况的准备。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具有好动,易冲动等特点。教师在遇到课堂突发情况时,要懂得擅用策略,酌情冷处理。切不可因个别学生放弃整堂课的教学。课堂教学仍然继续。对于就有关活动开展时,双方意见不合,更需要教师立刻有效处理,不激化当堂矛盾与问题,掌控住自己的课堂
总之,教学的根本,不仅是把外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当前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轨。当今英语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我们只有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刻苦钻研教材、在反思中不断地学习、实践,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绽放出高效的异彩。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一、课堂教学要深入人心,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1.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教学语言要丰富有趣,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既要正视现实,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要力争合理运用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并加强师生间的目光和情感交流。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要展开对话,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真诚接纳。学生从中获得平等、尊重、信任、和谐等师生关系的积极体验。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力图营造出宽松和谐、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参与。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
2. 教师对教材的充分整合
英语新教材在农村中学使用时,教师普遍反应内容较多,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要求教师必须要充分吃透教材,熟悉《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充分整合教材。对教科书上的内容先后顺序的适当调整,教材内容进行部分适当取舍与补充,教材重难点的实时处理,整合教材时不要迷失方向。对教材的整合处理还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教师一定要有前瞻性的目光。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内容多,上不完的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3. 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应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分析、思维、判断等能力的训练及培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应该给学生大多数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种优秀的教学法是针对一定的教学实际而探索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针对性,但不一定完全适合你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于各种教学方法,我们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对象,“取其之精华,而弃其之糟粕,融合使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在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良好思维方法的引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随着英语课堂上多媒体的普遍使用,以及课堂活动的增多,教师的板书少了。许多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地参与了一番,一节课下来什么记录也没有,这无疑给课堂的有效性大打了折扣。因此,在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做好笔记是相当重要的。首先,教师得让学生明白“记什么”。其次,教师得指导学生“怎么记”。最后,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在课后做好课堂笔记的整理。笔者要求学生当天的笔记必须当天完成整理;并根据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经常提醒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以此达到让课堂笔记真正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三、在课堂上有效落实知识点,确保“堂堂清、日日清”
这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怎么能在课堂结束时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怎么做到让每个孩子有所提高既分层教学呢?教师可以尝试借鉴洋思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从做中学,把“包”字请进来的“两清运动”。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巩固性的基本练习或检测,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与自身智慧的发挥
1.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自身素质有新的要求。
身为教师,平时应该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不可固步自封。在课堂上,教师必须通过自身基本功的展现,让学生最直接的享受到英语带来的魅力。同时,教师应对自己学科外的知识广泛涉猎。课堂设计时,教师会遇到各种社会热点,国内外新闻等,而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对外界充满好奇。此时,教师在课堂上若能对涉及的热点问题用英语点拨一二,会激发起学生开展活动的兴趣,更有效的完成教师设计的内容。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教师素养的一个部分。
2. 教师本身的个人魅力和情感投入对有效课堂起积极作用。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着改变。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威严的满堂灌。课堂上需要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学生身边,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一个个课堂设计。此时,教师高涨的课堂情绪,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句动听的鼓励等,都能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放松,克服自己的内向、焦虑、害羞、胆怯,而已积极思考,思维活跃来代替。学生的激情能让他们有更高的投入程度,使课堂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双边互动。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爱的教育形式的采用,会使你们整个教学感到轻松,愉快,使你们得到理想的施教环境,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也会使学生感到充实,快乐,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心向。”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课堂。
3. 教师对课堂突发情况要智慧处理
课堂设计的多样,使得教师在开展活动时需要充分做好课堂突发情况的准备。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具有好动,易冲动等特点。教师在遇到课堂突发情况时,要懂得擅用策略,酌情冷处理。切不可因个别学生放弃整堂课的教学。课堂教学仍然继续。对于就有关活动开展时,双方意见不合,更需要教师立刻有效处理,不激化当堂矛盾与问题,掌控住自己的课堂
总之,教学的根本,不仅是把外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当前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轨。当今英语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我们只有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刻苦钻研教材、在反思中不断地学习、实践,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绽放出高效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