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09.8~2012.8在我院肿瘤中心经CT及病理检查确诊的初诊的65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同步放化疗过程中出现放射性口腔炎后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葡萄糖庆大霉素利多卡因溶液含漱或含服,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康复新液含漱,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 结果:实验组发生轻度放射性口腔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发生中重度放射性口腔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康复新液与葡萄糖庆大霉素利多卡因溶液联合防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口腔粘膜反应疗效确切,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程度更轻,且粘膜愈合时间更短,能确切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康复新液; 鼻咽癌; 放射性口腔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84-02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南方沿海省区多见,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研究表明,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在放疗同时给予同步化疗,能起到放疗增敏作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放射性口腔炎是鼻咽癌放疗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其发病率几乎达100%[1]。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干、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口腔疼痛,影响进食及语言功能[2]。加用同步化疗增敏,尤其是5-氟尿嘧啶的应用,可使口腔粘膜反应更严重,加重放射性口腔炎。
放射性口腔炎加重患者痛苦,严重者影响患者放疗顺利进行,甚至导致放疗中断,影响放疗效果,因此减轻粘膜反应,保证放疗顺利进行是我们护理目的。2009.8~2012.8我们对65例鼻咽癌同步放疗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含漱,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65例患者为2009.8~2012.8在我院肿瘤中心经CT及病理检查确诊的初诊患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KPS评分≥70分,年龄27~65岁,其中男性43例,女性22例,可耐受根治性放射剂量,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获患者知情同意,无严重的影响治疗计划完成的内科疾病。全部患者均采用6WV-X线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剂量为60~70Gy,平均治疗时间42~50天。在放疗同时给予小剂量FP方案同步化疗:5-氟尿嘧啶300mg/m2,D1-4、29-32;顺铂 20 mg/m2,D1-4、29-32。
随机将65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4例,其中男24例,女10例,Ⅲ期28例,Ⅳ期6例;对照组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Ⅲ期26例,Ⅳ期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期情况,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宣教,关心体贴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2)保持口腔清洁,选取合适的漱口液。(3)患者口腔粘膜出现充血,患者感口腔不适时即开始给予葡萄糖庆大霉素利多卡因溶液(葡萄糖注射液500ml+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分次含漱或含服,如口腔粘膜有白斑,考虑有真菌感染,可加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分次漱口。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10ml,每次含漱3-5分钟,每日5-6次。
1.2.2 观察指标: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评价标准,0级:无红肿、疼痛,无吞咽困难;Ⅰ级:红肿、疼痛,轻度吞咽困难,能进食固体食物;Ⅱ级:斑点状粘膜炎(小于1/2面积),中度疼痛,中度吞咽困难,能进食流食或半流食;Ⅲ级:片状粘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重度疼痛,重度吞咽困难,仅能进食流食;Ⅳ级:片状黏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以上,有出血和坏死,常需停止放疗以及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3]。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两组口腔粘膜反应见表1。
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发生发射性口腔炎比例为100%,但实验组中发生轻度(Ⅰ、Ⅱ级)放射性口腔炎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中度(Ⅲ级)及重度(Ⅳ级)放射性口腔炎比例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说明康复新液能明显减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
表1 两组患者放射治疗不良反应的比较(例)
3 讨论
鼻咽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首位,放射治疗一直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在放疗过程中,由于放射野复杂,照射面积大,放疗时间长,尤其是合并同步化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多。不良反应中尤以放射性口腔炎最常见且往往最使患者痛苦,影响患者放疗的依从性。因此如何减少放疗不良反应,尤其是减轻放射性口腔炎,已成为广大医护人员探索的重点。
康复新液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以纯天然清棕色液体制剂,主要成分为多元醇素及肽类活性物质,含18种氨基酸[4]。经药理学实验证实,康复新液能通过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以及通过直接吞噬作用和释放自由基杀灭微生物,起到杀菌抗炎的目的;可以分泌白介素-1、干扰素、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活性物质,来调节炎症反应并使组织再生;还可促进血管新生,改变创面微循环,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修复溃疡创面[5]。
本研究利用了葡萄糖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配制成含漱液以消炎止痛作用,及康复新液以活血通脉、滋阴生肌的作用,与单用葡萄糖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配制液防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口腔粘膜反应相比,前者疗效确切,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程度更轻,且粘膜愈合时间更短,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刘焕义,周麟,叶斌,等.鼻咽癌放疗致口腔炎的预防及治疗[J].四川医学, 2006,27(6):648-649.
[2] 崔会基,卢泰祥,邓小武,等.实用临床放射肿瘤学[M].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284.
[3] 韩少良,邵永孚.癌症化学治疗的毒副反应及处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23.
[4] 张云丽,范锦辉,刘艳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探讨(附60例报告)[J].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10-11.
[5] 孙玉姣,赵海剑,杨粉仙,等.康复新液湿敷治疗老年难治性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6,20(1):163.
关键词:康复新液; 鼻咽癌; 放射性口腔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84-02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南方沿海省区多见,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研究表明,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在放疗同时给予同步化疗,能起到放疗增敏作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放射性口腔炎是鼻咽癌放疗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其发病率几乎达100%[1]。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干、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口腔疼痛,影响进食及语言功能[2]。加用同步化疗增敏,尤其是5-氟尿嘧啶的应用,可使口腔粘膜反应更严重,加重放射性口腔炎。
放射性口腔炎加重患者痛苦,严重者影响患者放疗顺利进行,甚至导致放疗中断,影响放疗效果,因此减轻粘膜反应,保证放疗顺利进行是我们护理目的。2009.8~2012.8我们对65例鼻咽癌同步放疗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含漱,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65例患者为2009.8~2012.8在我院肿瘤中心经CT及病理检查确诊的初诊患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KPS评分≥70分,年龄27~65岁,其中男性43例,女性22例,可耐受根治性放射剂量,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获患者知情同意,无严重的影响治疗计划完成的内科疾病。全部患者均采用6WV-X线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剂量为60~70Gy,平均治疗时间42~50天。在放疗同时给予小剂量FP方案同步化疗:5-氟尿嘧啶300mg/m2,D1-4、29-32;顺铂 20 mg/m2,D1-4、29-32。
随机将65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4例,其中男24例,女10例,Ⅲ期28例,Ⅳ期6例;对照组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Ⅲ期26例,Ⅳ期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期情况,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宣教,关心体贴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2)保持口腔清洁,选取合适的漱口液。(3)患者口腔粘膜出现充血,患者感口腔不适时即开始给予葡萄糖庆大霉素利多卡因溶液(葡萄糖注射液500ml+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分次含漱或含服,如口腔粘膜有白斑,考虑有真菌感染,可加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分次漱口。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10ml,每次含漱3-5分钟,每日5-6次。
1.2.2 观察指标: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评价标准,0级:无红肿、疼痛,无吞咽困难;Ⅰ级:红肿、疼痛,轻度吞咽困难,能进食固体食物;Ⅱ级:斑点状粘膜炎(小于1/2面积),中度疼痛,中度吞咽困难,能进食流食或半流食;Ⅲ级:片状粘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重度疼痛,重度吞咽困难,仅能进食流食;Ⅳ级:片状黏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以上,有出血和坏死,常需停止放疗以及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3]。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两组口腔粘膜反应见表1。
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发生发射性口腔炎比例为100%,但实验组中发生轻度(Ⅰ、Ⅱ级)放射性口腔炎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中度(Ⅲ级)及重度(Ⅳ级)放射性口腔炎比例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说明康复新液能明显减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
表1 两组患者放射治疗不良反应的比较(例)
3 讨论
鼻咽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首位,放射治疗一直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在放疗过程中,由于放射野复杂,照射面积大,放疗时间长,尤其是合并同步化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多。不良反应中尤以放射性口腔炎最常见且往往最使患者痛苦,影响患者放疗的依从性。因此如何减少放疗不良反应,尤其是减轻放射性口腔炎,已成为广大医护人员探索的重点。
康复新液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以纯天然清棕色液体制剂,主要成分为多元醇素及肽类活性物质,含18种氨基酸[4]。经药理学实验证实,康复新液能通过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以及通过直接吞噬作用和释放自由基杀灭微生物,起到杀菌抗炎的目的;可以分泌白介素-1、干扰素、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活性物质,来调节炎症反应并使组织再生;还可促进血管新生,改变创面微循环,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修复溃疡创面[5]。
本研究利用了葡萄糖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配制成含漱液以消炎止痛作用,及康复新液以活血通脉、滋阴生肌的作用,与单用葡萄糖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配制液防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口腔粘膜反应相比,前者疗效确切,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程度更轻,且粘膜愈合时间更短,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刘焕义,周麟,叶斌,等.鼻咽癌放疗致口腔炎的预防及治疗[J].四川医学, 2006,27(6):648-649.
[2] 崔会基,卢泰祥,邓小武,等.实用临床放射肿瘤学[M].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284.
[3] 韩少良,邵永孚.癌症化学治疗的毒副反应及处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23.
[4] 张云丽,范锦辉,刘艳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探讨(附60例报告)[J].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10-11.
[5] 孙玉姣,赵海剑,杨粉仙,等.康复新液湿敷治疗老年难治性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6,2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