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家乡汨罗新市镇是一个毗邻市区的大乡镇,是泪罗最大的现代化工业园。
这里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昔日的新市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可如今,团山工业园污水横流,垃圾满地;汨罗江藏污纳垢,成了工业下水道;S1809线旁臭气侵街,行人掩鼻而过……
这一幕幕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禁想到了垃圾的回收利用问题。于是,我们几位同学逐渐萌生了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想法。
一、活动的开展:
活动开展之前,我们深入社区、农村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指导教师也认真进行了部署和指导。
活动过程中,我们发出了倡议书,张贴了大量的宣传标语,挂出宣传横幅3条,发出学生问卷170份,社会调查问卷110份,发出宣传传单500份,做出喷绘宣传窗口1个,班团支部共办出黑板报16块。
共收到手抄报12份,办出手抄报展览窗口1个;收到学生读书笔记50份,涉猎面广,内容全;收到学生网上搜索资料卡片27张,图片文档编辑精美;收到学生活动反思或感想70份,见解独到。
各班开展活动频繁,大部分同学坚持填好农村垃圾表、农村日产垃圾表、农村垃圾分类表,并举行定点收购农村垃圾2次。校园广播站播出相关内容8次,活动学生调查、采访、参观多种方法并用,在校外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活动,参观了我市垃圾填埋场,拍摄照片共30多张,还在新市镇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和义务劳动,更可喜的是参与活动的学生向政府领导写出了建议信,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良好评价,影响颇大。
总之,综观此次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社会参与能力不少,学生高兴,家长高兴,社会反响强烈,完全实现了我们课题组的预期目标。
二、垃圾污染的分类及对策:
垃圾如果随意丢弃,有毒害的物质、细菌就会进入土壤、水和空气,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威胁我们人类本身。垃圾究竟以怎样的方式污染我们的环境呢?
1.占用土地、污染土壤
我们新市镇农村产生很多垃圾,这些垃圾有的被任意堆放,有的被运到垃圾填埋场,最终还是堆放起来,这样就侵占了大面积的土地,而且该镇垃圾堆存面积大,数量分散,尤以塑料袋污染严重。
2.污染水源
露天堆放的垃圾极易污染周围地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发生在2010年3月的汨罗新市镇农民“垃圾致病”事件,就是因为村民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患上了乙肝、肾结石。
3.污染大气
大气、水和各种固态物质散发的令人不快的气味称为恶臭。恶臭主要是由于当地农民大量焚烧电线及废旧塑料、橡胶等引起的。
恶臭使人产生不快感,并能通过神经系统影响人的新陈代谢,产生头昏、恶心、呕吐和失眠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昏迷等中毒症状。
4.白色污染
残留食物的塑料袋易诱导动物吞食,致使动物生病甚至死亡。
白色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研究表明:我们镇土壤耕作层中,残留塑料为10平方米。
5.生活垃圾中混入危险废物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单,含锌、汞、镉、废电池及铅酸电池,废日光灯、废油漆等称为危险废物。我们镇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没有采取专门回收措施,基本上都是混入生活垃圾中。
6.垃圾的处理方式和优缺点
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
霹天堆放
就是把垃圾堆放在某一地点,不采取任何措施。
此法最不卫生,垃圾场就是病虫病菌的繁殖地。污染严重,垃圾堆中的病菌和垃圾会在刮风时卷入空中,污染空气,也会在下雨时随水乱流,污染水源。
我们新市镇每天近1吨的生活垃圾都被堆放在上马村与枫家村境内。
卫生填理
它是在传统堆放、填埋的基础上,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工程技术,就是在科学选址、场地防护处理后每天将垃圾用土覆盖、压紧,以免鼠、虫、鸟来吃垃圾,传播病菌,将垃圾打进“监狱”。
但这种方法需要大片的土地,且使用时间也有限,垃圾仍然在“监狱”里作恶,如果施工和管理不好,地下水和土壤仍然容易受到来自垃圾的毒素的污染。
焚烧
焚烧是将垃圾放在特殊设计的封闭炉内,在1000℃左右烧成灰,然后送去填埋。此法中将垃圾的体积缩小50%一95%,并且焚烧后释放的大量热能可以用于发电。
但焚烧后带来的害处明显:不仅烧掉了大量的纸张、塑料等可回收资源,而且燃烧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二恶英等毒气和有毒有害的灰烬。
堆肥
把垃圾和粪便堆成肥料,再撤回土壤之中是我国农民保持土壤肥力的传统做法。
其实,生活垃圾一点也不可怕,往墙角屋后的树坑、菜园子或厕所里一倒,沤一沤,其中的菜叶果皮和土就化成了肥料。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在我们土地上没有引起污染。
它非常巧妙地顺应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从垃圾_肥料——食物,循环往复。这是一个十分珍贵的充满智慧的传统生活经验。
因此,我们认为,堆肥是处理垃圾的最好办法,让有机质回到土壤中去也是对土地最好的保护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必须将有毒有害的废物,如废电池、废塑料等分拣出来,这样的堆肥才有意义。
堆放、填埋、焚烧虽然解决了一些垃圾问题。但对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办法制服垃圾。我们要亮出剑来,它就是:源头减量、分类回收,综合处理、重复使用,即我们的口号3R:Reduce(减少)、Reuse(再用)、Recycle(回收)。
垃圾分类是对付垃圾公害的最好办法和最终出路。垃圾只有从源头实施分类,才能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保证资源的循环再生,其特点明显:
1.节省土地。垃圾实行分类后,可以回收为再生资源的那部分垃圾就不必进入填埋场,这样填埋场就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
2.减少二次污染。垃圾分类可以避免填埋和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
3.可回收资源有了归宿。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回收变废为宝,有更好的归宿,进行循环再生后再加工。
4.有利卫生和观瞻,垃圾分类后垃圾量减少。剩下的生物垃圾用于堆肥,避免了垃圾遍地,苍蝇、蚊虫孳生,有碍观瞻。
5.提供就业机会,创造新的财富。垃圾分类回收还可结合当地情况,让一些拾荒者和垃圾回收人员就业、创业,形成财富。
6.促进农民环保意识和素质。垃圾分类有利于将农民与环保关系联系起来,逐步改变农民由垃圾制造者、受害者向治理者转变的形象,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素养。
三、我们的建议:
1.不乱扔垃圾。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也似乎最容易做到,但恰恰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总是“习以为常”,屡禁不 止。
我们调查显示,农民乱扔垃圾普遍,这说明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与文化素养不高有关。
2.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我们平时购物还是要自带购物袋,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
3.珍惜纸张。使用再生纸,回收废纸,循环使用教科书。
4.回收废塑料等各种废弃物。
塑料制品重量轻、体积大,若填埋需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难以降解,焚烧又会释放有害气体,合适的办法是回收再利用。1吨废塑料一废餐盒、食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至少能炼600kg汽油和柴油,人们称回收废塑料是开发“第二油田”。
生活垃圾中的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渣土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但是实验室、医院的废弃物不应与其他垃圾混同弃置,装涂改液、指甲油、发胶、杀虫剂等的瓶罐、废旧日光灯管、油漆桶等,混在垃圾里填埋都会造成污染,最好集中起来,交给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5.从我做起,影响亲友,扩及社会,做无污染绿色使者。战胜垃圾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要从自己做起,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不要乱扔垃圾,可以向邻里、同学或亲友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要少用一次性用品,减少垃圾量。
用过的食品、饮料包装、果皮以及吃剩的饭菜等,不要乱扔,以免污染、破环自然环境。总之无论你到什么地方,除了你的脚印,除了你绿色使者良好的形象,什么也别留下!
四、我们的措施:
1.对人们定期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减少日常生活用品垃圾,开展回收利用垃圾的比赛活动。
2.向泪罗建设局领导建议建立农村垃圾处理站,把有价值的垃圾作为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进行科学的处理,实现废料向原料的转变。对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3.在农村建立垃圾处理箱,在已有垃圾箱的基础上增设分类垃圾处理箱,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和回收利用。
4.大力宣传保护环境,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是我们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美好家园。
保护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热爱家园,就是热爱我们的生命。让我们一起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回收利用垃圾的观念;用行动去肩负起环保的重任吧!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泪罗的土地将更加干净;我们泪罗的空气将更加清新;我们汨罗的天空将更加湛蓝!
(指导老师:周建中 曾尚文)
这里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昔日的新市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可如今,团山工业园污水横流,垃圾满地;汨罗江藏污纳垢,成了工业下水道;S1809线旁臭气侵街,行人掩鼻而过……
这一幕幕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禁想到了垃圾的回收利用问题。于是,我们几位同学逐渐萌生了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想法。
一、活动的开展:
活动开展之前,我们深入社区、农村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指导教师也认真进行了部署和指导。
活动过程中,我们发出了倡议书,张贴了大量的宣传标语,挂出宣传横幅3条,发出学生问卷170份,社会调查问卷110份,发出宣传传单500份,做出喷绘宣传窗口1个,班团支部共办出黑板报16块。
共收到手抄报12份,办出手抄报展览窗口1个;收到学生读书笔记50份,涉猎面广,内容全;收到学生网上搜索资料卡片27张,图片文档编辑精美;收到学生活动反思或感想70份,见解独到。
各班开展活动频繁,大部分同学坚持填好农村垃圾表、农村日产垃圾表、农村垃圾分类表,并举行定点收购农村垃圾2次。校园广播站播出相关内容8次,活动学生调查、采访、参观多种方法并用,在校外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活动,参观了我市垃圾填埋场,拍摄照片共30多张,还在新市镇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和义务劳动,更可喜的是参与活动的学生向政府领导写出了建议信,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良好评价,影响颇大。
总之,综观此次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社会参与能力不少,学生高兴,家长高兴,社会反响强烈,完全实现了我们课题组的预期目标。
二、垃圾污染的分类及对策:
垃圾如果随意丢弃,有毒害的物质、细菌就会进入土壤、水和空气,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威胁我们人类本身。垃圾究竟以怎样的方式污染我们的环境呢?
1.占用土地、污染土壤
我们新市镇农村产生很多垃圾,这些垃圾有的被任意堆放,有的被运到垃圾填埋场,最终还是堆放起来,这样就侵占了大面积的土地,而且该镇垃圾堆存面积大,数量分散,尤以塑料袋污染严重。
2.污染水源
露天堆放的垃圾极易污染周围地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发生在2010年3月的汨罗新市镇农民“垃圾致病”事件,就是因为村民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患上了乙肝、肾结石。
3.污染大气
大气、水和各种固态物质散发的令人不快的气味称为恶臭。恶臭主要是由于当地农民大量焚烧电线及废旧塑料、橡胶等引起的。
恶臭使人产生不快感,并能通过神经系统影响人的新陈代谢,产生头昏、恶心、呕吐和失眠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昏迷等中毒症状。
4.白色污染
残留食物的塑料袋易诱导动物吞食,致使动物生病甚至死亡。
白色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研究表明:我们镇土壤耕作层中,残留塑料为10平方米。
5.生活垃圾中混入危险废物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单,含锌、汞、镉、废电池及铅酸电池,废日光灯、废油漆等称为危险废物。我们镇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没有采取专门回收措施,基本上都是混入生活垃圾中。
6.垃圾的处理方式和优缺点
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
霹天堆放
就是把垃圾堆放在某一地点,不采取任何措施。
此法最不卫生,垃圾场就是病虫病菌的繁殖地。污染严重,垃圾堆中的病菌和垃圾会在刮风时卷入空中,污染空气,也会在下雨时随水乱流,污染水源。
我们新市镇每天近1吨的生活垃圾都被堆放在上马村与枫家村境内。
卫生填理
它是在传统堆放、填埋的基础上,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工程技术,就是在科学选址、场地防护处理后每天将垃圾用土覆盖、压紧,以免鼠、虫、鸟来吃垃圾,传播病菌,将垃圾打进“监狱”。
但这种方法需要大片的土地,且使用时间也有限,垃圾仍然在“监狱”里作恶,如果施工和管理不好,地下水和土壤仍然容易受到来自垃圾的毒素的污染。
焚烧
焚烧是将垃圾放在特殊设计的封闭炉内,在1000℃左右烧成灰,然后送去填埋。此法中将垃圾的体积缩小50%一95%,并且焚烧后释放的大量热能可以用于发电。
但焚烧后带来的害处明显:不仅烧掉了大量的纸张、塑料等可回收资源,而且燃烧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二恶英等毒气和有毒有害的灰烬。
堆肥
把垃圾和粪便堆成肥料,再撤回土壤之中是我国农民保持土壤肥力的传统做法。
其实,生活垃圾一点也不可怕,往墙角屋后的树坑、菜园子或厕所里一倒,沤一沤,其中的菜叶果皮和土就化成了肥料。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在我们土地上没有引起污染。
它非常巧妙地顺应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从垃圾_肥料——食物,循环往复。这是一个十分珍贵的充满智慧的传统生活经验。
因此,我们认为,堆肥是处理垃圾的最好办法,让有机质回到土壤中去也是对土地最好的保护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必须将有毒有害的废物,如废电池、废塑料等分拣出来,这样的堆肥才有意义。
堆放、填埋、焚烧虽然解决了一些垃圾问题。但对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办法制服垃圾。我们要亮出剑来,它就是:源头减量、分类回收,综合处理、重复使用,即我们的口号3R:Reduce(减少)、Reuse(再用)、Recycle(回收)。
垃圾分类是对付垃圾公害的最好办法和最终出路。垃圾只有从源头实施分类,才能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保证资源的循环再生,其特点明显:
1.节省土地。垃圾实行分类后,可以回收为再生资源的那部分垃圾就不必进入填埋场,这样填埋场就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
2.减少二次污染。垃圾分类可以避免填埋和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
3.可回收资源有了归宿。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回收变废为宝,有更好的归宿,进行循环再生后再加工。
4.有利卫生和观瞻,垃圾分类后垃圾量减少。剩下的生物垃圾用于堆肥,避免了垃圾遍地,苍蝇、蚊虫孳生,有碍观瞻。
5.提供就业机会,创造新的财富。垃圾分类回收还可结合当地情况,让一些拾荒者和垃圾回收人员就业、创业,形成财富。
6.促进农民环保意识和素质。垃圾分类有利于将农民与环保关系联系起来,逐步改变农民由垃圾制造者、受害者向治理者转变的形象,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素养。
三、我们的建议:
1.不乱扔垃圾。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也似乎最容易做到,但恰恰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总是“习以为常”,屡禁不 止。
我们调查显示,农民乱扔垃圾普遍,这说明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与文化素养不高有关。
2.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我们平时购物还是要自带购物袋,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
3.珍惜纸张。使用再生纸,回收废纸,循环使用教科书。
4.回收废塑料等各种废弃物。
塑料制品重量轻、体积大,若填埋需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难以降解,焚烧又会释放有害气体,合适的办法是回收再利用。1吨废塑料一废餐盒、食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至少能炼600kg汽油和柴油,人们称回收废塑料是开发“第二油田”。
生活垃圾中的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渣土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但是实验室、医院的废弃物不应与其他垃圾混同弃置,装涂改液、指甲油、发胶、杀虫剂等的瓶罐、废旧日光灯管、油漆桶等,混在垃圾里填埋都会造成污染,最好集中起来,交给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5.从我做起,影响亲友,扩及社会,做无污染绿色使者。战胜垃圾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要从自己做起,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不要乱扔垃圾,可以向邻里、同学或亲友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要少用一次性用品,减少垃圾量。
用过的食品、饮料包装、果皮以及吃剩的饭菜等,不要乱扔,以免污染、破环自然环境。总之无论你到什么地方,除了你的脚印,除了你绿色使者良好的形象,什么也别留下!
四、我们的措施:
1.对人们定期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减少日常生活用品垃圾,开展回收利用垃圾的比赛活动。
2.向泪罗建设局领导建议建立农村垃圾处理站,把有价值的垃圾作为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进行科学的处理,实现废料向原料的转变。对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3.在农村建立垃圾处理箱,在已有垃圾箱的基础上增设分类垃圾处理箱,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和回收利用。
4.大力宣传保护环境,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是我们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美好家园。
保护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热爱家园,就是热爱我们的生命。让我们一起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回收利用垃圾的观念;用行动去肩负起环保的重任吧!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泪罗的土地将更加干净;我们泪罗的空气将更加清新;我们汨罗的天空将更加湛蓝!
(指导老师:周建中 曾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