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模式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1990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翻转课堂”、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意义;对策
  一、 引言
  “少教多学”,从字面上理解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少教,学生要多学,即充分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少教”,需要教师开展启发性的、创造性、针对性和发展性的教育;而“多学”,则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深度学习、自主学习,是有效减轻教学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少教多学”并不是一种新潮的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孟时代。然而,即使“少教多学”不是一种新潮的教育思想,但在长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之下,现代教育开展“少教多学”教育模式,依然是改革创新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开展,对促进现代语文教育体制,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少教多学”模式运用于初中语文教育的意义
  语文学科俗称百科之母,是人文性、综合性的学科。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开展,对现代语文教育而言意义非凡。
  (一) 有利于强化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启发性、针对性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开展,与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同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 有利于改革应试化的教学现状,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高效的语文课堂,是针对传统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课堂提出的。而如何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的确是教师教学中的难题。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构建“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放权”,决定了学生学习主体性、主动性的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改革应试化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由此可见,“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的重要举措。
  三、 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构建的现状
  综合上文论述我们知道:“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新潮的教育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孔孟时代。但为何几千年来,我国依然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呈现这样的特点:即有高度的教育眼光、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却有应试化的教育手段。究其原因:在于现代教育考核体制的影响。虽然我国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却用应试化的考核体制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决定了素质教育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而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形同虚设,应试依然是部分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凸显,现代教育依然维持着应试的现状。
  四、 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學模式的构建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少教多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是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育模式。然而,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少教多学”教育模式形同虚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凸显。那么,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该通过怎样的手段,构建“少教多学”的语文教学课堂呢?
  (一) 构建“翻转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果说“少教多学”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改革方向的化,那么,“翻转课堂”就是落实“少教多学”教育思想的有效途径。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通过有效地调整课内外学习时间,将学习主动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构建“少教多学”的教学课堂,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通过布置课前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教学视频、课件等开展自主学习,充分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其次,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将会结合某个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升华语文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并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取得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指引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构建翻转学习课堂,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升。
  (二) 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课堂,是落实“少教多学”教育模式的又一有效手段。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是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思维、被动接受知识现状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中,教师要注重几个问题:首先,合作的题目应当具有启发性。即教师要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应当强化自身的引导地位,能够科学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例如,在《范进中举》一文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范进中举后疯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之后,每个小组均会形成自己的思想。教师结合学生的思想进行总结、提炼,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这远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更有意义。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等,积极构建“少教多学”的教学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彭淑娴.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教学模式构建[J].课外语文(下),2015(3).
  [2]刘娴.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高效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12).
  作者简介:
  林秀兰,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清溪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新闻界有一句行话叫:“编辑的功夫看标题,记者的功夫看导语。”笔者作为人大期刊的编辑,经常接手加工修改的文体是通讯。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笔者对于通讯这种文体的标题制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是新教育改革的要求,对于阅读教学开展的标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明确,作为语文教师需要认真研究阅读教学的实施,学生对于阅读热情很高,但是效果不明显,主要在很多没有以“精读”的态度去阅读,本文就小学中年段精读教学实施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有些积极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段;精读  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很多学生都喜欢阅读,尤其是小学中年段的学生,具有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传统的阅读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但是“少教多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对优化初中阅读教学效果有很多大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现状;理念;途径  一、 引言  “少教多学”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