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巧妙创设散文情境进行感悟生活教育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ckey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生活的不断思考和体会应当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生活的体会和感悟需要后天的培养和熏陶逐渐形成。因此对青少年的感悟生活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初中语文课堂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感悟生活教育非常重要的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创设散文相关情境,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当中增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继而为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对此,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创设散文情境帮助学生感悟生活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散文情境;感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2-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93
   对于生活的感悟,不仅仅是每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感悟生活需要我们从青少年阶段逐渐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感悟力。因此对于每一个初中生而言,感悟生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现阶段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当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低头沉迷于手机游戏,越来越疏离了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对初中生感悟生活的教育,合理巧妙地通过创设相关阅读情境,激发并培养初中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一、巧妙创设散文情境与感悟生活教育的密切联系
   众所周知,每一篇散文都是由该篇文章作者以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通过或深或浅、或大或小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独特的对于生活的感受和感悟。散文的内涵是丰富抽象的而且会让人们充满无限向往的,是值得每一篇读者去探索和体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青少年在各方面尚未成熟的原因,导致其对于散文的直接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巧妙创设相关情境,帮助他们更加容易地探索并更好地感悟生活。毋庸置疑,相关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视情境的合理创设,采用有趣的、多元化的创设模式吸引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性,进而加强教师的感悟生活教育。
   例如,在讲解《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课文导入,文章是以秋天为背景有助于学生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从而营造出相对较为低沉严肃的氛围。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自主探索散文当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比如,“你们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形象?而现在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并且结合文章内容得出答案,即母亲对“我”有着无限深沉无私的、关爱的伟大形象,而“我”深深地对母亲在世时自己的无理取闹等不理智行为感到懊悔,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怀念。与此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使学生联想到自己今后要好好孝敬父母。
   散文的艺术性在于看似远离生活但实际源于生活,而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立理解散文感悟生活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散文化作实在的生活感悟,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由此可见,巧妙地创设散文情境与感悟生活教育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尤其在语文课堂当中,相关教师要以充分了解课程内容为基础,严格把控每篇散文的中心思想和内涵,利用散文当中與生活当中相结合的巧妙之处进行引入和指导,充分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以生活为主,将散文中的抽象内涵运用到能让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当中去,让学生真正地明白散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只要我们都有探索精神,那么其中的内涵便是对我们生活感悟的启示。因此,相关教师应当巧妙创设散文情境与感悟生活教育的密切联系。
   二、巧妙创设散文情境进行感悟生活教育
   (一)激发思维的情景导入,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
   要想在语文课堂上真正达到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语文教师应当首先在思维导入上高度重视。尤其是现当代青少年意志力相对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先对学生做好思想导入工作,为学生营造相对来说较为轻松、自由、公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真真正正感受到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发言权的待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课堂中所展示出来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生活的欲望。在讲解散文的时候,不同的文章所涉及的具体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有所不同的,因此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适应学生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
   例如在讲解《背影》时,如果教师单纯按照顺序介绍作者讲解散文,那么这样会大大降低语文的魅力和乐趣,也很难自然地流露出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于父亲的怀念和爱。而且,文章内容本身是存在很多细致的故事情节的,例如在文章当中讲到“我”临上车之前,父亲急忙地替“我”去买橘子的故事情节时,那攀爬月台的背影突出了父爱如山河般的厚重温暖,因此是非常容易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感悟。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联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思考,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生活中的爱与美好。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等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感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回答以提高效率。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讲每一篇散文的过程当中,方法手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情感的输入与传递。因为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表达的非常明显而且纯粹,如果相关教师能够利用某篇文章当中能够触动到学生的点进行深入解读和共享,那么其将会对学生的今后发展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教师解读的散文当中,倘若能够有那么一两处感人的地方,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感悟都会变得无比深刻而且温暖。可见从激发学生思维的情景导入,再加上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二)合理引用古诗词结合散文情境,激发学生感悟情怀    在讲解散文的时候,合理的引用之前所学过的古诗词加以解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和效果。对学生而言,一篇陌生的散文接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若能够流畅而且明确表达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那么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语文工具和别样的表达形式。例如引用古典诗词,在讲解所表达的某一个特定的情境或内容,或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与它相一致的古典诗词加以引用,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和体会。
   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该篇文章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无限怀念和漂泊他乡的游子情怀,此时教师便可以引用古诗词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如之前所学过关于思乡的古诗词是非常多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诗人孤苦飘零、思念家乡的孤独情怀;“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道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喜爱和留恋。这样不但可以根据文章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重温之前所学过的古诗词,而且能够通过古诗词帮助学生了解散文的真正内涵,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诗文结合,让学生真切地意识到散文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巧妙地创设散文情景并适当引用古典诗词激发学生感悟生活的情怀。
   (三)详细解读散文细节,帮助学生感悟生活
   文章细节的解读和故事情节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散文的精华之处往往在于细节的衬托和表现,情境的巧妙创设往往在于细节。因此,相关教师应当注重散文细节的突破,利用细节帮助学生感悟生活。可以说,一篇优秀的散文往往是通过细节来表现出的,在细节当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无论是人物还是事物,甚至是周围环境的变化,通过一句不经意间的谈话或者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都可能传达出人物的形象,而在人物形象的细微变化间,我们能够发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而就在这一切细微的变化之间,学生可以深刻了解到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都反映出了人物的特征,而如何在表面探究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则是通过细微之处、关键之处,而通过散文的阅读,便是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察言观色。而针对以散文而言,通过细致的解读和赏析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感受和感想。教师应帮助学生再次深刻体会到散文即生活的真谛,感悟到散文中的内涵和细节其实都是源于生活的,都需要我们认真体会和思考,并静下心来去体会散文当中的生活。
   (四)适当结合课文朗诵和背景音乐带领学生感悟生活
   为了能够增强语文散文讲解的趣味性和韵律性,教师可以适当搭配文章朗诵和相关背景音乐。这对于文章的朗诵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文章朗诵可以对文章内容和文章基本节奏氛围有大致的掌握,有利于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当中,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朗读课过程中产生一些相关思考和感悟。另外,相关背景音乐的代入也是很有必要的,如相对比较低沉凄凉的散文可以配以较为低沉的纯音乐,其能够很好渲染气氛,从而有利于达到课堂想要的效果,有利于中心思想的输入和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感想。而对于较为欢快的文章,则可以配以相对轻松的音乐加以渲染。总之,无论是课文朗诵还是音乐背景的代入都應该是现当代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其有利于带动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气氛中,有利于教师的讲解,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体会到散文的内涵,继而引发其对生活的感悟。
   三、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中巧妙创设散文情境进行感悟生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要求相关教师应当充分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和思想感情,同时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方式,能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散文情境,以帮助学生能够深刻地明白散文的内涵和真正意义,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文献:
  [1]王淑梅.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方式及教学情境巧妙创设分析[J].科技资讯,2020(7).
  [2]唐明英.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巧妙创设散文情境进行感悟生活教育[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8).
  [3]刘孟石.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境教学研究[J].才智,2020(5).
  [4]刘凤敏.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情境的巧妙创设分析及研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8(2).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锻炼学生的字词句等基本语文技能、表达能力和思想认识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时都或多或少出现了畏难心理,不喜欢写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研究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原因,对症下药,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