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荀子思想之中,"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与"地"相对的"天";作为大自然之总体的"天";万物尤其是人所本具的先天机能。由于对"明于天人之分"的过分强调,与对"性""伪"异质性的过分突出,荀子未能协调好在其思想之中同时并存的天与人的分离性与关联性这二者的关系,由此导致了在其思想之中天人关系的紧张,造成了其人性论的内在张力。董仲舒在继承荀子论天的三项基本涵义的基础上,又对荀子的天论进行了改造。董仲舒通过建立起"天人相副"的法天机制,消解了荀子思想中天人关系的内在张力,开辟出一条两汉儒学发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