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要注重实效陆、可持续性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cs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民办幼儿园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和公办幼儿园却有着较大的距离,缺乏园本教研的文化氛围是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之一,大家也都了解,教师流动性大、教师年轻化、本专业教师占的比例较少都是民办幼儿园所面临的困难。我园作为一个民办的年轻幼儿园,同样有许多民办园的共性问题需要面对,教研意识的缺乏,教师群体的流动性、年轻化、非专业化等。针对这些,我园在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尝试:
  一、教学研究注重实效性、可持续性
  1.教研制度重落实
  我园的教研活动制度旨在增强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园本教研为教学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理念,依托制度开展园本教研。但制度不是一纸空文,我园在制度的实施和贯彻上重视实际的落实情况。如定期通过网络和信息资源开展专题性研讨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和都市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性研讨,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以教研为切入点,促进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围绕教学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观摩和评比活动。
  2.研究内容急教师所急
  研究的内容根据各个层面教师的不同需求,选择教师当前发展区域需要,针对能够解决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研讨,才能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如: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头绪,无从着手,我们把主题活动归纳为十个关键点:主题目标、背景线索、主题网络、活动安排、活动案例、环境创设、区域活动、家园共育、观察记录、反思提升。而每一个点又有很多研究的内容,在观察记录方面,我们又提出活动中记录方法的探讨,在研究环境这个点时,我们在园本教研中提出了:环境怎样反映主题,环境怎样推动主题等,经过研讨,教师对怎样开展主题有了初步的概念,了解了主题开展中的要点,对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帮助很大。
  二、教师培训体现一个宗旨、多个策略
  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我们是集团办园,集团总部会制定专业教师及非专业教师的培训,帮助专业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对于非专业教师进行基础培训,使其能够一步一步脚踏实发展,我们的一个宗旨是:“勤字当先、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专业引领。”采用“融合、团队、循环、选修”多个策略,主导幼儿园的培训活动。借助组织形式多样化、内容专业化的岗位培训和练兵,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寻求到学习的自信与快乐,不断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里我主要谈一谈其中的几个策略。
  1.“融合”策略:我们所指的融合是包含融与合两个概念,融的重点在于不急于求成,而是注重持续性、长期性和缓慢的过程,就像冰慢慢融化成水一样。民办幼儿园非专业教师比较多,上手比较慢,有部分非专业教师面对日常的教育教学束手无策,自信心不强,有畏难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的流动,如果简单地要求这部分教师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比较专业的教学水平是不近人情的。因此进入我们幼儿园的非专业教师,我们在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在引领她们的时候都是给予了较为合适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她们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尝试过程,并且手把手、事无巨细地指导她们每一个教学的环节和细节,甚至小到一个地贴的贴法、位置和颜色的选择。在我园这种看似缓慢的非专业教师成长过程中,这种不求速度的融的策略使我园教师的流动性大大降低。为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稳定奠定了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第二个概念就是合。这个合的策略就是让新进的老师在工作的最初一年之内以较高的频率定期了解和关注我们集团的整体教育文化和理念。让这部分老师自身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和意识保持与整个园所、整个集团理念的同步和一致。
  2.“团队”策略:培训活动以“小组”团队出现,强调团队的共同智慧、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和共同荣誉,把个人的能力与团队捆绑,创造“1 1>2”的绩效。创设不同的研究团队:如个人、班级、年级组、幼儿园等,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比如说我们幼儿园有几位美术专业的教师,我们利用这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鼓励她们成立一个美术领域的研讨小组,定期对美术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从小的切入点能辐射到整个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让这个小组来主持和组织全员性的美术教学研讨,把团队的智慧辐射到全园的教师群体,同时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循環”策略:培训遵循“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策略,做到学以致用,推动教师的成长。我园每学期都会进行一课三研的活动,与姐妹园一课三研、循环研讨的模式不同的是,我们的一课三研活动往往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4.“选修”策略:集团将根据上级精神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除了分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师资培训以外,开出选修菜单,请各园、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课题研究进程、教学实践选修培训内容,通过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法使培训更有效、更规范。
  我想,不管是教学研究还是教师培训,向同行的学习和请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条有效的捷径。我园开园至今的两年中,让园内的教师走出去向姐妹园学习。通过观摩课、参观、开放日、参加片区研讨等活动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评比和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激励自我的平台。这样的发展共同体、研究的联合体也是我们幼儿园能理顺自身发展思路、确立自身发展方针的一个重要的“脚手架”,我们也相信在园区这样的片区联动的研究氛围中,民办幼儿园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其他文献
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保持幼儿的绘画兴趣是一关键。成人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标准、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幼儿作品作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逐渐消除画不好、画不像的胆怯心理,这样孩子们画出来的作品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重视对幼儿作品的评价。  一、确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一至四年级已经接触过单式统计表的学习,生活经验中对单式统计表已经有丰富的体验。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整节课的知识枯燥无新意,往往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应创设学生熟悉而有趣的情境,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
一位心平气和的教师,在自己的同事突然变成上司后,开始愤愤不平;一位快乐教学的教师,在自己的好友接到比自己好的班后,开始耿耿于怀;一位专心教育科研的教师,在别人的教改课题突然荣获大奖后,开始心浮气躁……  我们教师的幸福就这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难怪我们教师的幸福指数不高!其实,自己的幸福不应该握在别人的手里,更不应该被别人所左右,真正的幸福与别人无关。  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段文字,大意是说自然万
1.猪肺疫  (1)发病特点。猪肺疫是由猪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消化道或者飞沫传播的呼吸道疾病,该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环境气温骤变、饲养环境潮湿、长途运输等原因导致的。该种疾病发病十分突然,猪死亡迅速,有的猪当晚進食正常,第二天早上就发现死在圈舍内。发病后多数病猪进食停止甚至废绝,体温迅速升高到40~42℃,心跳速度加快,呼吸十分困难,坐地不起,伸颈呼吸,在猪的颈下出现红肿性斑块。一般病猪出现病症
品种来源:2005年,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科所以珠江水系斑鳢为母本、钱塘江水系乌鳢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并成功获得杂交F1代,其生长速度、抗病力、品质等生产性状均优于亲本。继后,通过深入选育研究,不断改良品种,获得最优杂交F1代,命名为“杭鳢1号”。于2009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杂交鳢“杭鳢1号”的形态与乌鳢更为接近,体色花纹与斑鳢较为相似。经驯化可摄食人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艺术除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外,在操作过程中体现出简单便捷的特点。工具单一,材料轻便易取,制作方法简单易行,这些先在条件都为在幼儿园开设特色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三年来的剪纸课程开设,可以看出剪纸这项特色课程蕴藏着多重教育价值,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部肌肉的精细动作发展,而且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课程内容的选择从重视教
【摘要】本文立足于幼儿安全教育实践,首先探讨了借助绘本资源向幼儿渗透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其次结合具体实例对借助绘本资源向幼儿渗透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旨在让绘本资源助力幼儿安全教育的更好组织与开展。  【关键词】绘本资源;安全教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19-0175-02  一、借助绘本资源向幼儿渗透安全教育的可行
视唱和练耳是音乐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两种技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目前小学音乐视唱、练耳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视唱与练耳的结合做一些探究。  一、小学音乐课堂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研究当前通用的小学音乐教材可以发现,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材中视唱技能训练部分占的比重很大,练耳技能训练部分占得很少。实际教学也反映教师在授课时较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即生活无时无刻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这便是我们开展幼儿园野趣活动最基本的理论来源。  一、基于乡土资源的幼儿园野趣活动的意义  幼儿园野趣活动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活动材料简便丰富;活动环境多样,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和空间有趣味又富有开放性,幼儿的运动欲望得到充分满足。一些生态的运动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一、材料准备——有效探究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科学课来说,“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