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介绍一种以银耳、枸杞和芦根为主要原料的固体饮料制备方法.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银耳、枸杞、芦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吸湿程度和休止角为指标,研究成品临界相对湿度测定和颗粒流动性;以感官评价、重金属和微生物限量为指标,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以粗多糖为指标的药材组合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4次;成品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4.3%,休止角小于40°;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结果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通过该工艺制备的固体饮料产品特性良好,可以为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机 构】
: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一种以银耳、枸杞和芦根为主要原料的固体饮料制备方法.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银耳、枸杞、芦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吸湿程度和休止角为指标,研究成品临界相对湿度测定和颗粒流动性;以感官评价、重金属和微生物限量为指标,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以粗多糖为指标的药材组合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4次;成品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4.3%,休止角小于40°;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结果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通过该工艺制备的固体饮料产品特性良好,可以为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对不同溶剂提取的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包含代谢废料)有效成分进行处理,以福林酚法测定消化前后的多酚含量,以ABTS+·、DPPH·、O2-·、·OH自由基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变化,并采用Correl函数对多酚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多酚在茯苓代谢废料中含量最高,白茯苓中最低;多酚含量与ABTS+·、DPPH·、·OH自由基法测定的抗氧化活性高度相关,茯苓代谢废料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VC.体外模拟消化可以促进多酚的提取,同时也增加材料的抗氧化活性;与水提物相比,试验材料
为探究不同品种灵芝子实体挥发性成分及其差异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的方法对4个人工栽培品种白肉灵芝、赤芝、紫芝、大红芝子实体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从4个品种中共检测出81种化合物,其中醛类25种、酮类14种、醇类10种、酯类7种、萜类5种、烯烃类4种、酸类3种、烷烃及其他18种.PCA分析发现,(E)-2-庚烯醛、3,4-二(亚甲基)-环戊烷酮、(E)-2-辛烯醛、丁基乙二醇乙酸酯、(E)-2-壬烯醛、2,4-壬二烯醛、(E)-2-癸烯醛、(E,E)
金针菇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物质的药食两用菌,还有显著的保健功效.通过系统阐述金针菇多糖、蛋白质和氨基酸、脂类等营养成分含量,并详细地介绍了金针菇抗运动性疲劳、免疫抗肿瘤、抗衰老的保健功能以及到目前为止的加工生产现状,旨在为今后金针菇的深化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更深入的理论依据.
通过温度和光照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酪氨酸酶活力影响的研究,探索温度和光照影响子实体颜色深浅的机理.结果表明,平菇子实体黑色素的合成与酪氨酸酶有关,酪氨酸酶的活力受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而使子实体颜色深浅不一;温度是影响酪氨酸酶活力的主要因素;温度15℃、光照强度1000 lx时,酪氨酸酶活力较高,催化合成的黑色素多,子实体颜色深.
食用菌在我国绿色经济构建中作用斐然,但其添加剂超标问题却成为产业发展壁垒.新国标GB 5009.34-2016实施后,食用菌二氧化硫残留超标问题日益凸显.为此,通过从食用菌二氧化硫的限量标准、检测方法、来源、含量管控等方面探讨食用菌二氧化硫残留超标问题,以期为食用菌中二氧化硫的安全控制提供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