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小说集《页页情书》出版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m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5岁的“高龄少年”王蒙,写起小说来依旧兴致勃勃。最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页页情书》,是王蒙完成自传三部曲歇笔数年后,重返创作以来主要中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其丰富人生阅历和深厚老道的笔力的集中体现。据介绍,书中收录了进入21世纪以来王蒙创作的12篇中短篇小说,包括《山中有历日》、《小胡子爱情变奏曲》、《悬疑的荒芜》、《岑寂的花园》等。也有表现城市丧偶老人晚年相亲的幽默遭遇,如《奇葩奇葩处处哀》等;以及以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如《我愿意乘风登上蓝色的月亮》等。其中,《懸疑的荒芜》荣获第六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2014年老舍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山中有历日》获柔石小说一等奖;《奇葩奇葩处处哀》荣获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12个故事,充满人生命运的跌宕,失望与希望的变奏,自有其理的常态与变态,手段与挣扎,宽恕与无奈……尤其是其中展现的女性群像,缤纷多彩,耐人寻味。一切的一切,都是生命与时代的篇章,情趣与哲理并存。王蒙也在该书序言中写道:“一切经历都不糟践,一切思绪都被反刍,一切逝水都留下自己的波纹与镌刻,这是造化,这是给世界给生活的页页情书,这是依依,这是永远。”
其他文献
贾平凹日前接受采访时说: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文学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它包含的批判因素特别多。一方面中国往前走社会发生了大的变革,各种矛盾、各种冲突、各种怪事奇事、各种正面的不正面的、主流的非主流的,各种正义的邪魔的,所有因素都混杂在一起,泥沙俱下。所以这个时候,作家为了社会的进步,他要有独立的思考,对一些阻碍社会前进的不好的东西,进行思考,进行批判。中国为什么能改革,改革就是在批判的过程中吸收更好
谢有顺,文学博士。一级作家。教育部2015年度青年长江学者。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在《文学批评》《文艺研究》等刊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出版有《文学如何立心》《散文的常道》等著作十几部,主持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小说讲述钵扎小贩麦夫鲁特的人生、冒险、幻想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通过众人视角描绘了1969至2012年间伊斯坦布尔的生活画卷。麦夫鲁特就像“漫游人”一样,挑着钵扎晃荡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感受着城市的梦境,探寻城市复杂而隐秘的关系,随着城市的节奏生活。在“外省青年扎根史”的背后,是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和城市的发展
彭荆风的长篇小说《太阳升起》在他90诞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优美的、崇高的、写民族史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构思了60多年,写作20余年。小说通过西盟佤族大头人窝朗牛一家在解放前的遭遇,到解放后的生活,描写了佤族人怎样从原始部落末期进入新社会的艰难曲折过程,这一过程见证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历史。65年前的1952年冬,彭荆风作为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的成员,进军西盟佤山,在那里剿匪战斗并开辟民族
“翻译家”村上春树最近接连有全新译作问世,所译雷蒙德·钱得勒的《湖底之女》被评论界称为,将硬派侦探小说译成了“准古典文学作品”。2月1日上柜的埃尔莫尔·伦纳德的早期杰作《野狼》之村上译本,则被赞誉为“痛快无比的翻译”。雷蒙德·钱得勒出版于1943年的《湖底之女》描写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受雇于香水公司高管金斯利先生,寻找他失踪的夫人。金斯利夫人曾发来电报说要同拉佛利结婚,再也不回来了。马洛找到拉佛利
匈牙利学者、作家瑟尔伯·昂托(Szerb Antal)代表作《月光下的旅人》近日由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译本,这是20世纪匈牙利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瑟尔伯·昂托的作品在国内首次推出。瑟尔伯·昂托1901年出生在布达佩斯一个皈依天主教的犹太家庭,1945年被纳粹杀害。瑟尔伯首先是一个杰出的学者,他编著的《匈牙利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至今仍是匈牙利学院经典。1937年出版的《月光下的旅人》在匈牙利引发轰动,2
由浙江省作协《江南》杂志社主办、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协办的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日前在浙江德清举行终评委会议。经过数轮投票,迟子建《候鸟的勇敢》、斯继东《禁指》分别摘得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孙频《鲛在水中央》、马小淘《骨肉》、须一瓜《甜蜜点》获得中篇小说提名奖,邵丽《天台上的父亲》、雷默《大樟树下烹鲤鱼》、徐则臣《青城》獲得短篇小说提名奖。郁达夫小说奖是以浙江籍现代优秀作家郁达夫命名的小说类文学奖项
英国“新科学家”网日前发表原题为“在中国,如今是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一文,文章称,2000年时我去成都参加一个科幻小说作者年会。彼时,中国的科幻小说,在西方几乎不为人知。但15年后,其中一名参会作者刘慈欣的作品《三体》获得雨果最佳长篇故事奖。近代以来,中国的科幻小说一直受政治力量的影响,鲜有本土科幻小说出版。这期间在西方最有名的中国作品或许要属老舍的《猫城记》。直到1987年后在邓小平“科技是第一
近日,旨在团结联系华文作家、推动繁荣华文创作、搭建中法文学交流桥梁和平台的旅法华文作家组织“法华作家协会”在巴黎注册成立。旅法知名作家、詩人、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梁源法担任主席,旅法知名媒体人、作家黄冠杰担任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旅法知名媒体人、作家唐铁华及旅法著名企业家、作家吴秦担任常务副主席。中法文学交流源远流长,如法国启蒙时代文学家伏尔泰创作的《中国孤儿》剧本,就是直接受到中国元
一年一度的读卖文学奖日前揭晓,曾获直木奖的旅日华人作家东山彰良凭借《我杀的人和杀我的人》摘得小说奖,戏剧奖空缺,另四位获奖者瓜分了评论传记、随笔纪行、诗歌俳句及研究翻译四项大奖。东山彰良本名王震绪,1968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父母都是中國人,五岁时他到日本生活,现定居福冈县。2002年,他以新感觉犯罪小说《逃亡作法》获得了首届“这部推理小说真棒!”大奖的银奖和读者奖,由此步入文坛。2009年,东山彰