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加强朗读训练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62613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了朗读方面的训练。本文着重谈谈如何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朗读训练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对于我们这边的孩子来说,草原是相当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不经常看到草原、牛、羊,理解起来也相当的困难。我就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图片来展现大草原的美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给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图景,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弥补了因地域差异、经验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学生想象的缺憾。再让学生在老师的配乐朗读中无拘无束地想象草原景象,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通过倾听老师的诵读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产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经验之上的独特感受。课中又通过一些图片让学生理解“铺满新绿” 、“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等词句。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老师的再创造。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则理解、感动。徐永年说过:“阅读教学是要读,宁愿让学生跟着我一句一句地读,也不要多分析,多讲一句。” 所以,这节课中我让“读”唱主角。作为第一课时,我舍得花时间给学生读书,纵观整节课,两次通读全文,一次默读全文,更有多次感情朗读、回读。特别是精读环节。以课后习题4为统领,让学生先找出描写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句子,再说说感受,最后把感受带到文中反复体会、朗读、诵读,用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的匠心,学生是用“两只眼睛”读书,这样,才能不断地读出恍然大悟。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卢沟桥烽火》叙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经,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点明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文中有大量的描写敌我双方的词语。描写我军的有:悄悄地、进发、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暂时退守 …… 描写日军的有:偷偷地、摸来、恼羞成怒、人仰马翻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准确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本文对比鲜明,描写生动的写作特色,在此基础上表情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总之,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五墩实验小学)
  编辑/赵军
其他文献
ZnO具有直接带隙宽(室温下为3.37eV)、激子束缚能高(60meV)等优点,在短波长发光器件应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要研制高效率的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管(LED),必须对ZnO-LED结构中的关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我已在三尺讲台上已经工作了二十余年了。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和琐碎。而我一直在为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班主任辛勤地耕耘、努力地拼搏,从而使班主任工作日臻成熟。在工作中,我总结适合自己班级的工作方法,即“威信 德育 主人翁 师爱”,依照这九字方针,我的班主任工作如鱼得水,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威信——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古人云:“有
MgB_2超导体的临界温度(T_c)高达39K,有希望在GM制冷机工作温区(20K~30K)取得实际应用。但与传统的低温超导体相比,上临界磁场(H_(C2))。和不可逆磁场(H_(irr))相对较低,而且MgB_2超导体中缺乏有效钉扎中心,其临界电流密度(Jc)随外加磁场(B)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如何提高MgB_2超导体在高场下的Jc就成为其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围绕提高MgB_2的磁通钉扎能力及临界
作为"燕京八绝"之一的北京牙雕,其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技艺精湛,在过去的百余年间历经曲折而艰辛的发展过程。晚清之际,曾专为皇亲贵胄所独享的奇技珍品,因封建时代的没落与消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在包装、传感器、静电防护和电磁屏蔽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由电绝缘的聚合物基体和导电填料组成,为
大家知道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同学们积极探究,充分给予他们自身操作的机会,特别要求学生要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方法,还要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并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要唤起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这就还要求我们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尽量让学生产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的一种良好的学习境界,为同学们营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时空。下面结
【摘要】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归纳、实践、创新、概括,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教学 思维培养 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多媒体技术,它的出现标志着又一次信息革命的来临。多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获取、处理、使用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它将在现代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  1.利用多媒体为学习者提供多重刺激,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人类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在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
该文以板带热连轧活套支撑器的高度和张力控制为研究背景,指出了常规控制方法的不足,给出了基于模糊控制、多变量解耦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等一套综合性的智能化控制策略.建立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新课标提出了“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及早阅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有利于小学生尽早、尽快地认字,尽快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需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 识字 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