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碑文与史传:多文本语境下的文学书写与史实考辨——以《杨执一墓志》《杨执一神道碑》为中心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出土的《杨执一神道碑》为张说所撰,与贺知章所撰《杨执一墓志》相比勘,可以发现二者在传主生平记载方面有三处不同,即为官出仕、许州之贬以及朔方征发.张说、贺知章作为集贤殿书院同僚,在处理杨执一生平事迹时采取了不同的叙事策略.张说与杨氏实为政治盟友,但更多地从宰执词臣的身份出发,对杨执一朔方行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贺知章所撰的墓志则以隐微叙事的手法为杨执一申辩.两者之间的抵牾典型地体现了正统叙事与个体认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辨析碑文、墓志与史传的异同,可以揭示出撰述者在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等不同的言说立场及公私取向之间的游移;而碑文与墓志作为不同的文献载体,在文体形式、物质形态、隐含读者等方面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历史叙事的变异.
其他文献
深入研究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性质,是准确把握“两个大局”、坚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思想前提.认识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性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为坐标轴
睡眠的好坏对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大约1/3的人会有睡眠方面的障碍。13%的人受失眠的干扰而使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老年人经常不想睡觉,65岁以后,大约有一半的人忍受睡眠紊乱的痛苦。  因此,睡不着觉不仅是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而且也是病人光顾医生的问题。病人经常抱怨,头一天睡得糟糕,第二天就全身无力、头疼、神经紧张和贪睡。人们对失眠产生的烦恼决不可掉以轻心。  失眠可能是患严重疾病的第一征兆。如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