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之所以能够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保持辉煌而持久的地位,就是因为大学通过不断的学术追求与创新,成为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的至高点,也是良心、公平和正义的最后堡垒。当今社会发展的根本生命力在于创新,而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属性也是创新。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创新活力,中国的大学应该加快构建与完善三大体系,即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思想文化创新体系。大学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具有系统、持续、全面激发师生创新活力的制度激励文化环境。下面我以上海交大为例,分三个方面来阐述管理学名词:制度激励。
第一,构建卓越的人才成长阶梯,为各类人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学术荣誉体系的建立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关键。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建立基于学术荣誉体系的人才成长阶梯,使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迅速聚集。通过设立“SMC-晨星”学者奖励基金,重点支持和培养了大批35岁左右的有潜力的中青年人才,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个性的文化氛围,激发各类人才的文化认同感、情感归属感、事业成就感。近来,上海交通大学从世界一流大学共引进了400多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讲席教授113人,特聘教授184人,特别研究员174人。与此同时,通过对原有的师资队伍进行以激励创新为核心的人事聘用制度的改革,极大地增强了学校的创新活力。
第二,构建卓越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活力。倡导学术追求的大学灵魂是构建卓越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取消了发表论文的现金奖励,倡导问题导向的研究,着力解决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提出的科技和社会科学问题。此外,学校将量化的年度考核改变为以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6年一周期的国际评估,建立了鼓励原始创新的宽容、宽厚、宽松的学术氛围。由于这一系列的措施,近年来,全校上下的原始创新活力被大大激发,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服务社会的能力大幅度增强。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工科学科群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50名,理科学科群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100名,医学和生命学科群的整体实力接近世界200名,16个学科的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第三,构建卓越的思想文化创新体系,引领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本质是为生活提供梦想。大学的文化和精神,不仅是大学的追求和灵魂所在,更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命脉所在。中国的大学要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持续地为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面向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以实现三大转变,即在发展模式上,实现由行政主导向学术主导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实现由校办院向院办校的转变;在动力机制上,实现从学校要求师生发展到师生追求自身价值的转变。
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名——“交通”两字的来源。“交通”这两个字其实源自2500年前中国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易经》。《易经》中说:“为天地交而万物通”,其核心要义是讲人文的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我想,这正是我们今天圆桌会议的主旨所在。
编辑 王俊烽
第一,构建卓越的人才成长阶梯,为各类人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学术荣誉体系的建立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关键。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建立基于学术荣誉体系的人才成长阶梯,使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迅速聚集。通过设立“SMC-晨星”学者奖励基金,重点支持和培养了大批35岁左右的有潜力的中青年人才,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个性的文化氛围,激发各类人才的文化认同感、情感归属感、事业成就感。近来,上海交通大学从世界一流大学共引进了400多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讲席教授113人,特聘教授184人,特别研究员174人。与此同时,通过对原有的师资队伍进行以激励创新为核心的人事聘用制度的改革,极大地增强了学校的创新活力。
第二,构建卓越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活力。倡导学术追求的大学灵魂是构建卓越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取消了发表论文的现金奖励,倡导问题导向的研究,着力解决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提出的科技和社会科学问题。此外,学校将量化的年度考核改变为以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6年一周期的国际评估,建立了鼓励原始创新的宽容、宽厚、宽松的学术氛围。由于这一系列的措施,近年来,全校上下的原始创新活力被大大激发,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服务社会的能力大幅度增强。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工科学科群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50名,理科学科群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100名,医学和生命学科群的整体实力接近世界200名,16个学科的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第三,构建卓越的思想文化创新体系,引领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本质是为生活提供梦想。大学的文化和精神,不仅是大学的追求和灵魂所在,更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命脉所在。中国的大学要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持续地为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面向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以实现三大转变,即在发展模式上,实现由行政主导向学术主导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实现由校办院向院办校的转变;在动力机制上,实现从学校要求师生发展到师生追求自身价值的转变。
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名——“交通”两字的来源。“交通”这两个字其实源自2500年前中国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易经》。《易经》中说:“为天地交而万物通”,其核心要义是讲人文的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我想,这正是我们今天圆桌会议的主旨所在。
编辑 王俊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