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化与席位爵——试论东周卿大夫士爵之演生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78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卿大夫士爵在西周并不存在,大约在两周间或东周初才演生出来。“层级化”与“席位爵”概念,有助于辨析这个问题。“层级化”意谓首先出现的是官职,随后逐渐进化出职官层级。西周职官已经初步层级化了,体现为“卿士─师尹─御事”,当时人们依此、而不是依“卿─大夫─士”来称述职官,因为当时尚无“卿─大夫─士”爵列。原生意义的“爵位”,是氏族会食时执爵而饮的席位,这个意义上的“爵”可称“席位爵”,以区别于作为官员秩次的“品位爵”。乡饮酒礼的坐席分三等:士(即子弟)的堂下站位,大夫(即大人、父老)的堂上坐席,“卿”(即族长、
其他文献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这种半胱酸与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国内外便有许多研究指出,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诱发脑卒中、推动脑卒中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可以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并评估患者的预后[1]。针对这一结论,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干预治疗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但国内外关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干预治疗仍存在一定的争议,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脑卒中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