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火楼

来源 :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q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柴博物馆】
  主题:火器
  创办人:李福昌
  开放时间:
  门票:
  地址:
  
  火,是人类一切发现中的最伟大的发现;关于火文化的收藏,总能激起每一个人心中关于人类文明传承的心弦。
  
  “火柴博物馆”并不是很大,藏于斗室之中,却囊括了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的各种与火相关的器物,火花、火柴、早期取火工具、火柴器皿、火柴饰品、打火机等十大类。其物件之多,品种之全,年代之久,藏品之稀,造型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李福昌并非收藏世家,他从小喜欢美术,曾师从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的亲传弟子孙国干。为寻更多的临摹素材,他开始大量收藏各种器具的图片、商标,贺卡、邮票等,而这其中,就包括火花。随着火花越积越多,他逐渐发现历史上还出现过诸多奇特的取火工具,并对实物背后的故事及历史有了浓厚兴趣。年岁日久,遂成“火痴”。
  李福昌在收集藏品中曾遇到过不少困难,譬如对生僻的藏品不知其功用和历史,但只要断定跟火有关的东西,他就都会买下来,然后找机会慢慢研究。对于藏品背后的故事或功用,常常“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譬如藏品之一铜质人物刻花火纸筒,结构虽通体光亮,精巧别致,于旧货市场初见时,连卖主也只略知可能与火有关。李福昌将其买下之后,查阅手头所有资料,问遍身边所有朋友,这才解开火纸筒之谜:此物属河北南宫地域的东西,是将引燃的火纸卷插入一段封死另一端开口的铜管内来保留火种的,是当地早些年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引火工具。
  在“火柴博物馆”中,最为珍贵的非古阳燧莫属。对于这块“镇馆之宝”,李福昌看得比身家性命还重要。若有客人来访,隔着玻璃窗用眼欣赏即可,断不可用手触摸。李福昌自己都要先带上干净的棉质手套,方可将其小心翼翼取出。之所以如此宝贝,一来确实价值连城,二来亦是得来不易。
  阳燧是西周时期发明的专门利用阳光取火的工具。阳燧形似铜镜,但一般铜镜镜身为凸面,而阳燧是凹面反射镜,使用时,将阳光聚成一点而引火,是人类利用太阳能取火的最早的文物之一。由于其产量稀少,流传于世的则更少,到目前为止,官方出土的文物中,也仅两面。
  对于藏品来源,李福昌感叹自己这个“火柴博物馆”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规模,皆因“众人拾柴火焰高”。李福昌的芬兰好友国际级大收藏家尤卡先生携妻女来京游玩,其9岁的女儿苏姗娜特意千里迢迢地给他带来了一个很漂亮的房子型火柴做见面礼。此火柴红顶黄墙,门窗可见,结构十分新颖独特。以李福昌行家的眼光来看,即便是欧洲市场,此类火柴也很难见到。
  “我不抽烟、不喝酒,就是喜欢‘火’!”李福昌直言收藏与研究“火”文化就是他一生最大的爱好与乐趣,为了爱好与乐趣而努力,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当前诸多发达国家利用世界日益高涨的绿色浪潮,构筑起非关税的"绿色壁垒",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为了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效益,全面
巨大的就业压力是造成我国多数产业过度进入的重要原因.低层次企业以尽可能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产品价格对高层次企业构成过度竞争,而使高层次企业和高档、优质产品受到压抑.廉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电力系统的电压都不稳定,且时常有停电现象.为保证ATM的正常运行,应选择适合ATM使用的UPS.本文是是试从UPS的类型、当地用电环境和UPS技术指标和功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