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s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低年级儿童正是智力,思维,以及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加上现在孩子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因此,如果从低年级加强对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对孩子的成长将大有裨益。下面就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谈谈我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亲近孩子,做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
  1、多一个伙伴。口语交际的课堂应该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更应该是口语交际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交际的对象,合作的伙伴。师生共同创造和谐的交际情境。在交际过程中,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应对和纠正在交际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抓住机会,加以引导。善于抓住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加以应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语言,培养了能力以及自身文明的素养。
  2、多一份鼓励。口语交际是个多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情感态度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赞赏和鼓励。“你是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孩子,你真棒!”“你真爱动脑筋。”“你的知识真丰富!”“你用的这个词真形象。”老师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愉悦的情绪,久而久之学生便消除了心理障碍,愿意发言的孩子肯定越来越多。孩子们在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能够充满自信,思维也越来越灵活,如果孩子在发言的过程中出现错误,老师也应和蔼地婉转地提出不同看法,带领学生一同思考,保护学生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3、多一个视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多彩的,是充满想象力的,孩子观察事物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迥异于我们成人的。在我上过的《狐狸和乌鸦》一课中,我让学生谈谈对狐狸和乌鸦的看法。有一位学生就说道:狐狸真聪明,它试了一次没有成功,它并不放弃,继续努力,最终吃到了乌鸦嘴里的肉。这位学生从狐狸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奸诈,狡猾。站在狐狸的角度,我们也能看到一种做事的态度,那就是坚持。我很认同他的看法,正如西方的一个谚语“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像这样的孩子,我们除了拍手称赞还要做什么呢?
  4、多一点童心。中国有句古训: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孩子都有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我们在跟孩子接触的时候,不妨也“变成”孩子,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才能了解他们,所以我们在跟学生接触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儿童化的语言,多一分童趣,多一点幽默,比如: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时,笔是要握紧的,于是在孩子写字时,我随机抽一抽孩子的笔,一开始有孩子的笔被我抽出来,我笑着说:“被我拿到了吧!”孩子也笑了,他一定会觉得老师在跟他开玩笑,但也把手中的笔握得更紧了,姿势也坐得更端正了,这样的教育我想孩子更愿意接受,再比如:学生在练习书上的口语交际小熊猫借文具。我总结道:这真是一只助人为乐的小猴和粗心大意的小熊猫,谁还愿意当一当这只小猴和小熊猫。学生表演的积极性很高。具有一颗童心的老师孩子更愿意亲近,更加喜欢这样的老师。
  二、创设情境,让口语交际简单灵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李吉林老师也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造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营造愉快、和谐地交流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氛围中“情动而辞发”,想说敢说乐说,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充满口语交际的兴趣和积极表达的欲望,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多媒体渲染,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利用现代化教学,已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在课堂上利用唯美的图像,悦耳的声音,创设出有声有色的情境,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学生很快就能融入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如
  2、语言渲染,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教师可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主题,描述画面,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如:在《沉香救母》(二)一课中,我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他走遍了千山万水,一路上受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想一想他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比如,夜里很冷他會怎样呢?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有学生说,他会感冒的,可他头再疼,再难受都不会放弃的,还是继续赶路去解救妈妈。有学生说森林里有许多凶猛的野兽,沉香会有生命危险的。学生们的思维越表达越开阔,积极发言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课堂实现了从“要我说”到“我要说”的教学氛围,真正达到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3、实物呈现,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或是写话练习时,教师可借助实物创设情境,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低年级的孩子正是如此,他们的智能正处在发展阶段,直观形象的实物呈现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及便于孩子对实物进行观察。例如:在练习中有一项口语交际训练,写一种你最爱吃的水果,当我把一个黄黄的大香蕉拿上来的时候,孩子都十分高兴,在我的点拨之下,学生能够有条理的对香蕉进行描述。从孩子的表现中我能够感受到孩子想说乐说的心情。
  口语交际能力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从低年级就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听到孩子们能大胆,流畅地说话甚至是奇思妙想,妙语连珠的回答时,我尤为替孩子们高兴,相信经过学习和训练,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更为出色。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努力追求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教学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我们这偏僻的农村,始终坚信依靠大量的作业,强化、强压的手段来从事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法宝。而效果却是老师、学生负担沉重,疲惫不堪。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他们害怕学习,厌恶学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通过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获得发展。在新形势下,我们语文新课堂,必须“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教学。  一、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必须
期刊
摘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翅膀,可以不受限制,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地思想,同时,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设想及幻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
摘要:课文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主要对象,因此,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内阅读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进行指导。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阅读的教学方法。  关键字:小学语文 高年级 课内阅读 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小学语文课文阅读主题活动法  主题活动是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摘要:本文就初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文章首先阐述了培养初中生阅读习惯的必要性,继而提出了培养初中生阅读习慣的对策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初中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养成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初中生 阅读习惯 培养策略  一、培养初中生阅读习惯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生所接触到了阅读材料范围非常窄,阅读量也比较有限,学生往往难以形成对阅读的浓厚兴
内容摘要:语文这一门学科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特别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积累的方法有:阅读、生活、游历、搜集与交流等,这些方法应在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有所体现,只有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学好语文,应用好语文。  关键词:积累 阅读 搜集 交流  语文考卷的分数不完全代表你语文方面的能力。“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跟许多其它学科一样,语文这一门学科也不能一蹴而就,它特别强调积累
语文课的讲授最重要的是在课前精心的备课,通过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从而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在这个环节中,提出体现重点、难点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而提出的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多年来,自己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对问题的设置,问题的提出总是在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也特别注意问题的新颖深刻,使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而,在教朱自清先
期刊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尽快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让孩子们敢说  低年级学生多数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话;少数人虽能积极举手,想说但又
期刊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这门课程将会为乡村的孩子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门。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乡村的孩子会走进一个广阔的世界。小学语文是新教材,内容多,知识广,有很多知识离乡村孩子的生活很远,学习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新鲜而又茫然的。为此,在教学中,考虑到教学环境(地处山村又是彝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听、说均是本地的民族方言,对于汉语完全陌生),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