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旋光法测量奶粉中的糖性分析

来源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c102726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奶粉溶液的旋光度来分析所含糖的性质,本文采用旋光法,同时根据其不同浓度的旋光度来确定含糖量。测试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准确度较高,能满足一定范围的质量检测要求。并利用比旋光度的情况,用旋光仪直接测定这些成分的含量。
  【关键词】奶粉;蔗糖;乳糖;旋光度
  旋光法是利用物质的旋光性质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一般来说旋光法测量溶液浓度时,旋转终点是通过人眼判断三分视场的光强强弱来确定的,旋转角度是通过人眼从检偏器上的刻度盘读取的,误差稍大,但旋光法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的优点,因此采用旋光法来测量溶液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基于旋光法的检测原理,结合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来分析和鉴别奶粉溶液的含糖情况(乳糖和蔗糖)。
  1.测量原理
  偏振光通过手性化合物溶液后,介质溶液能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偏振面的方向就会旋转一个角度,这种能使偏振面旋转的性能称为旋光性。偏振面被旋光性物质所旋转的角度叫旋光度,用 表示。乳糖和蔗糖均为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因此测量溶液中糖浓度的问题可以转换为测量偏振光偏振面旋转角度的问题。当温度、光的波长及溶液层厚度一定时,糖溶液的浓度与偏振光偏振面旋转的角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過旋光法测量溶液中糖的浓度。同时考虑到乳糖和蔗糖旋光角不同,可以利用旋光情况来鉴别奶粉中所包含的碳水化合物是乳糖还是蔗糖,考虑到温度在20°C左右时乳糖和蔗糖的水解速度较慢,对实验结果影响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因此可以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对其进行测量。考虑到我们测量的介质为溶液,测量的结果会与选取的盛放样品的管子(旋光管)的长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利用比旋光度[ ]对溶液的糖含量进行分析。比旋光度仅决定于物质的结构,比旋光度是物质特有的物理常数,采用比旋光度将比旋光度更有说明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可以用不同长度的旋光管和不同的样品浓度测定某物质溶液的旋光度 ,并按下式进行换算得出该物质的比旋光度[ ]。
  式中:C--溶液的浓度(g/100mL); --旋光管长度(dm)。
  若被测物质是纯液体,则按下式进行换算。
  式中: --液体的密度。
  2.数据与分析
  考虑到蔗糖存在水解效应,温度会对溶液的旋光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温度20°C情况下,溶液的旋光度随时间变化较小,因此,我们重点测量了此温度下的溶液的旋光度,并作出其旋光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曲线。通过对不同奶粉、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旋光度分析,我们可以描绘出奶粉中所含糖分的基本情况。
  图2为我们测量的奶粉中主要糖分为蔗糖的溶液其旋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图,从图2可以看出蔗糖在未出现水解之前,在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它的旋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我们可以拟合出相关线性回归曲线为:
  其中 为溶液的浓度,相关度 。
  图3为测量得到的蔗糖旋光度与溶液温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二者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且不同温度下其旋光度变化较大,这与溶液本身的温度有关,同时蔗糖本身存在水解现象,温度不同的溶液水解的速度不同造成了这种情况。因此,对于旋光度的测量必须在溶液的浓度温度差值不是很大的情况进行。
  3.结果与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用旋光法测定出奶粉样本中糖成分(蔗糖或乳糖)的分析,及蔗糖不同浓度下旋光度的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利用旋光度测量的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分辨出糖的成分及含糖量。在对测试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用旋光法可以实现对奶粉含糖成分及含糖量的测定。
  本文工作得到辽宁科技学院大创项目(201911430117)、(辽宁科技学院青年基金支持(Qn201601)、辽宁教育厅青年基金支持(L2017lkyqn-07)。
  参考文献:
  [1]顾大明.用旋光法测定蜂蜜主要成分含量的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4).
  [2]黄曙江.一种糖溶液旋光度的测量方法和不确定度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6(4):88-89.
  [3]周真,吴娟,李中刚.基于激光散透比的牛奶成分检测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27(6):1185-1186.
  [4]冯旭东,安卫东,丁毅等.蛋白质快速检测仪测定乳及乳制品中蛋白质[J].分析化学,2011,39(10):1496-1500.
  [5]童殿荣.旋光仪测定新鲜牛乳中乳糖[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98,3:21-25.
  [6]闫焕宇,于国萍.利用旋光性测量溶液浓度[J].电子技术,2009,36(11):64-65.
  (作者单位:1.辽宁科技学院双百学院;
  2.辽宁科技学院基础部)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日益广阔的发展空间,因而电力信息通信传输技术也实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其也面临着越发严峻的挑战,而OTN技术的出现则大大解决了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电力信息通信传输中OTN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传输;OTN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快,在这样的发展
期刊
【摘 要】供电企业通过电力营销获得一定的利益,为用户提供用电服务可以获得利益回报。电力营销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电力企业的发展。我国在电力营销方面管理的严格程度非常高,但是也不免会出现一定的漏洞以及问题。电费风险问题便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点。电力营销质量的管理与控制需要提前进行好预备工作。比如,要提前对客户的用电需求进行了解;选择营销能力较强的营销人员,在工作正式上岗前需要进行工作人员的培训。提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明显加快,众多的电力企业愈发意识到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性。但对电力企业来说,电力系统在管理与运营的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困难之处,这样无法有效的进行自动化控制。而PLC技术出现之后,电力系统能够发挥出有效的控制作用。PLC技术还能够优化电气自动化控制效果,同时也可以提升电气设备的稳定性。本文就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PLC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气设备自
期刊
【摘 要】在新医改形势下,如何保证中药材安全有效应用值得药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师共同关注。为了推进现代技术在中药检验领域的应用,综述近年来现代技术在中药检验领域的运用及发展,分析常见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检验、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中药检验;色谱技术;应用前景;研究進展  随着现代检验技术的逐步发展,各种先进仪器和技术不断引进并应用于中药检验、中药质量监控等领域,现代技术在中药检验技术的应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电网调度工作的现状,并深入探讨了研究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的意义与价值,希望能为我国电力企业正确认识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电网调度;智能监控;防误技术;  引言  在我国电力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下,电网调度工作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其滞后性、非智能化特征对电力网络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加强对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已经成为人们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各行各业电力资源的需求,需要较高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水平。相比较传统的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传输效率更好,可以有效的满足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要求。本文将简单介绍光纤通信技术的优点,对其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电力系
期刊
【摘 要】战术导弹作为一型高精尖武器系统,目前其研制模式主要以实物试验为主,通过实物的技术状态迭代以不断推进科研进程。该模式存在研制周期长,投入成本高,试验覆盖深度相对不足等问题。本文拟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原型技术的系统测试体系,在科研阶段通过软硬件结合搭建高效的系统级快速性能验证平台,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工程价值,提高一次做好的科研效率。  【关键词】战术导弹;系统试验;快速原型;试验体系;  引言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电力通信行业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电力通信行业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保障电力通信网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近些年来,应用于电力通信行业的技术手段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比如OTN技术。因此,本文主要探讨OTN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作用。  【关键词】OTN技术;电力通信;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电力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电力通信行业的需求和标准都在提高。OTN技术
期刊
【摘 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由于道路交通环境没有得到改善,致使我国的交通事故常有发生。那么在行车过程中出现一个维修的重要项目就是碰撞对汽车本身造成的损害。汽车车身修复的一种新的方法叫汽车钣金,钣金是当车身外观损坏变形时候所需要进行的工序,为了能提高汽车钣金维修的质量,汽车钣金维修技师就应该具备很高的职业素质,就需要创造出能够适应汽车工业新技术发展需要的培
期刊
【摘 要】电网调度的全方位、智能化发展对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有着直接关系,加强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监控、加强电网调度智能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探讨供电系统的综合监控和智能化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保证电网调度自动化能够逐步向成熟化发展。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控;智能化  1分析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  1.1工作强度大  由于电网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